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女經四十九章第三十六篇 系表
萬物執理必有變也,變者必應其相也。蒼海橫流水至盛也,風和大地物之豐也,人之戾勝世之衰也。性之突變,格之反也,寂落之益必有換也。曰表,言系。
流水通谷,知其道。浮雲隨勢知風動,簡而出雜,雜而複博。天大地大,博大精深,莫出其至簡之理也。智者善隨,迂者善逆。不知返,莫能理,固而滅。
有祥雲,晨日升,至龍行,天之豐也。有怨人,夜不寐,氣戾生,情動複,系表之水,勢必發,知路必有源。知源必有因,源發因,因起源,知源知因知已知吾者,通也。
第三十六篇 系表
原文
萬物執理必有變也,變者必應其相也。
釋譯
萬事萬物隨著天道發展,必然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必然會跟之前的預兆相呼應,最後表現出來。
原文
蒼海橫流水至盛也,風和大地物之豐也,人之戾勝世之衰也,性之突變,格之反也。寂落之益必有換也。曰表,言系。
釋譯
如果大海的水旺而發藍,盛世之相。風和日麗,滿天星閃,是豐收之相。如果人越來越壞,那麼盛世將走向衰亡。性格突變,必有大事發生過。平靜太久,必然會有大波動。這說的是發展之道。
原文
流水通谷,知其道;浮雲隨勢,知風動。簡而出雜,雜而複博。天大地大,博大精深,莫出其至簡之理也。
釋譯
流水會順著地勢道路,從複雜的山谷中通過。浮雲隨風飄動,簡單會生出複雜,複雜會生出更龐大的體系。天大地大再博大精深,也逃不出這個簡單的道理。所以人常說,舉一反三,知一而識萬物。這與道德經所說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一個道理。
原文
智者善隨,迂者善逆。不知返,莫能理,固而滅。
釋譯
聰明人會隨勢走,愚蠢的人常常逆勢而爲。執著固執,不知變通,不明辨是非,最後必定走向滅亡。
原文
有祥雲,晨日升,至龍行,天之豐也。有怨人,夜不寐,氣戾生,情動複,系表之水,勢必發。知路必有源,知源必有因,源發因,因起源,知源知因知己知吾者,通也。
釋譯
天有祥雲,太陽高升,朝霞滿天,利於出行,這顯然是豐收之兆。有怨氣的人,夜不成寐,戾氣滋生,感情反覆。這種情勢就像溢出的水,必然會暴發。
看到道路就應該知道必有起點源頭,有源必有因。就像長江從哪裡來,追溯幾千里才知道最開始源於雪水。雪水來源,是雪山所化。凡事也一樣,知道源頭並找到它,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如果大眾都這樣,世界就通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