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日 星期四

修道心法七

修道心法七03.19.2002 元始道長
清淨身心
諸位大德,既知生死兩途,輪迴苦惱,便當發願生心,以求出世。但出世的高人,自有最上一乘出世之法。這出世法,即世法轉身,本都無法,因心而有。世法、出世法,只在一心所用順逆不同,其實只是一法。法亦非真,順中逆用,鬼神莫測其機。逆中用順,陰陽不出其算。非是有心為作,用意推詳,乃神明智慧理性,本來如是,原不是另有甚麼出世的妙法也。雖然,參透出世的是誰,畢竟要送這出世的人,到世外去,方是出世。卻又不是把身子送在世外。天地之大,世界之廣,那裡是世外?
諸位大德,仔細諦聽,世外者,世法之外也。識破世法非真,幻情是假,一切有為,夢境無常,清靜身心,以出世之外也。一切有為,名為世法,一切有為法,在世間,不能出世,惟有清靜,能出世外。如何見得清靜即能出世?諸位大德,天有陰晴,不能出世;地有崩裂,不能出世;日月盈昃,不能出世;星宿度數,不能出世;風雲雷雨,霜雪霧露,各有程限,不能出世;人有生死,不能出世;物有壯老,不能出世;情有厚薄,不能出世;心有動靜,不能出世;精有漏泄,不能出世;神有昏昧,不能出世;氣有呼吸,不能出世;勢有消長,不能出世;利有乘除,不能出世;名有褒貶,不能出世;一切有為,悉系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哪得能勾出世?諸位大德,要世法中,悟出出世法來方好。這出世之法,不在乎多言,只在乎此心還返而已。既知道天地萬物,人情世法,總非出世之法。便知這天地萬物,人情世法,悉在圈套之中,世界之內了也。須要看破天地萬物,皆是無常,世法人情,皆成假幻,則此一點能看破的真靈,便是能出世的法王了。
諸位大德,這點真靈,非同小可。在儒謂之明德,在釋謂之妙明真性,在道謂之元神,又謂之祖氣。那許多別名,說不可盡。這能知天地萬物,人情世法的,便在明明德的,明瞭一切成住壞空、生老病死之中,有個無成無住,無為之法,不壞不空,不息不機,能出生老病死之苦。天地萬物,人情世法,皆有劫運往來,這一點真靈,亙古至今,常存不昧。通天徹地,出幽入冥。不生不滅,無毀無壞,無來無去。能運陰陽,而不為陰陽所運。能制鬼神,而不為鬼神所制。能轉萬物,而不為萬物所轉。能化人情,而不為人情所化。能用世法,而不為世法所用。能出世外,能住世間。縱橫三界,去來自在以無拘束;統轄萬靈,變化圓通而莫測。天上地下,唯此獨尊。這點真靈,人人都有,個個難明,萬法千門,三乘一藏,難出此些些竅妙,點點機關,悟之即在眼前,迷之落他井底。
諸位大德,要知出世修行,不越身心二字。身假心真,心假性真,須知借假修真,外假內真,外色內空。不借外之色身,難見內之空相,不借外之假身,難明內之真身,不借靈心,難超性海。所以要大眾人人去清靜身心,以求出世。
諸位大德,如何是清淨身心的功夫呢?身為生死之根,禍患之本。累我之心者身也,迷我之性者身也。好色貪淫,只為此身圖快樂。爭名奪利,只為此身圖受用。犯法招刑,生災惹病,皆從身起。太上曰:「人之有患,為其有身,及無其身,又複何患?」古人云:「人若不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羅仙。」可見此身為害不小。今須看透皮囊為假物,然而父精母血二五凝成,原稟天地之秀氣,得陰陽之正體。頭圓法天,足方法地,人同天地,共列三才,萬物之中,人為第一。上可配天地神明,聖賢仙神。豈可以多寶之身,說作無用之物?但要諸位大德,各人去修。會修身,將此假身,視為外物。但無此身,不能見此性。須修此假身,莊嚴法界,使法身不漏,方得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諸位大德,如今對您們說明清淨之功。若要此身清淨,先將俗物丟開,遠絕塵情,不同世法。皈依三寶,甘淡薄而樂清閒,絕肥甘而離喧鬧。身體既皈三寶,性情須要平和,手足不許狂奔,眼目不許邪視,意不許浮游散亂,心不許著想存思。收兩目之神光,內照而靈台不昧;返兩耳之精竅,內聽則本性常存。希言則歸自然,不動則無悔吝。意不散亂,則心不外遊,而元神安,心不著相,玄理圓通,而天歲活。口絕葷腥,而消多生之殺劫。身依戒律,而行四大之威儀。足不亂步者,心不慌,手不妄舉者,心不躁。坐則中正,不許偏邪;臥則靈醒,不許昏睡;食則茹淡減味,而五臟清平;言則謹慎從容,而聲音和暢。這喚作身心清靜,粗行至於細微功夫,則要諸位大德把清淨二字參求。諸位大德,不能入心去行,若有究心實行的,但知此人,決定成道。
諸位大德,心無二念謂之清,念無駁雜謂之淨。心不著相謂之清,念不停滯謂之淨。念念圓明喚作清,光明無礙喚作淨。一塵不染喚作清,萬慮皆空喚作淨。萬物不能遁其形喚作清,鬼神不能測其機喚作淨。心如流水謂之清,性如皓月謂之淨。無始以來罪消滅喚作清,多劫之前因盡徹謂之淨。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喚作清,遠觀其物,物無其物喚作淨。三者既悟喚作清,唯見於空喚作淨。觀空亦空喚作清,空無所空喚作淨。所空既無,無無亦無,喚作清,湛然常寂,寂無所寂喚作淨。真常應物喚作清,常應常靜喚作淨。洞觀不昧喚作清,入眾妙門喚作淨。超出三界為清,解脫五行為淨。虛空粉碎為清,粉碎虛空為淨。光攝諸天為清,普渡眾生為靜。
諸位大德,道長因開示,略言大約。這三教聖人,大藏經典;萬法千門,諸天妙用;三萬六千種道,八萬四千法門;恒河沙數菩薩,無鞅數眾金仙。皆不能出此清淨定慧,無為妙法。諸位大德,最上無上,大乘上品,至真妙道,生天生地、生人生物,皆從清淨而來。太上曰:「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又曰:「清靜則天下自正。」可見清靜身心,速求覺悟。諸位大德,自今日起,須將平日所迷的鉛汞,龍虎陰陽,燒煉種種譬喻,悉皆收起。唯從清靜法門,死妄心,息邪念,平平穩穩,從中道大路上行,決不誤您,喚作耽遲不耽錯,有路莫登舟。若是道長誑語相欺,即墮地獄矣。念雜心非靜,塵多身不清。不清難見性,不靜豈無情?內照身為幻,迴光心亦空。空中神自見,定慧是真宗。日用須觀察,平常要體存。逆行持斗柄,清靜合天心。
詩曰:
學仙須要學天仙,莫效迷僧空坐禪。
徒謂涅盤還是鬼,分明身死入黃泉。
寺邊荒塚皆枯骨,也會生前說性緣。
西土不知今到未,空留高塔使人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