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祖先堂號

祖先堂號01.08.2025元始道長

我們的祖先來自何處?我們的語言出自何處?

堂號!無論您是四百年前、二百年前、七十七年前、或何時來台,都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只有堂號能讓您完全了解。台灣人的祖先,大都是來自中國北方的中原地區,祖先為了逃避北方匈奴的侵略,而南遷到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所以台灣人大都是來自北方的中原漢人。五胡亂華之後,華北經過長期戰亂,原先在河洛地區的(河圖與洛書,是中國古代傳說中,上天授與的圖象、數列)。知識分子、士、農、工、商…等紛紛逃亡到江南地區避亂,也有族群避難遷徙,輾轉來到閩南泉州、漳州、潮州 、汀州或梅州、惠州…等地區定居。

河洛稱做河圖與洛書,河洛就地區而言,就是中國河南、洛陽一帶地區,廣義泛指中原。為了讓後代子孫認識自己祖先的來處,使用堂號讓不同時間到達的移民,可以辨認自己的宗親,得到暫時的照顧。久而久之,堂號成了姓氏宗親聯誼的代號。堂號也可以使後代子孫認識自己祖先發源處,可以知道先人從哪來?世界只有中國有堂號,我們不能讓堂號消失。

現今中華民族的族群當中,堂號最完整的只剩下客家族群。堂號即祠堂的名稱或稱號,主要用於區別姓氏、宗族或家族、地名(姓氏宗族的發源地)。堂號除在祠堂使用外,還會在 族譜、宅院、牌位、墓碑 等處使用。

以下從堂號來參考祖先從哪裡來?

