蟳埔女習俗11.17.2024元始道長
在人傑地靈之閩地,泉州灣畔的一方水土,有著這樣一群女子,名曰蟳埔女。她們所秉持的諸般習俗,成國家級非遺文化,引得人不禁想去探看一番。
蟳埔女習俗,這流傳已久的傳統生活風習,主要散落於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海街道的蟳埔、金崎、後埔、東梅等社區之間。其涵蓋之廣,將生活習俗、生產習俗以及民間信仰等諸多層面一一包羅其中,成為當地生活的一種生動寫照。且於二〇〇八年六月七日,這習俗有幸榮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由此亦可窺得它在文化殿堂裡的不凡地位。
且先來說這生活習俗裡的服飾一端吧。蟳埔女的穿著,自有一番獨特的講究。那常見的大裾衫、闊腳褲搭配,瞧著是那般的質樸而實用。大裾衫的尺寸與身體甚是貼合,衣袖修長,穿在身上,自有一番自在的感覺。下身配著的黑色闊腳褲,寬鬆得很,走起路來,行動自如,毫無拘束之態。這般的服飾設計,原是為了契合她們那靠海吃海、以海為田的海邊生活模式。在那海邊勞作,不論是穿梭於沙灘之上,還是忙著織網補網等活計,這身著裝都能讓她們如魚得水,輕鬆應對,真真是極好的。
而其中最是惹人注目的,當屬那簪花圍頭飾。這簪花圍的習俗,據說有著頗為悠遠的來歷,傳是源自阿拉伯文化。歷經歲月的流轉,在蟳埔女的手中,它便演繹出別樣的風情。製作這簪花圍時,蟳埔女先是會在頭髮上塗抹些茶油或蘆薈汁,為的是讓頭髮順滑齊整,不致蓬亂。接著,便把那長髮梳成一束,盤成一個圓髻,再拿象牙或塑膠筷子水準穿插其中,將其固定住,那髻的兩端還會伸出些許,倒保留古代骨針安發的原始形態哩。而後便是那簪花的妙處了。她們會精心採擷來玉蘭花、素馨花、夜來香、菊花、粗糠花等各色鮮花,將其編織成一串串絢麗的花飾,輕輕佩戴於髮髻之上,彷彿一下子就在頭頂營造出一座頂上花園,那繁花似錦的模樣,著實美不勝收。這些鮮花,可不光是為了好看,它們還蘊含著驅邪避邪的美好寓意,她們借著這繁花,在與神明悄聲低語,訴說著對生活的那份美好祈願。
再談及那人生大事裡的婚慶習俗吧,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訂婚儀式,多是選在雙日舉行,男方會送上糖餅、水果以及聘金等物。這聘金的數額,還有著一番講究,常帶著八二之數,比如八十二呀,或者八百二之類的,此數在當地人看來,可是象徵著吉祥與好八字,寄寓著對未來婚姻生活的期許。
婚禮前的三至五天,男方家會送上一份寓意和睦家庭的禮物,像是鮮豬肚這般,寓意著新娘能換上與婆家相處和睦的好肚腸,倒也是個有趣的說法。
到了結婚當日,通常會邀請八十到一百二十位親友參加婚禮。女方自是會精心準備嫁妝,以表誠意與尊重。而在那淩晨三至五點的時候,新娘會自己帶著一把傘,由媒婆陪著前往新郎家,這其中可是有著辟邪的用意。待得結婚的第二天晚上,新娘還會帶上兩根甘蔗,寓意著有頭有尾,象徵著婚姻生活的圓滿順遂,這般的婚慶習俗,步步都透著對婚姻的敬重與祝福。
過年習俗呢,同樣有著它獨特的地方。在農曆十二月初至年三十之間,蟳埔女的娘家父母會將雞蛋、麵線、紅魚、豬肉等各種禮品送到女兒的婆家。這送節習俗一來表達著對自家女兒的疼惜之情,二來也是向女兒的婆家致以一份敬重之意,三來也為新年增添幾分喜慶的氛圍。若是新婚的媳婦,在過年前的幾天,婆婆還會特意購買三至五串鮮花送給她佩戴,此謂新娘花,這一下,新年的喜慶味兒就更濃了些。
還有那掛紅習俗,在蟳埔女的生活裡,可是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在蟳埔人看來,紅色是彩氣的象徵,可避邪。建屋上樑時,要掛紅布,寓意著房屋安穩、居住者平安;婚嫁時,新娘要穿紅衣服,祈願婚姻生活美滿幸福;生孩子時,要送紅包,盼著孩子健康成長。造船安放龍骨,要在龍骨頭楫掛紅布,表示頭紅;出龍船首也要披上一塊大紅布,插上兩支金花和兩朵春花,以顯彩氣和吉利。這紅色貫穿於生活的諸多重要節點,將蟳埔人的生活與信仰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而正月廿九的媽祖祭祀活動,更是成為蟳埔村莊的平安日。這一天,凡是居住在蟳埔境內的家庭,無論是否有新生兒、是否修建大厝、是否製造新船,都會參與祭祀活動,祈求平安與興旺,由此可見媽祖在蟳埔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那蟳埔女習俗中的媽祖巡香活動,簡直就是一場盛大的民俗盛宴。雖說其具體起源難以確切考證,但據說已延續三百多年呢。活動當日,蟳埔女們身著傳統服飾,頭戴簪花圍,將媽祖神像請出廟宇,安置在精心裝飾的轎輦之上。隨後,巡香隊伍浩浩蕩蕩出發,隊伍中彩旗飄揚,鑼鼓喧天,各種表演形式精彩紛呈,如鑼鼓演奏、民俗舞蹈等。巡香路線會經過蟳埔村的主要街道、居民區等地方,所到之處,市民們紛紛出來迎拜,燃香祈福,祈求媽祖保佑家人平安、出海順利、生活美滿等。
蟳埔女習俗中還藏著不少豐盈有趣的傳說,為這習俗增添濃鬱的文化氛圍和歷史積澱。
有一種說法認為蟳埔女是古阿拉伯人的後裔。宋元時期,泉州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阿拉伯人頻繁往來此地進行貿易活動,他們的部分後裔在蟳埔村定居並與當地漢族通婚,經世代融合,形成獨特的蟳埔女文化。這一說法在建築和風俗上亦有所體現,如蟳埔女獨特的簪花圍頭飾以及當地用海蠣殼建造的蚵殼厝,都與荷蘭一帶的建築和風俗有相似之處,而這些都被認為與阿拉伯人的文化傳播有關。
關於簪花圍的起源,也流傳著多種傳說。其一,說是漁船上勞作的蟳埔女們,不經意間將隨手採摘的鮮花插在頭上,既增添美感又能遮擋陽光,後來眾人紛紛效仿,便形成這一習俗。其二,相傳古代有蟳埔女,在海邊救起一位受傷的陌生人,陌生人傷癒後為了報答救命之恩,送給蟳埔女許多鮮花,蟳埔女將這些鮮花插在頭上,發現非常美麗,於是這種簪花的方式便流傳下來。還有一種說法是,南宋時,阿拉伯人後裔蒲壽庚的私家別墅雲麓花園中的奇異花木,分給蟳埔女簪戴後,逐漸形成簪花圍的習俗。
這蟳埔女的習俗,可是泉州那歷經千年的海絲文化的一方見證。其蘊含的地域特色濃郁得很,文化內涵亦是頗為深厚。諸君在領略其獨特魅力的同時,定會心生對這古老文化傳統的喜愛之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