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邪解厄的法術01.29.2019元始道長
道教咒語大多數應用於祈禳、治病等場合,希望透過向物件發佈命令,以引起物件的變化,故其結構上,多以稱引神名及讚其威嚴開始,中為祈請或命令內容,結束語常用急急如律令以及攝等詞句。這些辭在咒中的作用,都是強調神靈的絕對權威,表示必須得到絕對服從。
二、踏罡步斗
與符咒並重的是步斗,又稱步天罡、踏罡步斗。因其相傳為大禹治水禁神而創,故又稱禹步。洞神八帝元變經曰:「禹步者,蓋是夏禹所為術,召役神靈之行步。此為萬術之根源,玄機之要旨。」金鎖流珠引曰:「夫!步罡者,是強身健神壯魄之法。先堅勞其身,壯健其神,神氣自然鎮髒,然後通天地,感使神靈也。」
早期的步罡主要是指步北斗,其後逐漸發展為步五斗,並演化出許多各種各樣的罡法。就唐宋道書所載的常見罡法有:三步九跡法、三五步罡法、太一罡法、正一罡法、二十八跡禹步法,三元將軍步罡法、出神飛空罡、天圓地方罡、陰斗陽斗法、三台罡法、集神罡、七星罡、咒水罡、遣水罡、敕病人罡、收巫罡、收癲人罡、動雷治病罡、咒棗禁毒罡、八卦罡、九州罡、三十六步罡。以上所述各種斗法禹步,主要的功能,一是用於內煉修身,一是用於通神攝鬼。尤其是在運雷役神、舉行道場之際,都必須踏罡步斗。
三、雷法
雷法,呼風喚雨、驅邪療病的法術。從宋元之際,開始興盛於世。人們紛紛議論,高道們可以運雷霆於手掌,呼風雨於瞬間。於是雷法成為道教最具影響力的法術,廣泛運用於濟世度人。雷法十分神秘,它以內修功夫為基礎,融符籙、咒術、指訣、禹步、氣法為一體,並採納吸收心正學及蚩尤教的修持心法、真言秘咒,以雷霆之術為傳道佈教的手段。所謂內行則可以修養治身,外用則可以安民濟國,祈雨祈晴,消災卻禍,救生靈困重之厄,超群識幽暗之魂,伐廟除邪,誅妖療病,運雷霆於掌上,致風雨在目前。
雷法的核心,就是要在凝神入靜的狀態中,去深刻真切地感受天氣變化對身體內部的影響。王文卿說:「當於功夫靜定之時,以驗證天氣的變化。如雨之將至,感覺自己的尿會急迫;閃電將動,其眼目發癢,眼光忽然閃爍;雷霆將動,感覺丹田瀝瀝而響,五臟倏忽而鳴。」這種以人身比附天地、天人互感的雷法內功,它的出現肯定與內煉中所產生的特殊體驗有關。事實上,一些修持有成就者確實可以感知自然界的各種變化,預知未來日子的氣候冷暖。他們認為天晴、下雨、起風,打雷、寒暑、炎涼,都可以運用內功加以預測。從人身為一小宇宙的觀點出發,道教中人認為,雷法所祈召的雷部神吏,與自身的精氣神本為一體。主張以自己內煉功夫為本,使精氣神返歸先天,惟元神為用,始可通神,實現那些常人無法達到的目的。王文卿指出,內丹修持以定息靜定為下手功夫,次存想水火交媾,金光運轉,存神召將。久久行之,日積月累,神氣精自然混凝,可以長生久視,可以興雲致雨,役電鞭霆,濟人利物。
雷法的修持與運用以精氣神為用。張虛靖天師指出,人有元精、元氣、元神,這人身的三寶皆先天一氣所化。所以心以合神,心即是法,神可通天,即可發動雷機,叱吒雷神,召役兵將,左右風雨。白玉蟾指出,雷法的基礎就是人體的精氣神。他說:「收氣存神,惜精愛已,內煉成丹,外用成法。」他說,雷法符咒的靈驗與否,主要看行法者的內煉功夫,而內煉功夫全賴心而起作用。故「心合於道,守一通靈,便能作法感召神靈,無一不應。」
...