濟陽堂:丁、卞、江、柯、卻、陶、庾、蔡。後漢設濟陰國,晉改濟陽郡,在山東定陶縣地。

西河堂:卜、苟、林、卓、宰、靳。漢時的郡名,今內蒙古(綏遠)鄂爾多斯地方,以及陝北、山西離石一帶。

河南堂:於、山、方、毛、元、平、向、利、苟、丘()、俞、陸、褚、廉、種。今河南陽縣。

東魯堂:孔。孔子生於魯,地因人而名,故稱東魯。

雁門堂:文、田、童、農。戰國時為趙地,漢為郡,地當山西舊代州,寧武以北及朔平、大同一帶。

隴西堂:牛、辛、李、時、彭、董。秦郡名,地當甘肅舊蘭州、鞏昌、秦州諸府。

天水堂

尹、皮、艾、狄、桂、姜、秦、莊、趙、嚴、上官。漢時郡名,在甘肅渭縣境,即今伏羌地。

平陽堂:仇、汪、巫、來、常、鳳、管、衛、歐、饒。三國魏郡名,在山西臨汾縣境。

吳興堂:水、尤、沈、明、姚、施。三國吳郡名,今浙江省吳興地。

太原堂:王、羊、祁、易、武、祝、宮、溫、霍、閻、尉遲。太原、汾州二府及保德、平定、忻州各地。

高平堂:巴、范。漢時國名,今安徽省盱貽縣境。

南陽堂:白、束、呼、姬、許、隆、葉、翟、韓、樂、鄧。秦時郡名,泛指河南省南陽及湖北襄陽一帶。

京兆堂:申、史、宋、別、冷、杜、車、宗、段、計、韋、晁、郜、浦、象、康、舒、雍、壽、酆、黎、皇甫。漢三輔之一,地轄長安以東至華縣一帶。

渤海堂:甘、封、高、歐陽。漢郡名,地領河北省河間、滄縣、安次各地,南至山東吳棣境。

汝南堂:左、言、汝、周、南、殷、商、梅、廖、袁、藍。漢郡名,地轄河南舊汝寧、陳州二府及安徽穎州府。

武陵堂:冉、華、龍、龔、顧。漢時郡名,今湖南省常德縣地。

上黨堂:包、尚、連、鮑、樊。秦時郡名,在山西東南部,今長子縣境。

陳留堂:伊、阮、虞、謝。漢時郡名,晉為國,今河南陳留縣,後移至開封。

上谷堂:成、侯、冠、榮。秦郡名,地轄保定、易州、宣化、順天諸府,均在河北省。

沛國堂:朱。漢時設郡,後漢改國,在安徽宿縣境。

晉陽堂:匡、唐、景。秦漢時縣名,今山西太原地。

新安堂:古。三國吳郡名,在浙江省淳安縣。

武威堂:石、安、賈。漢武帝時郡名,即甘肅省武威縣地。

樂安堂:任。南朝宋郡名,隋癈,在山東廣饒縣。

馮翊堂:吉、雷。漢時郡名,為左馮翊轄地,即陝西大荔縣地。

中山堂:仲、湯、藺。春秋時國名,屬北狄鮮虞國地,今河北省正定縣境。

西平堂:池。東漢郡,今甘肅西寧縣。

安定堂:伍、胡、席、梁、程。漢時郡名,在甘肅舊平涼、固原、涇州境。

東海堂:有、茅、徐。漢時置郡,地當山東兗州東南,江蘇邳縣以東。

河東堂:旅、薛、裴、儲、聶。秦時郡名,即山西西夏縣地。

下邳堂:闕。後漢時國名,即江蘇邳縣地。

延陵堂:吳。春秋時吳邑,季札受封延陵,今江蘇武進縣地。

廬江堂:何。漢時郡名,在安徽廬江縣境。

北海堂:邢、郎。漢郡名,東漢改國,地領山東益都以東至掖縣一帶。

平陵堂:孟。春秋時齊邑,今山東歷城縣境。

彭城堂:金、劉、錢。漢郡名,今江蘇銅山縣地。

清河堂:房、傅、張。漢時郡名,地當河北清河、故城、棗強、南宮諸縣,及山東清平、恩縣、冠縣、高唐、臨清、武城一帶。

東平堂:花。漢國名,即山東省東平縣。

博陵堂:邵。晉國名,後改郡,今河北省安平縣境。

山陽堂:岳。漢郡名,故城在河南修武縣,曹丕篡漢,廢獻帝為山陽公。

滎陽堂:昌、潘、鄭。戰國時韓地,今河南省滎陽、成皋一帶。

臨海堂:屈。三國吳,分會稽東部置臨海,在浙江省,舊稱台州。

范陽堂:鄒、簡、燕。范陽是古郡名,即今河北省涿縣地。

齊郡堂:查、晏、覃、富、譚。漢時郡名,後改為國,今山東臨淄地。

高陽堂:紀、耿。漢時縣名,今河北省高陽縣地。

敦煌堂:洪。漢時郡名,今甘肅西部敦煌縣。

魏郡堂:柏。春秋時國名,在山西芮城縣境。

扶風堂:馬、班、祿、萬、魯。隋時置郡名,今陝西省扶風、鳳翔一帶。

千乘堂:倪。漢時郡名,在山東地城、益都一帶。

會稽堂:夏。秦郡名,地當江蘇東部、浙江西部,即今紹興。

河內堂:苟、荀、司馬。漢郡名,地當河南省黃河與太行山之間,今武陵、沁陽一帶。

廣陵堂:貢、盛。漢國名,後改郡,今江蘇都縣地。

薛郡堂:海。秦時郡名,地轄山東西南部、江蘇東北部。

河間堂:凌、章、詹。漢國名,後魏改郡,在河北獻縣及河間一帶。

南昌堂:塗。漢縣名,在江西南昌地,洪州塗氏為豫章望族。

豫章堂:羅。漢郡名,在江西南昌縣地。

潁川堂:陳、鄔、賴、鍾。秦郡名,地轄河南舊許州、陳州、汝寶、汝州諸府,蓋指潁水流域。

護國堂:逢、邊、戴、稽。春秋時陳焦邑,今安徽省亳縣地。

餘杭堂:隗。隋郡名,唐復為杭州,今浙江杭縣。

汾陽堂:郭。漢地名,唐併入陽曲,在山西省,唐將郭子儀受封於此,因而名傳。

瑯琊堂:符、雲、諸葛。秦郡名,地轄舊山東兗、音、沂、萊四府,後漢為國,在臨沂縣境。

廣平堂:游、賀、談。漢郡名,後改為國,今河北雞澤縣地。

江夏堂:費、黃。漢郡名,在湖北雲夢境。

遼西堂:項。秦郡名,地轄永平、承德、朝陽、錦州、新民一帶,在遼寧與河北間。

平原堂:東方。漢郡名,在山東舊武定、濟南二府之西,及樂陵、長清一帶,即平原縣地。

頓丘堂:葛、司空。春秋衛邑,在河南省濬縣。

弘農堂:楊。漢時郡名,在河南省靈寶縣境。

百濟堂:福。春秋時國名,在今朝鮮半島。

內黃堂:駱。漢時縣名,今河南省內黃縣地。

江陵堂:熊。春秋時楚郢都,漢置縣,宋改都,今湖北江陵地。

鉅鹿堂:魏。秦郡名,晉為國,今河北鉅鹿、寧晉一帶。

蘭陵堂:蕭。晉時郡名,在山東嶧縣,南朝宋移昌盧,在滕縣境。

解梁堂:關。春秋時晉邑,地領山西解縣、臨晉、虞鄉諸地,後漢關羽,即解人也。

燕山堂:竇。遼時燕京,宋改燕山府,地領河北省北部及東北部。

武功堂:蘇。漢郡名,在陝西郿縣境,今設武功縣。

始平堂:翁、馮、龐。晉郡名,三國魏改始平,在咸陽附近。

梁國堂:墨、橋。漢時梁國,後魏改郡,唐改宋州,在河南商丘縣境。

濟南堂:伏、寧。漢初置郡名,即今山東歷城縣境。

平昌堂:紅、孟、管、離。三國魏置郡名,治安丘,在今山東安丘縣地。

濮陽堂:爰。漢縣名,後魏改郡,即古帝丘,在河北濮陽縣及山東濮縣一帶。

著存堂:呂。福建省詔安縣秀篆鎮。

殷禮堂:宋。陝西西安市,陝西西河郡。

現在說的台語正確名稱不是台灣話、更不是閩南話、也不是福建話,正確稱河洛話

河洛話:源自河南洛陽,俗稱中原話,在唐朝時期就是講河洛話,唐朝武則天就是講河洛話;日本現在廟宇和尚念經朗誦的語言就是用河洛話!

 

金吊桶秘笈

金吊桶秘笈05.03.2025元始道長

男命賦

真本金吊桶秘笈為手抄本,為近代易學家金吊桶所傳之女金縷衣。在江湖輾轉二十多年,後由鐵僧師父慷慨公開,並由香港聚賢館將原手抄本排版出版發行。令愛好命理學之學者,得以分享一代宗師的秘學。

天命關乎氣數、人命秉於陰陽、榮枯得失盡在五行生剋之中、富貴貧賤不超八字喜忌之外。人之命柱皆不離乎財官、諸格局中只要虛邀祿馬、先查節氣之深淺,後看財觀之向背。太過無剋制者貧賤、不及失生扶者夭刑。宜向之而運背決之貧賤。宜背之而運向判之困窮。喜生而逢生貴而堪斷、愛剋而值剋吉亦可言!

首觀日主之盛衰、次查財官之強弱。日主旺而財官得地、一生優遊福祿。日主弱而財官旺盛、終生委曲無成。財官敗絕、貧窮到老。旺極無依、寒賤一生!財官輕運行財官發跡。財官旺運行身旺馳名!官旺財弱難得以官旺而言不賤,財旺官柔不可以官柔而言不軌!

逢殺要印而遇印以榮華。逢印看官而遇官、十有九貴。逢財忌殺而有殺、十有九貧!殺重身輕顏子難逃定數。(二十九歲身亡)身輕印重彭祖因獲延年。(百歲老人)

四柱純財身若旺、不大富即大貴。身旺財官敗且絕、不寡肚亦是貧寒。有老借兒孫之貴、有少依祖父之榮。有幼年苦難、有老弱無倚、皆因四柱之旺衰、所由大運之亨否。財逢旺地人多福、官殺長生命必榮!

年月官星、早年出仕。日時正貴、晚歲成名。財官入墓、傷妻損子。庫透財氣、富有千倉。庫逢衝破再逢沖、家資漸退。官見相沖還有合、頭角崢嶸。官被刑沖何能居官、妄求得祿、難任縣佐、只是星儒!(風水命師之類)

財多印輕身又弱、有學寒儒之輩。印旺財輕身更旺、綿心繡口翁。生逢旺地、壯年得仕。時歸敗絕、老後無終。身旺財旺天下富翁!財多身弱、富屋貧人!比劫多透、剋妻難免。身弱官微、一子傳芳。正官重見、多生女子少生男。出現偏財、少愛正妻便愛倿。正財得位、因妻致富成家。官祿歸壇、顯己增榮祖業。印破財傷、不逐青雲之志。財官俱敗、難嘗上進之心。印綬逢胞胎、祿享千鐘。財氣遇長生、田園萬傾。印旺見財鄉、自然家肥屋潤。印輕倘行財局、俄而入夢難柯。印綬重重財被奪、嚴慈再拜北堂。(母當再嫁!)

陽刃重重財被劫、花燭重輝之兆!財旺生官者乃貴少而富多!傷官合殺者定官高而財足!傷官見官妙入印財之地。財星破印宜逢比劫之鄉。傷官身旺若逢財、身到鳳凰台。傷官身弱見傷官、突然禍千般。傷官四柱若見多、有子費磋跎。傷官運若逢刑沖、命喪閻羅宮。日時傷官陽刃、荘子喪妻之痛。六戊日遁如酉時、他日無人掃墓。男命傷官須損子、女命傷官定剋夫。但是傷官逢財而有子,蓋因七殺有制亦多兒!

月建見殺有刑害、公父連剋。日時皆祿無財助、妻兒離散。日主逢財時逢劫妻妾產亡。兄弟位柔見官強必傷昆李。子位子填、孤差伯道。妻宮妻守、賢齊孟光。

女命賦之一

女取清純嫌濁蕩,正官有氣靜何妨;一官生旺,四柱休囚,為清為貴;五行沖旺,官殺交加,為濁為賤。

女命只取官星一位,貴人一位,重則多失或作貴眾合多之論。獨官亦要乘旺無沖或祿馬暗合,方主得貴氣而夫榮華,所謂官星有氣,衣錦藏珍。明官受祿夫豪富,獨財所得甲一方。有財無殺將官混,賢良許配有明堂;(女以正官為夫,不宜七殺爭功)無官看財根要旺,財旺生官旺夫當。(財旺生官嫁夫必榮)

食神得祿財清郎,夫榮子貴勢軒昂;印綬慈祥天月德,歸垣合局要安康。女命帶天月者,一生無產厄之患;性情溫順且是貞潔之人。素食心慈,印綬逢於天德;官刑不犯,印綬天德同宮。天德歸垣,當生貴子。

凡日主用神俱要有著落之處,縱使會局,如失垣,或四柱中不得通根有靠,又遇空亡死絕,則終無成立,必然飄零失所,流蕩無依苦無結果。

食神一位當時令,必生貴子極堂皇;得位更妙。食神獨者安和而有子有壽。和貴重者,嬌媚而多賤多情。食神太過多淫欲,全無官殺見斷莊。食神多則變傷官,傷食並透,更愛發洩而好色。乃妾尼妓寡之命。(如;辛卯丙申癸卯乙卯及丙寅甲午甲戌辛未兩造均貧賤極淫,)食神多見者,非尼即妓;官貴少見者,縱貧亦吉。全無官星,不是獨身便為後妻,但能貞潔;因四柱無夫,不偏房定為續室;八字空亡,不為寡鵠絕定孤霜。

癸日生人用戊官,老郎不配配填房;癸為少陰,戊為老陽,雖合而不情;若戊得癸,則嬌媚有神,姿美所得;男子娶少婦,女人嫁美夫。如癸得戊則形容古僕,老相塵俗;男子娶老妻,女人嫁老夫。經云:戊得癸合,少長無情

