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邪解厄的法術01.29.2019元始道長
法術,起源於早期原始社會。人們幻想以特定動作來影響或控制客觀物件,如為取得狩獵的成功,模仿所要獵取的鳥獸跳舞,繪下擊中獵物的畫面。法術的施行將各種模仿的動作、場面看成與真實的情形具有同樣效力,認為特定的動作本身即具有改變客觀物件的效力,諸如傳說中的呼風喚雨、降妖捉怪、隱形變化、撒豆成兵、飛行三界、預知禍福等等。
法術為道教的重要內容,在漫長的發展中形成龐大的體系。
符籙,又稱神符、道符、天符,是道教最重要的法術。它往往與咒術並用,成為道教弘道濟世的主要手段。張宇初峴泉集說:「符籙彌多,皆所以福國裕民,寧家保己。是以歷代崇奉皈依者,皆獲感應,隨所禱叩,旋有異徵,其太上設教之驗,信不誣矣。」
道教貴人重生。他們透過各種宗教活動,廣泛地參與社會的生活,其中符籙便是道教救民禳災、安邦濟國的重要工具。如安鎮社稷,救度國祚,調和陰陽,禱雨祈晴,禳災祛疾,保生祈壽,超亡度靈,各種科儀法會,都離不開符籙,符籙已成道教活動不可缺少的成分。對一般民眾而言,符籙也是古代百姓生活中的重要成分。從婚、孕、產、育到生、老、病、死,以及安家、旺業、求財、謀官、田耕、商賈、求學等,人們都可以求符籙的幫助,得到精神上的滿足與心理上的平衡。至於運用符法治療疾病傷痛,更是範圍廣泛,幾乎包括所有的醫療科別,從而形成一門獨特的道教醫學,符咒療法。
一、符咒治病
道士使用符咒治病,實則為一種巧妙的綜合療法。如治療刀傷、跌傷止血用一杯冷水,畫符念咒,銜幾口猛噴傷口處,然後用黃表紙疊成幾層,浸透冷水貼上,確能止血、定痛、消炎、除腫。因為書符化水,水中佈有精氣,此為氣功療法;所用黃表紙是經白礬處理過的,白礬有止血、消毒、定痛、斂口、生肌的作用,是為藥物療法;銜水噴在傷口,即巧妙地使用冷則凝縮的作用以止血,是為物理療法;再加上精神治療的作用,多種療法綜合的運用,故有明顯的療效。
道士畫符時常用朱砂。朱砂為一種礦物藥,主要成分為硫化汞。性味甘、涼,有毒。功用主治:「安神、定驚、明目、解毒、鎮心、辟邪、益氣;可治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眩暈,目昏,腫毒,瘡瘍,疥癬,抽風,牙疼。本草正說:「朱砂,入心可以安神而走血脈,入肺可以降氣而走皮毛,入脾可逐痰涎而走肌肉,入肝可行血滯而走筋膜,入腎可逐水邪而走骨髓,或上或下,無處不到,故可以鎮心逐痰,祛邪降火,治驚癇,殺蟲毒,祛蠱毒鬼魅中惡及瘡瘍疥癬之屬。」因此道士用朱砂畫符,便巧妙地使用朱砂的藥性。如在治療瘧疾時,道士用一個燒餅,念咒書符,在大餅上用朱砂畫符,輕者三筆,重病五筆,小兒減半,食後瘧疾確實可以不發。就醫療角度上看,是合乎科學道理的。因為朱砂鎮靜一切痙攣,所含的汞質,能滅螺旋菌。飽蘸三筆朱砂,至少有一錢重,患者頓服重劑量的朱砂,故有顯效。燒餅能飽和胃氣,理脾消食,也合乎治療瘧疾的原則。