五、通關文牒
夜半窗外聞鬼哭:異鄉之鬼回家必得此物方可通行
清代大儒紀曉嵐在謫戍新疆之後,奉旨返京期間,曾作詩曰:白草颼颼接冷雲,關山疆界是誰分。
幽魂來往隨官牒,原鬼昌黎竟未聞。
此詩所述及的「幽魂來往隨官牒」之事,乃是紀曉嵐在烏魯木齊期間的親身經歷。這段經歷見載於其著作閱微草堂筆記之灤陽消夏錄一。故事是這樣的:「乾隆三十三年(1768),紀曉嵐因涉及兒女親家的貪腐案,被發配烏魯木齊。在烏魯木齊期間,紀曉嵐掌薄書之事。一日,軍中小吏拿著數十張文牒,帶著墨筆請紀曉嵐勾判,並解釋道:「凡是那些死於此地的外鄉人,其靈柩要返回原籍的,按照慣例,官府要給通關文牒,否則這些亡者的靈魂不能入關。因為這些通關文牒是發給冥界官府的,故而不能用朱筆勾判,上面的印也要用黑色的墨。」紀曉嵐看了這些通關文牒,覺得十分荒誕,就說:「這不過是那些胥吏尋藉口騙取百姓錢財罷了,我會稟告將軍革除這個慣例。」
十來天後,有人稟告紀曉嵐說城西墓地裡有鬼哭之聲,這是他們沒有通關文牒不能返回故鄉的緣故。紀曉嵐斥責這是妄談;又過了十幾天,又有人稟告說城牆下傳出鬼哭之聲,紀曉嵐仍然斥其虛妄;又過了十幾天,紀曉嵐的住所牆外,有哭泣之聲傳出,紀曉嵐以為是胥吏假裝的;又過了幾天,紀曉嵐臥室窗戶外面傳出哭泣之聲,那個晚上月色明亮,紀曉嵐起來查看,沒有看到人。紀曉嵐的同僚御史觀成跟他說:「你所秉持道理呢,當然沒錯,即使是將軍也不能說你不對。然而鬼哭之聲大家都聽到了,他們都在背後責怪你。為什麼不試著給亡魂通關文牒呢?姑且堵住下面人的嘴。倘若鬼魂仍然哭泣不止,那麼你也有話可說!」紀曉嵐勉強聽了他的意見。當天晚上,鬼哭之聲就消失了。
之後,有一個軍中小吏宋吉祿在印房中暈倒了,過了很久才甦醒過來,說他見到他的母親來了。不一會兒,駐守的官兵呈上官牒,紀曉嵐打開一看是哈密官府報告說宋吉祿的母親來探望兒子,在途中病逝。紀曉嵐由此感歎道:「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儒生只知道世間常見之事罷了!」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二月,紀曉嵐奉旨離開烏魯木齊,途中寫下文章開頭的那首詩。原鬼是唐代韓愈所寫的文章,韓愈認為鬼是無聲、無形、無氣的。紀曉嵐因為此段經歷感慨寫下原鬼的韓愈之所以認為鬼是無聲的,完全是因為他沒有聽過鬼哭之聲。
陰陽兩界是相通的,山神、土地、城隍等神靈劃界而治。這些客死異鄉之鬼確實需要通關文牒,才能穿過眾多土地、城隍的轄區,魂歸故鄉。按照道教典籍的記載,在一些法事活動中,如果所遣之鬼神兵將需要跨越行政邊界行事,需要法官出具文牒。同時,古代皇帝群臣代天巡狩,也具有神聖屬性,在沒有道士為亡者開出文牒時,這些世俗官員的文牒在鬼神世界也是有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