財官敗絕食神弱,夫庸子愚暗無光。若然亥酉支中見,識食貪威約夜郎;(參;癸酉乙丑丁亥辛丑之支中暗合爭合貴人多為例)食神得祿財落索,子貴夫愚淚盈眶。最忌別柱合財合官,或財官互相暗合。因凡合則化而變質,以致官不成官,財不成財而落索。

四殺四空一官貴,官行官運鏡釵亡;殺多無殺反不為害,滿柱殺多無官不為剋,有制更貴。但五行七殺則反為娼妓。若女人無殺,一貴何妨。官貴太盛,官臨旺處必傾。柱中原有正官為夫,若又行官星運,即重遇另一位夫星,必主分離,剋夫再嫁。鏡破釵分,生離死別

四財明伏非榮幸,財官穿插母家荒。命中有財,貴藏而不露;財露者,人人得而奪之。財藏者始而安穩,終而富貴豐厚,但財多不聚費精神。故曰:財藏不露,明殺無傷又云:財藏則豐厚,官露則清高。財臨旺地無官現,或會財隱庫見財沖,或財旺生官逢驛馬;所謂:交馳驛,母家荒涼。馬即財,祿即官,無非財官互交相見。男命則喜見之,而女命則否。以財事夫,母家零落。(如;辛卯丁酉丁酉辛巳命卯之造)

四生驛馬交馳並,四沖正是女色狼;交馳四馬(寅申巳亥)非為美,東奔勞碌苦流離。倘若沖身心不定,動則風騷靜則悲。官星空亡干支上,良人後嗣命遭殃。若無官則取殺為夫,逢空亡而夫緣不能永續,但如`落在自己之嗯則無妨。

食神入墓子必損,官星入墓犯不祥;財官印祿諸般定,旺父旺夫家道彰。三奇有用夫能幹,封侯騰達貴名揚;財官印綬全帶,夫榮妻貴名諧。天月二德相逢,職掌皇家憎奉。長生帶殺無官混,身強食制命榮昌。七殺遇長生之地,當招英貴之夫。但暗殺逢刑其夫不善,反是惡人。財逢旺地人多福,官殺長生命必榮;陰日多以官為用,陽日多以殺為用。若用殺逢官,恐失貞節,天干殺顯無制者賤。逢梟更凶更貧;殺當權而有制,堪為正室,官得令而逢傷,反作婢奴。詩曰

破食沖官無倚靠,刑夫剋子苦收場。食專子息多榮茂,

貪財壞印馬裹疆。財星多而官殺混,更主丈夫重重迭。

官臨財鄉夫權奪,命入敗地子不良。食重合印在中洋,

早年父母先後喪!

女命賦之二

女命陽干取食則與印合,陰干取食則與官合。經云:田園廣置,食神得位,不逢合

蓋女命以食為子息為衣食,乃壽星;但與合則變,不成食神。縱然蟄蟄冬斯慶,兒女成群淚濕衫。食旺忌印剋父母,則汗濕。印旺忌食剋子女則淚濕。無食多逢印綬,反作刑傷。日時辰戌兩相沖,偏房空守去何從;雖然有子難繼後,百歲光陰不善終。丑未相沖而不忌,辰戌相沖則非吉;女字犯此多陷於孤寡,(參;庚辰戊戌庚辰丙戌)雖得金水傷官多為人所愛,但剋八夫,至三十八歲而九嫁得一富甲一方之夫為第四繼室,到八十歲而終。蓋丙火透時喜得為用,但不免無子送終。

金水傷官柱內逢,豔容如玉更玲瓏為食神,富貴賢良之女,滿盤金水淫邪智慧之人,金堅主義,卻為金水聰明而好色。傷官財印隨夫貴,淑善幽嫻主饋中;金水傷官喜見官,若無官則其志不定。蓋壬癸水盛者聰明多智,女則淫濫。傷官之格,女人最忌。若帶財印,反作富貴。

姐妹多透爭夫寵,安常日貴福興隆。官輕比重,姐妹爭夫,家庭閨門紊亂。日干同者,若我旺他衰,我為正,他為偏;他旺我衰,他為正。露比劫合財官,或作填房繼室,或偏房繼室。故曰:比劫剛強,乃作填房之婦

坐祿乘輿人穩重,沖身動馬最輕鬆;沖身動馬一生忙異。孤辰差錯夫家薄,寡宿連印皈佛崇。孤辰寡宿遇印,願作尼姑不然亦犯孤寡,身旺尤忌。祿貴虛邀分夾拱,歸祿進財不要衝;

:庚午戊子甲寅甲子合貴拱貴遇午衝子,為合不佳而走漏,故名:失貴漏貴,致幼年失身。女多傷官歸祿得之極貴極吉,但不能沖。日祿歸時見財則清高富貴。歸祿有財而獲福,無財歸祿必須貧。無官混殺殺為用,尤物傾城美麗容;陽日取殺,殺賴印顯,印賴殺生,男主權貴,女主富厚。故云:栗帛盈餘,蓋食制殺,而印化殺為權。又云:制殺不如化殺高,因化之以德為最好。甲坐申透庚,子都西都。丙坐申透壬,大喬小喬。

女命賦之三

純陰純陽清燈守。重官重印婦孤眠。純陰生於五月後十一月前乃陰極,純陽生於十一月後五月前乃陽極。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似無相濟,偏黨為災。若刑沖夫宮,亦綠鬂孤眠,假使有不剋夫者,亦主遠別離隔,經年未得合歡,縱榮貴也難免於此。印絕財衰童養媳,身強運旺夫先死;財衰無以事夫,印絕出身微賤,若印旺官輕則坐堂招夫。婦人不宜身旺剛健,貴乎身弱沈靜,若身旺又行身旺運,必早刑夫。

干頭戊己土重迭,心內玲瓏發越填。先比後財貧至富,冬金坐局志益堅;比而有財則財被劫。如;丁巳丙午丁丑己酉幸得食神生財,先貧後富。迭比無財,行財則發。八字無財需求本份,越外若貪必招凶災。金性主義,有剛果毅然之立;男子秉之,有威武之權;女人秉之有堅貞之節。若得巳酉丑,從類而生於冬月,則為金白水清,金寒水冷。故曰:斷臂留芳,金木有堅心之淑德。水火生亂性之浮花

胞胎死絕花枯寂,長生根本瓜瓜綿。胞胎即受氣之月,逢死絕主一生寂寞,至老而孤獨。五行得長生位,女人多俊雅且子孫綿遠流長;五行旺處即為詞館,所謂:謝女才高,身任詞館

奪食沖財誰養老,龕冷幃空夢似煙;財以事夫,食以養老。假若被破將何以為生。遇此則甘受淒涼。

破官合食兒相濟。背夫養子度餘年。女命以食為子,子星得位得祿。未有不養其母,而使衣祿豐厚,但食神見官合,則子被其妻財戀合而化,切其子亦因得合而相濟,以致忘母失養,只可仰起鼻息而已。

官食遇沖難守節,棄子從人不掛牽;殺正官奇居富貴,獨清亂濁混相連。清則貞貴而富,濁則淫蕩而貧。

參:戊申庚申乙丑丁丑之女命。

財多不富官多混,三刑帶鬼哭雙墳;財多以事他人,自己反不富,所謂:財多不富,官多不貴,多官多夫。正如花街柳巷之流,濁濫淫蕩,或財多身弱及財星會局,亦主多剋夫。但身臨沐浴非嫁不得,如:庚寅甲申戊寅丁巳為傷夫之命。蓋戊以木為夫但木不足而金有餘,且甲庚相剋而會三刑,徒見夫而無夫,運至辛巳庚三字內,或三年有兩嫁或五年而三嫁,共損七夫。又如:庚午甲申戊申戊午之造亦如此。

