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2日 星期一

中正篇

中正篇03.16.2010元始道長

可欲之謂善,志仁則無惡也。誠善於心之謂信,充内形外之謂美,塞乎天地之謂大,大能成性之謂聖;天地同流,陰陽不測之謂神。大而未化,未能有其大;化而後能有其大。極其大而後中可求,止其中而後大可有。不尊德性,則學問從而不道;不致廣大,則精微無所立其誠;不極高明,則擇乎中庸,失時措之宜矣。絶四之外,心可存處,蓋必有事焉,而聖不可知也。不得巳而後爲,至於不得爲而止,斯智矣。夫志道則進據者不止矣;依仁則小者可游而不失和矣。志學然後可與適道,强禮然後可與立,不惑然後可。與權。博文以集義,集義以正經,正經然後一以貫。天下之道。將窮理而不順理,將精義而不徙義,欲資深且習察。吾不知其智也。

君子於天下,達善達不善,無物我之私。循理者共悦之,不循理者共改之。改之者,過雖在人,如在巳不。忘自訟;共悦者,善雖在己,蓋取諸人而爲,必以與人焉。善以天下,不善以天下,是謂達善。達不善。責己者當知天下國家無皆非之理,故學至於不尤人,學之至也。學者捨禮義,則飽食終日,無所猷爲,與下民一致所。事不踰衣食之間,燕游之樂爾。儒者窮理,故率性可以謂之道。浮圖不知窮理而自謂之性,故其説不可推而行道。以德者運於物外,使自化也。

故諭人者,先其意而遜其志可也。蓋志意兩言,則志公而意私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