如果把朱砂畫在紙上,焚化後放入水中,符紙雖已成灰,但朱砂的藥性仍存,它融入水中,患者服後亦有效果,這種焚化吞服的方法,與道教服食金丹之術有關。朱砂不僅是畫符的要藥,也是煉丹的至品。道教認為朱砂是屬於「益人萬倍於五穀」的上品仙藥,煉化成丹,服後能令人不老不死。可見,道士們選擇朱砂畫符,並非隨意的選擇,一是出於朱砂的實用藥性,一是出於對朱砂的崇拜心理。朱砂的顏色十分豔紅,它使人們聯想到太陽,聯想到旺盛的生命,太陽可以驅散黑暗與鬼魅,旺盛的生命能夠戰勝病痛,而製造疾病的鬼魔最怕的正是生命與太陽。
畫符也常用墨。墨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種象徵。又稱做烏金、陳玄、玄香、烏玉塊。它是由松煙和入膠汁、香料等加工製成,後來又有用桐油煙為主要原料製成的。從醫藥的角度上看,入藥以陳久的松煙為佳。其性味辛、平。
功用主治:止血,消腫,可治療吐血,崩中漏下,血痢,癰腫發背。醫林纂要說:「墨,古用松煙,性近溫,今用桐油煙,性近寒,然氣味輕虛,俱不失為平,珍之者加入珠、金、冰、麝,陳久為良。」本草求真曰:「墨,專入肝腎,色黑味辛,氣溫。凡血熱過下,如瘟疫鼻衄,產後血暈崩脫,金瘡並絲纏眼中,皆可以治。如止血,則以苦酒送韭汁投;消腫,則以豬膽汁、釅醋調;眼有絲纏,則以墨磨雞血速點;客忤中腹,則磨地漿汁吞,各隨病症所用而治之耳。」
符的起源
考其符的起源,最早的符是畫在桃木板上的,故謂之桃符,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桃木是相當有地位的,它既可以驅鬼辟邪,又能使人長生不老。李時珍曾考辨過桃符的歷史,他說:「桃乃中原之西方之木,五木之精,仙木也。味辛氣惡,故能厭伏邪氣,制百鬼。」除去那些神異的玄說,就醫療方面而言,桃樹確是一種用途廣泛的藥物。如桃實,主治生津,潤腸,活血,消積;桃花,主治利水,活血,通便,水腫,腳氣,痰飲,積滯,經閉;桃根,主治黃疸,吐血,衄血,經閉,癱腫,痔瘡;桃葉,主治風濕,頭風,頭痛,瘧疾,濕疹,瘡瘍,癬瘡,殺蟲;桃枝,主治心腹痛及匿瘡,除邪鬼中惡腹痛,去胃中熱,解蠱毒,辟疫癘,殺諸瘡蟲,療黃疸;桃仁,主治瘀血血閉,癥瘕邪氣,咳逆上氣,心下堅硬,卒暴擊血,心腹痛,血結、血秘、血燥,風痹骨蒸,肝瘧寒熱,鬼注疼痛,產後血病;此外,桃皮、桃毛、桃寄生等皆可入藥,真可謂全身都是寶,無怪乎道教常用桃物,這種現象並非偶然,它是幾千年來道士臨床實踐結果,我們應該重視它的價值。
咒,又稱神咒、禁咒、秘咒。道教符籙之術的施行,離不開禁咒的作用,為咒,一為符,這是道教法術的兩大支柱。符為天人神氣相合之感應,咒為精誠心靈所至之心聲,施法畫符時要念咒,用符時要念咒,作一切科儀、法事都必須持咒,咒語是練功施法者精誠佈道之心聲。如祈禱時,則咒語為讚頌神靈及祈禱求願之詞;呼風召雷時,則咒語為請神運化之辭;治病驅邪時,則咒語為道法靈光、病邪俱亡等語;內煉修持時,則咒語為安神定意,煉精化氣之訣。念誦咒語時,不但要踏罡、掐訣,而且要存想、變神。白玉蟾說:「咒之意義,貴乎心存目想,則號召將吏,如神明在前。」掐訣、變神、念咒同時運用,如此一心專注於某一境界,以形成一個多資訊管道聯絡的發動信號、指令,以調動體內外的潛能,從而實現某種願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