財官若藏局庫內,無沖不妙枉呻吟。夫居雜氣逢沖,夫子財全,官臨墓絕之地紅顏薄命。身財有氣榮夫發,同諧到老不憂貧;本身及財星均有生旺之氣,可以榮身可以助夫,若身弱則反不能任財。財命有氣雖背而不貧;財絕命衰,縱建祿而不富。正官我合夫緣好,財入財鄉掌上珍。

官合即合貴,非合貴人也,女合官貴,男合財好。(如:癸巳庚申乙卯丁亥之造)乙庚合官,庚祿在申,長生在巳,時食亥中之壬為之天廚,且身坐祿自旺,兩不相剋,各乘旺氣,無官混集傷侵,夫婦合諧,安靜守份。

財為命之源,男命以財妻,女命以財事夫,則其夫必榮,有財得地,又行財運而財更盛,定主夫榮子貴,所謂:合貴合財珠盈金屋,破財破食,龕冷蘭房

得地正官難合主,夫!無依戀愛他人;遙合或幹頭現比劫相隔。有官帶合還須正,無官有合是偏婚。正官有合是正妻,無官有合是偏妻;內妻之命官輕比重夫無力,屢分鸞鳳飾妝頻。:癸丑乙卯乙未癸未立垣酉之造。重貪比妒多爭合,貪合忘官主讓賓。女命合官忌比劫爭合,則為相妒,致令官情不專向日主,若日主爭合,重官,且有三合者,亦使日元虛脫,而為眾人之妻,情敵紛爭,煩惱多見。

咸池驛馬帶貴人,淫奔結果落風塵;如:乙巳或辛亥日甲子庚午日沐浴。貴人乘驛馬,訣主風塵美妓。官星帶桃花,定為院內良婦。

失配紅顏唯怨命,無家兩貴卓文君。

天乙貴人,女命不宜多見,經云:貴眾合多,定是師尼娼婢。凡一官者亦為一貴,重見亦主剋夫,若不得地,如人無家,所以少年失配。貴官重犯是謂兩貴無家。男女訣主心不足。官貴一位正,兩三做寵聘。四柱逢官,三嫁焉能到老。印旺身強無子助,女命取食神為子,如無食神則無子星,殊不知無子則無以為養。若多遇印星,更為損子。

印綬多而老無子,傷官旺而幼傷夫;官殺混而財星多,夫多重迭;印綬多而日主旺,子息難成。印綬旺身更旺,為人刑剋主孤貧。

真傷突破見閻羅。傷官要能分真假,若身弱帶真傷官,則身心勞役,福薄傷壽。迨真傷官遇正官之運,則命喪黃泉,四柱傷官運入官鄉必破。

正官逢沖合傷官,雖為閨秀妖婆娑;正官夫星被沖,為濫淫多夫。參:戊子庚申己丑甲子立命申之造,行未運而倒泄茶。

身旺無依陽刃劫,官見傷官沒奈何。日刃有戊午、丙午、壬子三日。若逢七殺必主剋夫,甚者為娼尼婢妾。如壬子日戊申時,月傷迭刃,非奴即婢。:丁卯月甲辰日,陽刃朝元,產厄暗病。又如:甲以卯為刃,時幹見乙等是。

參;辛酉戊戌辛酉戊戌立命申,以申酉戌養刃會垣成劫。當為助產士或護士或可破刃而解。

傷官見官為禍百端,但逢印可解,參:乙丑乙酉壬子壬寅亦不免失婚之命。不合殺威官集夥,非媒亦妓或謳歌;官殺混集而無制,夫妻家庭少樂多憂。無貞節有色情之難,不為娼妓便為侍妾之人。孤鸞日犯婚難料,德能化煞好嬌娥。孤鸞入命,妻哭夫而夫哭妻;煙花伴身,男求女而女求男;化成別象初夫死,任性欺郎禮儀疏;如;丁亥辛亥丙辰壬辰雖為從化真格,亦嫌雙鴛臨水。因女命不取從化,若妻從夫化庶可。

火炎土燥捱孤枕,金寒水冷念彌陀。火炎土燥。水飄木浮,金寒水冷等偏枯之命,皆主孤單無依,但水流淒悲,不過和暖之運。平身孤食無眠,生活寂寞不堪共憂。

干支暗合貴人多,畫眉咬紙笑呵呵;(:癸酉乙丑丁亥辛丑立命卯之造)

貴眾則舞裙弄扇,合多則暗約偷期。貴眾合多人盡可夫,雖生美貌性樂私情。陰並陽剛如呂後,財多蕩毒妒翁婆;五陽主宜弱,強多生災;柱無官殺,行建祿旺地,傷夫剋子。若日主獨陽多陰,或純陰地戶包陽,男命兵權顯赫,而女命以純陰為柔為貴為福,兼併陽剛者,乃能為妻奪夫權私通內亂。未免犯陰邪之行,故以呂後名馳天下例之。財印本屬相剋,取喜忌相關。則重印行財,多財遇印。若財多壞印,則為人妒毒刻薄好色貪淫凶頑可畏。

庫內隱埋官殺合,金屋藏嬌快樂窩。官殺暗藏,則密室姑娘假正經。官輕入庫中,只好作偏宮。殺旺庫中藏,只好作偏房。官殺多濫夫明暗,財官印破受災磨;(透干為明,藏支為暗)官殺得祿食神旺,旺夫益子中高科。(食神透官,子透夫榮)官星得祿知夫貴,食遇臨官子便賢;訛雞司晨,陽主犯閨門陰靜貴純和。金帶剛健,欺夫剋夫,不孝翁姑,是非生事。純粹溫柔,助夫益子,善待翁姑。取官為用行七殺,形成爭戰動干戈。

官星怕行七殺運,七殺尤忌官星臨;識得詳明女命賦,千秋傳誦永不訛。

 

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 卷第十

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  卷第十

神兵護國品

北方黑帝玄德天君,爾時在淵泉世界有泠國土玉壟山中、神丘之上定水池邊萎蕤樹下,與諸眷屬、侍座童子、玄冥真人,如斯集會無鞅數衆。一日三時,願念燒香,散花燃燈,虔仰修齋。讚歎自燃,供養隨所自通,應心具足。如是精進,千有餘載,功業未圓,誓願不退。開救護之祕訣,演醮謝之玄科,安國寧家,濟度幽顯。告諸將來真子,依法修行,自獲真道。

北帝曰:作吾要法,皆須醮祭酆都大吏、一切靈官,以效功賞。當立七元壇,燃燈捻香,異湯五果,隨國供養。以銀錢凈水,令得豐足。入壇啟事,祝香勑神。上請三十二天帝君,十極真人,仙官玉女,三界丈人,十天大威力魔王,八景大神,三十六洞天君,飛龍騎吏,妙行真人,三天丈人,十極真仙騎吏,素車白馬真君,三清至真,陰景飛雷電吏,天丁力士,三氣大將軍,高麾五湖大將軍,豁落北斗七元大將軍,衛靈大神,巨獸毒龍騎吏,北方大力飛天鬼衆,三五大將軍,三師門下吏兵,天蓬殺童,飛天鈎索騎吏,太上真神,天丁力士,天騶甲卒,南斗殺鬼使者,北斗炎爐科車神吏,曠野大神,八景神王,五嶽四漬溪澗大神,土地主者,青腰玉女,太和玉女,各領部落百千萬衆,降臨壇所,排班列位,受今供養。

北帝曰:北極世界五氣玄天洞陰朔單欝絕之國太陰五氣五靈玄老黑帝靈君,助治玄滋天君,太上靈君,侍真行氣降生太玄夜光玉女,北極世界太虛太華海中北酆羅山腳下洞陰境天國主者,太陰水帝君,助治東斗斗中生氣君,西斗斗中生形君,南斗斗中司禁君,北斗斗中司命君,下吏九令主者,五嶽府君,二十四治陰官,二十四治陽官,河海掾吏,丘陵溪澗主者,無鞅數衆,六天惡鬼,以為侍衛,左右列三十六獄七祖九玄孤魂苦奭。若第子醮祭之時,召請並來入座。

