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野人08.06.2024元始道長
黃野人,相傳葛洪弟子,共仙去,留丹柱石間,野人服之。居羅浮為地行仙,往往與人相遇,或為黃冠,或儒者,或為溪翁、山婦,或牛,或犬,或鳥,或大蝴蝶。凡山中所有物,皆能見之。
蘇子瞻常遊羅浮,見一田嫗負兒,嘲其黑乳,嫗答歌多言子瞻隱事,子瞻大驚,欲就語,嫗忽不見。子瞻嘗云:羅浮有一野人,相傳為葛稚川之隸。
有道士鄧守安者,嘗見其足跡長二尺許。大均嘗至羅浮,一人云,有僧於黃龍洞遇一老者,意其為黃野人也。拜求丹藥,老者指虎糞示之,僧見虎糞猶暖,有氣蒸然,且雜獸毛,腥穢不敢嘗。俄而虎糞漸消滅,僅餘一彈丸許。一樵者至取吞之,異香滿口,後得壽百有餘歲。
又有見黃野人,冠烏方帽,著靴,往來黃龍、華首之間,見人則大笑反走。一日醉歸,以煤書壁上云:「雲意不知滄海,春光欲上翠微。人間一墮千歲,猶愛梅花未歸。」
又有人於石岩間見一無衣人,紺毛覆體,異之。再拜問道,其人了不相顧,但長嘯數聲,響振林木。有一傴僂者遇之,令於道上俯拾一石以進,及起則腰膂自如。
又有樵者,患腳瘡不愈,一老人隔溪喚之使前,手削木皮傅之,其瘡即愈。又有采筍者,夜宿深谷中,然木以辟雲氣,一木客就火而蹲,眉目如人,而黃髮離披,以薪觸之,稍稍退縮,相對寂然無言,至明乃跳躍而去。
又有僧於聚霞峰側,見一人從竹叢中驚出,披髮至地,大呼疾奔入澗,視足跡長二尺許,是皆黃野人之所為云。
黃野人故有庵廬,在沖虛觀西,遺蛻尚存。宋太守王寧,登山尋其庵,一樵夫持一竹篾授之,隨即不見,視竹篾三丈無節。
又有采藥者,至大石樓下,洞門忽開,一披蓑美者少年,腰插斧柯,手攜一幼女,顧視采藥者曰:「女識吾否。」問之,則書數字於其手,行十餘步忽不見,洞門復合,惆悵者久之。亦意其為黃野人也。
山中仙靈頗眾,人稀得見,惟黃野人數數與人遇,共事見山志,不可枚舉。大率每年九月六日至九日,黃野人必出,以是日候之,然往往見之不識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