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奇數為陽

奇數為陽12.01.2010 元始道長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蕩,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周易·繫辭)
為什麼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一三五七為陽,二四六八為陰這是誰定的,道理何在?大家可以各抒己見,因為陰陽都是代詞,需要知道背後的道理。如果這些問題都擱著,那麼我們就不能深入到實質本質,我們只有不斷地探索,去刨根究底,我們才能踏在實地上,去建立我們的陰陽觀,建立我們的氣學觀,包括我們的五行觀,從而用這些堅實的理論去指導我們的理論和臨床相結合運用。
天為一故奇數為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和易經的陰陽相關,一代表開始,為主動、為陽。偶為平衡,奇則不穩定。為什麼這樣說呢?能體現陰陽的最好的詞就是動和靜,動則為陽、靜則為陰,一動一靜,一變一化。那我們知道,這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就是您和我不產生變化,如果三個人的時候就會產生變化。我們以夫婦來代表,一夫一婦處在一種穩定的狀態,那如果再加一個人那怎麼配呢?來個男的就是兩個男加一個女的,如果來一個女的就是兩個女加一個男的,都處在一個求變的狀態。
動為陽,靜為陰;變為陽,化為陰。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多出一個它必然要找另一個,那麼就產生了變,就稱為求變。這兩個男的一個女的、或者兩個女的一個男的,都不能安定下來,因為其中必然有爭,其中有爭必然有變,有爭則有動,所以陽則躁動,陰則安靜,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有了一它肯定不會閑著,它肯定要找二,有了陰陽二相配要繁衍,有了三就要找四,那不斷地這樣找下去,這就是天地萬物變化之理。先變再化,再變再化,那麼大家一定要體會這個動靜這個變化,這是整個天地造化推動的結果。先推出變來再推出化來,變中生化,化中求變。
這就是陰陽相生,生出兒子生出第三個來,兒子長大了又要找媳婦,這個三要生出四,不斷地這樣找,這就是繁衍的規律。那麼奇數是變,偶數是化,不斷地在變化當中。所以古人用詞非常講究,我們說這是變化了,其實是先變而化,變動不居,化育萬物,任何事物都是先變而化的,先動而後靜的,動靜結合,沒有一直動的也沒有一直靜的,都是動靜結合、剛柔相待,剛柔和動靜是不一樣的,我們前面說過。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
所以說陰陽要落實到剛柔動靜變化上面來,不能說浮在這個陰陽這樣抽象的層面。變是質變,化是量變。這個周易裡面有這句話,這個質變表示會產生新的事物,這一變,變出另一個人來了,變完了這個東西不斷地長大,這個就是化!

2 則留言:

  1. 奇怪? 不是陰生陽 無生有嗎? 怎麼是陽生??

    回覆刪除
  2. 道德經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這個道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