北帝曰:太陰洞外左右三官,生死追呼要司主者,天官,地官,水官,酆都山六洞宮陰府六曹主者,魔王小吏三十六萬人,主人間行百病,迷亂生人,所司請降壇外而座。

北帝曰:北帝神咒大將軍,勅水大將軍,平天大將軍,勅火大將軍,勅病大將軍,禁鬼大將軍,𣑐大將軍,召魂大將軍,勅殟大將軍,勅毒大將軍,勅破廟大將軍,勅船大將軍,元陽大將軍,禁病大將軍,禁蛇蟲大將軍,破泉大將軍,禁狼虎大將軍,愽戲大將軍,勅石大將軍,勅刀大將軍,卻力大將軍,若有賞禮之時,啟召降臨,並入中壇而坐。

北帝曰第一魁星,第二𩲃星,第三𩵄星,第四星,第五星,第六𩳐星,第七魒星等七星君。北斗斗中諸部延壽扶命君,斗中諸部斷邪殺鬼王,斗中諸部度厄益筭玉童,斗中諸部斷邪鬼王,斗中行典藥玉女,斗中扶衰消災真人,斗中降魔收魔等神王,斗中度厄益筭童子,斗中左右將軍,斗中左右力士,斗中左右功曹,斗中天騶甲卒,斗中左右天兵,斗中左右使者,斗中天丁力士,斗中神兵。星中道士,星中仙人,星中真人,星中吏兵。以上八部大衆、總二百五十二等,計二千一百九十一萬九百五十八人。若第子有供獻之時,為國禳災,並請班次入座,誠心敬禮。

北帝曰:吾酆都玄妙之旨,大力神王黑色形狀,能上消天災,辟五兵戰戟之厄。臨陣存之及能祭醮,堅持讀誦,兼行符印破邪妙音。依科朝拜,伏地存想,並黑衣朱冠,持刀把戟弓箭戈鉞,入於座中,啟無不應,當起作禮。

北帝曰:啟咒之時,皆稱本職。小兆臣謹啟闔座壇中內外天帝、真人,十極丈人,仙人,金剛,神王,黑帝將軍,大威力魔王,北極酆都羅山六洞天三元六曹主者,部落及七元斗中大神。小兆臣受法之日,與北帝三官有約,動止思存。內以治身,外將救物。心存真氣,降福消災。科禁嚴約,不敢妄行。猶思自庸,贊揚威化,廣為天人。凡有請禱,不敢抑絕。今為國土災疫,或軍戈亂行,狂夫侵野。當今陽九數訖,百六災興,求告玄司,敬薦湯膳,消災解厄,安國寧家。願北都帝王三十萬兵,功曹神將,六甲將軍,玉童玉女,直日旬吏,直符使者,降下所請天仙大聖,三五將軍,八萬力士,三部將軍,斗繫斗𤆵()。斗伐斗煞,璇璣卻敵,左右大將軍,繫𤆵銷災,殺伐散禍,扶命解厄諸將,入小兆臣身中,隨逐覆蓋。為國為家,上消天災,下散地禍,水火殃害,百毒殟疫,千精萬魅,揚兵戰戟,並請度脫。

北帝曰:北極殿上,有高上玉皇紫微帝君,仙都使者,九天僕射,能降世間一切災害、水火刀兵。若有國土男女之人,有刑害在北斗貪狼星中者,願請陽明尊神府君,為解而度之。若國土男女之人,有災厄妖害在北斗巨門星中者,請陰精星尊神,為解而度之。若國土男女之人,有災厄刑煞在北斗祿存星中者,請真人君為解而度之。若國土男女有刑厄在北斗文曲星中者,請玄冥君為解而度之。若國土男女有災厄在北斗廉貞星中者,請丹元君為解而度之。若國土男女之人及分野之中,有刑厄在北斗武曲星中者,請北極君為解而度之。若國土男女之人有刑无在北斗破軍星中者,請天關君為解而度之。水火刀兵,毒蟲猛獸,願自消散庶。得家國安寧,存亡慶泰。上藥靈丹,永除災疫,長生久視。北辰之力,不可思議。

北帝曰:下元生人,動止常行此道。吾將斗中真人,三台輔弼,侍真衆聖,下降人間,救護生人,削死上生,收魂養命,斷絕死氣,度免三災。若國土方伯、十善大臣,國有妖災之時,鎮界分野,名山大澤,皆當日行此道。天龍下降,力士行兵,陰陽二官,俱來救護。精懇志意,玉女見形,能令兵戰自消,天下安靜。

爾時,北帝說是語訖,告諸來衆,勤行念之,見世獲福。愆尤解散,善結緣生,功成道合,昇入無形自燃,與真極以同羣,共上仙而接手,救護之法,濟度為先。以偈頌曰:願念憑香信,飛烟覆紫庭。一心隨丹志,玄天降綠軿。愆罪除萬劫,福報遂千齡。南宮注生祿,北府落死名。魂魄安官腑,關氣得清寧。神通駕太玄,妙跡昇上清。九祖輪天闕,人自保長生。啟請心虔功,精思感玉衡。

北帝曰:此名神兵護國經,若有國土災迍,但當持念,兵賊銷亡,三光朗燭。若家有衆邪疫癘,治生退散,但當轉念醮祭,靈官無不感應。若轉經之時,神兵下降,如道場有恐懼,旛燈影亂,搖動如風,北即神兵下降,百惡迸散。

爾時,座中諸大力士,真人玉女,九土真靈,聞護國真經,普皆踴躍,發無上心願:將來之世,有說我形像等名字,皆赴是人志心,救度災疾,令家國清寧,功德成就,一切衆生,同證無為之道。演法將畢,稽首奉行。

太上元始天專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  卷第十竟

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 卷第九

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  卷第九

八字消災品

北方黑帝靈君,爾時告天蓬大將,九元煞童,上清禹餘天、大赤天、清微天、大煞神衆百億萬人,六丁大神,六甲玉女,高刁北翁,三煞神王,北斗七星真人,驅邪三昧將軍,四海龍王,五嶽四瀆河海大神,三天大魔王,嚴駕夔龍威劍神王,煞鬼大神,女青詔書,右部大神,吞魔食鬼二十四大神,四目老翁,日月星辰,六丁八史,五方五帝神兵三千萬衆,四明功曹,通真使者三千六百人,黑煞大兵,九土羣靈,山河溪澗一切部衆。吾欲廣宣要法,以救天人,絕其呻吟楚痛之厄,汝等諦聽。爾時,闔座靈官,聞帝君欲宣妙典,各各歡喜,一心歸命。

北帝曰:北宮祕訣,不可得聞。救疾禳災,寧家安國。吾知下元生人疾苦聯積,楚痛難任。不忍見此愚聾,今欲專行救護。

北帝曰:八字靈篆,寶之上宮。萬劫不傳,是為神祕。切見下元愚俗,苦痛甚多。若不施行,萎黃無脫。今當付授,寶而積功。有災之日,依法修行。救度天人,免其憂厄。

爾時,闔座聞帝君欲宣八字,五體投地,踴躍而作偈曰:聖帝惠恩流,廣開金口訣。救此下元人,疾苦令消滅。闔座聞法音,五體欣燃別。聾者耳得聞,啞者口能說。是曰六宮動,邪魔知凶吉。垂賜大光明,重昏遇朗日。

北帝曰:座中真子,若欲修吾八字靈篆,北向再拜,吾當見汝志心耳。

北帝曰:八字靈篆,若下元生人有疾在腹者,以墨書,水吞之一字,加持神咒。至此八字,即得消散。若疾在外者,當靜思神力,以墨書其肉上且書第一字。若未消散,更於其側書第二字,大都不過三字,無不退散。告諸真子,憶而奉行。

