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2日 星期一

上古道法二

上古道法二04.01.2001 元始道長
把握陰陽這是一條總綱,告誡我們不走極端,不要片面,要協調好陰陽的關係,修道必須要把握這個準則,否則就要出偏差。宇宙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按中國的哲學語言就是陰陽對待。凡是陰陽的平衡被打破,無論是宇宙、社會,還是人體都會災禍不斷。把握陰陽的平衡,從哲學上說也就是把握住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這是智者之道。
陰陽在修道中主要指三個方面:一是人天之陰陽,人屬陰,天屬陽,人天陰陽不平衡,人就要遭殃,所以講人天相應,因為人本身就是宇宙中的一分子,人是不能違背天時的。修道者更要因時而行,特別是要把握住陰陽相交的那個空白點:子時之半。凡是陰陽相交時都會出現一個空白的境界,道家叫天心正運,譬如夜半十二點,正是晝夜相交際,此時正是陰轉陽、陽氣初生之時,把握這個時分就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故道教講練子午功。邵康節曰:「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冬至是一年中的子時,夜11點至淩晨1點是一天中的子時,一個修道者必須要懂得這個陰陽相交之道,才能因勢利導取得成功。
再者當您剛要從睡眠醒來,即由陰轉陽之際,一陽便會自生,無論男女都會有性衝動現象,此時要立即坐起,抓住這個時機去練功,否則,一陽之氣便耗散矣。上古真人就是善於抓住陰陽相交之時的人,故能儘快得道。
第二個陰陽便是人自身之陰陽,即水火:心腎也。心屬火喜上炎,腎屬水喜下泄,故陰陽不交,人就要得病,所以易經中有一卦象叫水火未濟,這是凶象,很不好的一卦象。如果心腎相交,腎水上行,心火下行,則易經中另有一卦象叫水火既濟,這是大吉之象,人體絕對健康。人為什麼會得高血壓、心臟病、腎病,其根本就是陰陽不交,水火失調所致。而修道練的就是水火,心腎這一對陰陽,心腎交,神氣合。所以修道中特別講究氣足神盛後才能進入空定中,先天一炁這個生命大藥才能產生並結成丹。如果心神了,但腎氣始終是虛的,那麼這個陰陽之交則是頑空,毫無用處。倘若再加上人為引導,便會出現燒過頭的現象,什麼高血壓、心臟病、肝病就不約而至,這是禪病,真所謂修道不成反成鬼畫虎不成反類犬
一定要把握住體內的陰陽,即性命雙修,不要單打一。故呂洞賓說:「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但修祖性不修丹,萬劫陰靈難入聖。」修道就是要把五陰:色、受、想、行、識除盡,而達到明心見性,成為純陽之人。
第三把握陰陽的意義,即火候老嫩的問題。過去這是很保密的一個問題,道長說過不傳六耳,即三個人在一起就不能說。其實這也沒啥保密的,只要把握住陰陽適度就可以了。偏陰偏陽都不行,特別是在練功中易犯孤陽之病。因此,無論練什麼都要知時知量,不要過,也不要不及。道長之所以用中道來命名此功法,寓意就在於此。中庸之道是修道的準則。特別在先天至陽之炁產生之際,更要及時採取,過早、過晚都是不成功的。在哲學上稱之為,一切都要適度,過猶不及也。所以把握陰陽是修道的總綱。無過不及,不偏不倚。
呼吸精氣,注意這個精氣不是呼吸之空氣,而是胎息的先天之真炁也。當您通過後天呼吸的氣功鍛煉,採補天地日月之精華,通經活絡後必然會更進一步,落實到息道上來。由口鼻的後天呼吸上升到不呼不吸的胎息和體呼吸上來。這才是道氣的成果,由此方可順利地進入空定中。
據統計,全世界的息道功法大約有二百餘種。息道在道教稱為吐納閉息之法(日人稱龜派氣功),在密宗稱之為安那般那安那為吸般那為呼,而在呼吸的轉折停頓上乃為。要儘量使這個息的時間延長持久,這便是息道,過去都是密不外傳的。據密宗說法閉氣十分鐘為初級功夫,閉氣二十分鐘為中級功夫,閉氣三十分鐘為高級功夫,閉氣達數小時以上為息道功成。息是由漢字的自心組成,真心之炁是不吸之吸而非口鼻之呼吸。有功力者能一個星期才呼吸一兩口外氣。如能在息道上堅持一個小時以上,便可以達到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原理是人的強大生物場可以形成一個自我保護圈。共有三大原則:一是深吸;二是久閉;三是滿呼,務必達到氣入骨髓。
息道,是進入空定的一條快速通道。息道的這個氣是先天之炁,是無對待的絕對的純陽之炁,這是真正的生命之能,故稱精氣。所以息道很重要,要想進入修道大門,則必須得先邁過息道這道門檻。昔人云:「息有一毫之未定,命非己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