北帝曰:下元男子女人,若治生不益,貧窮困厄,鬼魅相侵,時多疾病,經年累月。但帶此八字靈文,邪疾迸消,治生日益,災妖止息,六害消亡。

北帝曰:下元生人,若眷屬不和,每多口舌,夫妻相剋,男女不安。宜志心虔懇,以六合日素書八字,佩帶供養。精誠之至,當有神童隨逐上下卧止之處,不令口舌,男女成長,或夢而示事,萬頭和合。

北帝曰:下元生人,若行江河渡海及入山林,行軍戰伐。但以亥子二時,沐浴身心佩此八字,素帛為之,帶於身上。神龍護衛,風伯助持,戰勝得通,無不克果。

北帝曰:下元生人,田種連年不收,若五穀災損。但受佩此八字真文,佩之身上,所營種植,獲利萬倍。若能夏首,祈恩立願,保至冬收。用酒脯、餅果、銀錢鎮信,依科醮奏,荅吾神力,則災蟲伏滅,土伯和心。八字之功,不可思議。

北帝曰:下元生人,若居職位,上至官遷,拘束公途,養他民子。必令恩威兼備,平斷四方,直道至公,無損多益。當受此經及帶八字真文,無不稱遂。

北帝曰:下元生人,若求仙學道,訪友尋真,燒丹煉藥,隱跡山林。必須受此經,思此妙道,帶此八字。若無斯文,徒費功力。

北帝曰:下元生人,乃至真人,受佩吾此真道。必欲行法之時,預先盥漱,誠正(叩齒)三通,閉炁三息,方可下筆書之。亦當思神念咒,度香噀水,當應神驗矣。

醮祭真君法

太微帝君,爾時,居玄景宮中,九龍之室。自燃湧出七寶宮殿,其座皆是水晶,碧玉、琉璃、真珠,嚴諍裝飾,世之稀有。座下侍從無鞅之衆,各捧香花,持心供養。十方來者,各詣帝前,聽說妙義。於是,帝君微笑,告四衆曰:下元生人,從玆向去,各被迷亂,鬼精流行,善惡莫分,不可勝計。汝等求學之衆,鍊骨修真,莫非率己度人,救危解厄。當清淨齋戒,存想北斗真君玄靈妙義,救拔天人。令將來之代,普得平安。見世災危,漸得消止。如是之福,不可思議。

北帝曰:下元生人,作法之日,常以亥子二時,禮醮七星真君。乃施禹步,握劍向北,熏香志心精潔,不可輕慢。醮祭得功,千日之後,其神親見。或作美貌女人形,或作乞人形。若當見時,不得與語,但低頭禮拜,陳心中之願。神降良久,即欻燃而去,志心禮送。乃取座中湯酒喫之,於玆之後,神氣入心,自燃有天生之智,知未來之事。或知軍兵進退,家國修延,自得日月灌心,身生水火。或作老人形,或作少年形,入夢來告吉凶。若人遇惡星交會之時,所求不遂,官祿不遷,常多疾厄,心神不安,夜多怪夢。或被惡人咒詛,家國不寧。但修此法,一切衆惡不能侵害,延年益壽,永保於世。

北帝曰:下元生人,若國土不安,四方擾動,軍賊流行,虎狼毒蛇刀兵之厄。但依經醮禮七星真君,不過二日、七日,惡跡退散,兵戈止息。

北帝曰:下界真子,祭醮七星,修真求仙,延命扶危,須候良日。龍行三日,馬住五日,雉飛七日,戍建九日,醮祭北司。真君下降,獲福萬倍,能令人名入清宮,壽算延益。

北帝曰:臨祭之時,具陳白素:某國小兆臣某,謹上啟太上元皇,九天丈人,仙都僕射,九天使者,左右青龍白虎,都監使者,垂恩照證小兆。

設玄科之日,奉受神氣謹請東方青帝駕青龍,南方赤帝駕赤龍,西方白帝駕白龍,北立黑帝駕黑龍,中央黃帝駕黃龍。各請詣玄壇,證臣所啟,皆得成就,心中了燃,求道得道,求仙得仙,返老卻少,與道合同。

北帝曰:作禮以捻香,啟願叩頭陳拜,而上白言:小兆今日奉請靈官,乞降大慈之澤。謹請東方青真氣,入吾身中。謹請南方赤真氣,入吾身中。謹請西方白真氣,入吾身中。謹請北方黑真氣,入吾身中。謹請中央黃真氣,入吾身中。謹請五方龍王五色真氣,入吾身中。小兆今請斗中真氣,敢行神仙之術。乞天丁力士誅斬邪精,九天丈人收攝災氣。陳啟之後,得神通力,見自燃之智。上遊帝闕,昇入福堂。九蟲不生,三屍殄絕。粗誠至道,感達無為。

北帝曰:仁屬木,其色青,以掃不祥。義屬金,其色白,能伐百精。禮屬火,其色赤,以除萬殃。智屬水,其色黑,漂流故氣。信屬土,其色黃,下扶萬象,收捕死亡。告諸將來真子,有知五行,敬存五星,災不能加。復能精修本屬之星,知其名號,臨絕呼之,亦可延年。

元生在子,屬第一魁星,主天英陽明,名貪狼,真名格,字露神子。

元生在丑亥,屬第二𩲃星,主天內陰精,名巨門,真名正,字貞文子。

元生在寅戌,屬第三𩵄星,主天衝真人,名祿存,真名機,字衛府子。

元生在卯酉,屬第四星,主天輔玄冥,名文曲,真名光,字子惠子。

元生在辰申,屬第五星,主天禽丹元,名廉貞,真名橫,字子衡子。

元生在巳未,屬第六𩳐星,主天心北極,名武曲,真名衛,字大車子。

元生在,屬第七魒星,主天柱天關,名破軍,真名行,字太賓子。

北帝曰:河圖寶篆,獨標真君之號,可傳大力,上合天神。若下元行屍之輩,敬而祕之,自獲真道。

北帝告妙行真人曰:夫!神至尊者,天也。配統於人倫者,北斗也。故北斗為天曹。凡求仙學道,和天安地,求顯營運,婚姻諸等,皆由北斗之力也。乃至世間,一飲一饌,皆由北斗奏過,燃可遇之。若欲辟災除禍,去𣑐屍之鬼,莫非祭七祖為嘉焉。常以本氣日、六合日,戌亥二時,於清潔之所,掃地祭天,隨國所供白素,曰:國號小兆,上啟上天神后,北極靈君,北斗真人。小兆輒依祕典,謹薦神明之果,乞萬願歸身主筭之君,添祿之君,進福神仙,度世真人,名入清宮,國界安寧,四方平泰,五穀豐登,二景長輝,專誠作禮。

北帝曰:常修七星祕典,每存北斗咒曰:我是天目,與天相逐。睛如雷電,光耀八極。徹見表裹,無物不伏。急急如律令。

北帝曰:念神咒了,即存北斗覆小兆頭上,以柄指前。次存北帝臨目,誠正(叩齒)二十四通,微音咒曰:太乙鎮生三氣,合真胎元上景,父玄母元。生我五臟,攝我精神。下灌玉液,上朝泥丸。夕召七魄,朝呼三魂。右命玉華,左嘯金神。令我升仙,役靈使神。常保利貞,飛行十天。急急如律令。

北帝曰:咒訖,即存吾在酆都殿上,即念天蓬神咒,每句一誠正(叩齒),則萬災不干,功成道備,駕景登天。若下元真子修之,為護世之法。所施救拔,鬼化為血。神呎廣濟,無不感應。

天蓬神咒:天蓬天蓬,九功煞童,五丁都司,高刁北玄。七政八靈,太上皓兇。長顱巨獸,手執帝鐘。素梟三神,嚴駕夔龍。威劍神王,斬邪滅蹤。紫氣乘天,丹霞赫衝。吞魔食鬼,橫身飲風。蒼舌綠齒,四目老翁。天丁力士,威南禦凶。天騶激戾,威北銜鋒。三十萬兵,衛我九重。辟屍千里,祛却不祥。敢有小鬼,欲來見狀。钁天大斧,斬鬼五形。炎帝裂血,北帝燃骨。四明破骸,天猷滅類。神刀一下,萬鬼自潰。急急如律令。

北帝曰:下元生人,若精持吾咒者,每日丑時,誠正(叩齒)三十六通,向壬方正坐,存神咒曰:左青龍,名孟章甲寅。右白虎名監兵甲申。頭上朱雀,陵光甲午。足下玄武,執明甲子。脾為季子,入中宮甲辰甲戌。急急如律令。

次存北斗咒曰:我是天目,與天相逐。睛如雷電,光耀八極。徹見表裹,無物不伏。急急如律令。

北帝爾時,善巧方便,演此經訣。諸天衆聖,皆大歡喜,而說偈曰:妙哉北帝君,能開護國經。若能行妙典,大地溥光明。救拔將來世,是為種福因。接引下元子,禍滅即成真。仙官無數億,乘虛駕六麟。能滅九醜類,蕩絕百邪身。護國安民主,扶危外境賓。下邪不敢動,上界勅微塵。溫邪入清正,功成日漸新。自燃通大聖,昇降入無形。

北帝曰:此經聖力,神用朗燃。上統六宮,下權九地。無神不伏,無鬼不依。勤行敬念,真道巍巍。

北帝曰:此文與神咒,道同一源。列宿分魁,各歸明旨。此經十卷,廣救天人。作大地紀綱,為國土和靜。若有善信學士、大化真賢,傳吾此法,可清齋七日,去穢靜神。禮請北帝,時不暫替。乞降靈應入夢,示人可否。方任修行,不得曲相授度,慎之慎之。

北帝曰:下元生人,欲傳此法,先得靈應。可以亥子之時、寅卯之日,建王之辰,支干和合。先立七元之壇,依儀行道。入浄戶發爐,願念上香,入詞拜表設醮,先度神兵,燃後分約命信。碧繒四十九尺,五方綵各五尺,白素四十尺,刀一張,淨蓆一領,米一石二斗,青布誹紋一丈六尺,青絲一丈二尺,百藥湯五果之具,一一依科。燃後傳授,不得輕泄。其經文神咒,躬自宣讀,不得隱昧。又須三師證明,錄其實約,玄科立信,不泄不愚,勿傳非人。

北帝曰:下元生人,貪進忘退。意在法流,心不專想。不味鍊骨修真,吐咽靈液,存想六度。是以上仙未應,地祇未申,功果不圓,修行難滿。今故指告汝等,但以虛心虔啟,旦夕誦持。直日仙官,即為注上生籍,身飛太極,與道合同。

北帝曰:下元生人若受道,威儀不備,信命不方,醮祭不申,四曹不錄。

北帝曰:傳咒授經,一一較定,勿令錯誤符印文字,須曉來由。若有參差,法令不度。

北帝曰:下元生人,有災之日,單受五靈大咒及辟屍大籙,以消百邪,不必一一受經。

北帝曰:下元生人,若受經咒,畢時醮禮,不得有怠。

北帝曰:下元生人,若受道法學此經,各座供養。何以故?大力神王名字在彼。

北帝曰:下元生人,受吾經咒,祕而隱之。不得勸導愚輩,私相傳授,神兵責人。

北帝曰:下元生人,受吾此道,念吾神咒,不得背子向午。爾時,座中大衆,聞說傳度之法,各各按經奉行。

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  卷第九 

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 卷第八

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  卷第八

辟屍籙品

北帝曰:下元生人,宿緣修淺,居世多迍。當今陽九運周,百六數訖。鬼精亂行,侵擾大地,善惡莫分。太上慈仁,出洞淵祕籙神化神咒,以除不祥。猶有未盡根由,敢附竹木水石之中,尤害萬姓。或魍魎所侵,邪神通體。或五殟百毒,侵害人間。或入軍陣交鋒,枉損性命。故出明教,妙篆真圖,告諸將來真子。有災之日,精心傳授,以保萬民。白素為之,佩帶供養,百邪自退,軍陣得勝,家宅清寧,辟屍千里,冤家止訟,善願從心。

北帝曰:受者詞云:某國小兆,某官臣某,謹齎法信,詣天師門下,請受北帝神咒,飛行妙篆。所屬北斗某星君,北斗大神隨小兆臣某。伏鬼消魔,居世安樂,家國休靜,大帝扶持。急急如律令。

北帝曰:此篆靈圖,常有一十六部北帝大吏,神咒將軍各一百二十人,常覆護受佩之人。令百邪潰伏,延年益筭,永保元吉。若入軍陣之中,受佩此文,兵革退散,免血光之厄、八難之災。

北帝曰:下元生人,若有滯疾不瘥,魂魄不安,被百魅所侵,連年累月者,即須叩頭,奉受太微帝君明鏡大籙。佩之身上,鬼精退散,百病自消,延年保命,神祕神訣。

靈篆圖像

明鏡玉女一人,保命玉女一人,司命玉女一人,黃素玉女一人,青腰玉女一人。

北帝曰:夫!人五人,為勾銷死簿。東斗主筭君,為延壽益年。南斗真人君,為注上長生玉曆。西斗記名君,為注上福祿。北斗星皇君,為落除死名。中斗太微君,為禳却災禍,消諸不祥,所居安樂,鬼氣消亡。若有強砹違道之者,並請收付魁罡之下,入地萬丈。急急如律令。

北帝曰:吾出此道、救世安人。既天下清寧,則功成道合。爾時,天尊在不可思議城中,遙觀北帝,大佈符圖,救護大地。仍放光明,普照諸天,乃至下方無極世界。令彼下元生人,得見光明,開諸愚昧,與道結緣,反本還元,受其威力。於是,天尊舉手彈指,無上寶光,如鏡之圓,從掌中出。徹照下方無量國土,乃至三塗惡趣、九幽苦境,皆得明朗,了了清淨。地府休息,報對停閑。聾盲六疾,一切苦惱,皆得除愈。人畜禽獸,普發善心,不相傷害。因此光明一切,衆生舉身,遙見不思議城,如看掌中,無有遺夫。見其光者,必當得往長生福堂,入寶城中,快樂無極。

我今所演說,一切諸天尊,過去未來,皆同一心力。十方微塵土,所有諸法王,俱演微妙義,一乘無上經。若有一人聞,一章一句偈,誓心欲奉持,宣讀未來世。如此善男子,及以善女人,所在經行處,災疾不敢傷。若有一心念,五毒盡消摧。又請說真義,所行奇妙因。真人所得法,觀身如悉空。苦樂無二相,憎愛悉同因。高卑無異趣,小大不殊形。日出非初合,日沒詎終亡。東西本無定,出沒亦無方。又問何因緣,恩惠起虛皇。

北帝爾時說此微妙寶圖,告諸來世善男子善女人,有憂之日,勤行不倦,佩吾符篆,萬厄消亡,敬而信之,至心奉行。

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  卷第八 

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 卷第七

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  卷第七

九龍品

爾時,天尊在紫微宮中九龍座上,青春長齋之月十五日,明星皎潔之時,與諸天帝,八威神王,地下衆靈,仙男仙女,神男神女,九宮仙人,飛仙部衆,悉在道前稽首,長跪瞻視聖顏。天尊默然,一無所說,閉目靜思,普念十方無量衆生,處在愚冥,不聞真正,造諸惡業,沒生死河,輸迴五道。窮苦所逼,誰能悟理,獨吾知耳。心念是已,便復誠正(叩齒)

不覺北帝乘道威力,知有所念,從北方玄丘絕頂之上,與諸真騎浮空而來,直詣道前,虔心作禮,上白天尊言:上聖慈化,憫念天人,備受災厄,廣為救拔。諸天歡樂,瑞雲映生。地府無冤對之愆,天堂荷更生之慶。邪妖屏絕,六洞不開。人天赤子,普獲深恩。又念窮苦所逼,飢寒憂悲。不審上聖,將何救度?如蒙拯濟,諸天荷恩。

天尊告曰:子今所請,欲令人天,貧富一均,無有差別,當為汝說。成天立地,起自無為。結氣凝空,是因吾教。宿命修短,得道因緣。注上生籍者,詣南昌之宮。去災榮祿者,求於北斗。執簿追呼者,屬於三官之司。利祿獲珍者,即須五龍九聖。吾今演說,各願受持。

天尊告曰:四天之中,有九龍微妙名字,善利官祿,令土地豐熟,災害不生,有求稱遂,離諸虛耗,日得富昌。

天尊告曰:龍化無跡,因道而生。為天帝之威靈,衛世人之俸祿,其由信也。告諸大衆,若國土災厄,五穀不豐,貧窮困苦,衣食不充。及諸國人民,官祿不遷,憂惶相繼,諸不稱意,名宦不昌。欲求利益者,當先立吾形像,置三官之位,建九龍之壇。晨夕三時,焚香行道。禮念九龍名字,召五方龍王。精思北極,天符將降,龍王即臨。受其信心,為勅五土之神,廣作利益,運五方珍寶,來降境中,國土豐饒,無不遂意。精誠之者,立應其福。

道言青龍者,是東方七宿角亢之精,下降人間,護持國土。青華宮內,化生修吉龍王、深林龍王,掌領青色之寶、地下雜珍,衛護人世青色之衣官祿。有人居世,願不副心,貧窮逃難,宜立壇焚香,畫形禮拜,念誦三日三夜,或七日七夜。清齋啟請,能招東方無極世界青色之寶及青色之衣官祿,入人身中,消除東方格木之災、凶橫之厄,歲星真官即為注籍,令人富貴。赤龍者,是南方七宿井鬼之精,下降人間,護持國土。長生宮內,化生多善龍王、花留龍王,掌領赤色之寶、地下雜珍,衛護人世赤色之衣官祿。有人居世,值諸迍厄,官祿不遷,七珍不集者,宜立壇焚香供養,禮拜求願。能招南方無極世界赤色珍寶及赤色之衣官祿,入人身中,消除火災,口舌之憂,見世安樂,令人福興。白龍者,是西方七宿奎婁之精,下降人間,護持國土。素雲宮內,化生甘恩龍王、善然龍王,掌領白色之寶,注人世白色之衣官祿,管地下七珍。有人居世,志願不從,名宦不達,公私賽迫。宜立壇焚香,獻水禮拜,供養啟請。能招西方無極世界白色之寶及白色之衣官祿,降入人身,消除虛耗咒詛之厄,廣利土地,令五穀豐登,心神安泰,公私俱利,福祿齊新。黑龍者,是北方七宿斗牛之精,下降人間,護持國土。太陰宮內,化生波流龍王、思度龍王,掌領黑色之寶及黑色之衣宮祿,注舟船之道。有人居世,所願乖違,未償素志者,宜立壇禮拜。能致北方無極世界黑色之寶及黑色之衣官祿,入人身中,能消水災船車之厄,欲令土地豐稔。禮此龍神黃龍者,是中央七宿𧶄唥之精,下降人間,護持國土。高皇天內,化生離宮龍王,掌領黃色之寶及五方庫藏之珍,供給萬姓衣食俸祿。隨人居處房室之中,及名山珍寶窟穴之中。及人居世,欲求福祿稱意,宜立壇禮念。能招中央土帝之宮地下黃色珍寶官祿,入人身中,生業日盛,貴極王祚,萬願從心,消除五臟百病之厄、及五星臨命之災,鎮星注籍,令人福生。

道言:此五方龍王,善鎮國土。又其九龍,善護珍寶,化生五方。若國土五穀不豐,人多饑饉,王賦不充,逃亡山谷,怨聲盈路。心欲求安,當須置立九龍道場,轉經行道,天降甘露,飢者自飽,五穀早熟,花果有味,救此饑荒,免致命殂,龍王之力。道言:若諸國土分野,災祥四興,五穀斷種,人民饑荒。可以碧玉、黃金、象牙為簡,以三元之日,書九龍名字,據分野五方,釘入地一尺二寸。安鎮神龍,仍以香花逐位供養。七日之後,驪宮龍王與北帝大將,詣朱明宮開寶藏,運七真之具,及詣羊山左谷中取五穀,來赴此國救濟,天人即得豐稔,免諸憂悲。道言:若國土男女,生遇醜星惡宿之年,五墓四絕之下,運命不昌,生逢虛耗,衣食不充,憂惶旦夕,百不稱意。其欲求福,當立壇禮念九龍真形,及每月二十六日,焚香獻水,佩帶九龍真符,及五龍大籙。精誠專志,龍降天威,入人宅舍,令所求如意,立得利宜。

道言:若諸國人民方伯,二千石下至令長,欲得官祿高遷,身無災難,禁斷有方,無諸諍訟。可以象牙,於福生之日東立,書此九龍名字,以五色袋盛之,精誠奉信。於所卧之室,每至月辰之日,以名花異果獻之,及淨水供養。龍王下降,神力護人,扶助王化,遷官宜祿。

道言:五虛之鬼,姓狼,字僧文。六耗之鬼,姓黃,字元蓋。每年作人虛耗,令人貧困,所向不通,錢財耗散。但念九龍妙典,供養禮拜,傳授真符。即不能侵擾,虛耗之鬼助人作福。

道言:吾所說五龍九聖,安鎮五方九宮分野。所以者何?龍王上統九天,下安九地等仙官之靈威。升天入地,傳言負綵。出幽入微,年壽萬歲,精通至道。若世間有通靈徹聖之者,修真悟道之人,及國王大臣,及行軍戰陣,悉用神龍扶助,而得勝也。體生於無,皆稟靈也。天地萬物,皆因道法,起教證焉。

道君告北帝曰:有形之聖,莫過於龍。復能降雨興雲,感動天地。善護珍寶,吐琅玕寶珠。致物與人,守連環寶珠。江湖洞穴,壘明月寶珠。龍宮內殿,無價瑩珠。奇不可說,是以保家安國。若有人持念此北帝九龍妙典,設法行道。國中人民有疾苦者,悉得安愈。金銀湧出,八苦消停,衆善和合。法音流佈,無不獲福,分野歡樂,悉證無為。爾於未聞,要在宣傳。

道言:若下元生人,住宅凶耗,居處不安,頻有災疾。可建立五龍道場,日夕三時,轉經行道。當降仙官及勅八卦大神,月德六合及五龍王。入其宅舍,為消虛耗,逐去邪精。安貼宮室,鎮守宅宇,保子宜孫。廣招官祿,致五色珍寶,入於家庭。永代安和,富貴無極。

道言:九龍真符,宜官利祿,能令人富貴,萬願從心。有佩此文,諸災不染,官私敬愛。此符有龍神從官九人,玉女十二人,六甲將軍八萬人,童子六人,及北帝大將軍,常來衛護。上消天災,下散地禍,無願不從。自非虔仰,不敢妄傳。於是仙衆而作頌曰:龍化本無蹤,有跡生道宗。遨遊九天際,息駕六領宮。提攜高上賓,及我素靈同。道場虛寂內,靈歌發太空。形感至寂庭,思詠𤐶微通。龍吟統官府,鳳嘯太霄館。靈唱無留味,衆音承風散。誰能救此章,精誦素靈讚。以解三塗過,拔出九玄難。虔誠禮太虛,福慶凌霄漢。九龍映明珠,二景對真光。雲飛啟翔會,玄象及扶桑。冥慶自相扶,陰陽朗八荒。五星光輝耀,神龍演紀綱。若能修至道,消遙入紫鄉。

道君告北帝曰:此九龍妙典,非人不傳。若家有此經,能招珍寶、無價明珠。告諸真子,善思念之。廣修至道,接引迷途。功成德遂,昇入無形。精德加重,生南上宮,離諸邪境。耳聞妙音,足乘五雲。口飡甘露,變化無窮。

爾時,座中大衆聞說九龍妙典及五方龍王本源,各生歡雅。諸方世界,七寶湧出,免諸饑乏。六合清平,天無妖穢,五穀豐登。衆真作禮,傳化奉行。

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妙經  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