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之聲05.31.2011元始道長
鐘是中國古代樂器之一,最開始是用於祭祀和禮賓的儀式之中。古代人民認為鐘是神器,可以感通神明,鐘聲可以協調陰陽,鳴鐘以祈禱風調雨順。禮記記載:上古的時候聖人鑄金作鐘,以主十二月之聲。
中國古人以鐘聲祭祀天地的傳統習俗,有非常悠久的歷史。鼓是我國傳統的打擊樂器之一,按禮記明堂位元裡的記載,傳說伊耆氏的時候就已經有製作土鼓(陶土作成的鼓)。另外,鼓有良好的共鳴作用,聲音很雄壯,傳聲也很遠,所以很早就被華夏祖先用在軍事之中。
據天皇至道太清玉冊記載:「史記:方士言於漢武帝曰:黃帝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帝乃升斡樓。然則,樓蓋起於黃帝之時。世之祀天帝,宮觀多建鐘皷樓,及有棲真等樓,此樓之始也。」根據史記記載,方士對漢武帝說:黃帝曾經修建五城十二樓,用以敬候神人,漢武帝隨後修建乾樓。但是,修建城樓用以敬候神人,在黃帝時期已經開始。人們祭祀天帝的時候,所修建的宮觀大多都是鐘鼓樓,並修建棲真樓等等,這是修建城樓敬候神人的開始。
鐘樓和鼓樓的用途:在古代的時候,城樓報時,大多是以敲鐘擊鼓的形式,歷朝歷代都有相關的具體規定。例如唐代的時候,實施的是晨鐘暮鼓,鼓響,城門關閉,開始實行宵禁;鐘鳴,城門開啟,千家萬戶開始活動。除此之外,鐘鼓還有更神聖的用途。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晨昏鐘鼓晨鐘暮鼓以召百靈,壯官観之威儀,弘山陵之氣象,每日晨昏不可有缺。」早晨和黃昏的時候需要擊鐘鳴鼓,晨鐘暮鼓,早晨鳴鐘,黃昏擊鼓,用來召請各種神靈,可以壯大官邸、宮觀的威儀,恢弘山陵的氣象,每天的早晨和黃昏都不可以缺少。
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記載:「燒香奏煙,鳴鼔召神。上聞三清,普宣十方。」燒香奏煙、鳴鼓招神的時候,可以上達三清,普遍的宣化十方。所以鳴鼓可以將下方的意願傳達到上天。洞玄靈寶鐘磬威儀經記載:「救度生死,一切福,應當來集,皆聽擊鐘。」救度生死、拜懺等祈福活動、前來會聚等等,都會聽敲擊鐘聲。綜合前兩者可知:擊鼓鳴鐘可使天人相聞、盛德交歸。
除此之外,鐘鼓還內涵非常深刻的哲學意蘊。文始真經注記載:「鐘鼓無我,能見大音。」鐘和鼓象徵無我的境界,能顯化大音希聲的狀態。另外,文始真經注記載:「關尹子曰:如鐘鐘然,如鐘鼓然,聖人之言則然,鐘鼓者,不自聲也,感而接應,應聲無心,以喻聖人感而後應,應言無心也。鐘聲清,以喻聖人感而後應,以理訓人,令從理悟入也,故云如鐘鐘然。鼓聲濁,以喻聖人感而後應,以事訓人,令從事而悟入也,故雲如鐘鼓然,聖人之言則然也。」關尹子說:「就像擊鐘一樣,就像擊鼓一樣,聖人的言論也是如此,鐘和鼓並不自己發聲,敲擊之後相續回應,所回應的聲音也是無心的聲音。」可以用來比喻聖人感而後應,所應接的言辭也是無心的。
鐘聲清朗,純一不雜,用來比喻聖人感而後應,用道理來訓導眾人,讓人們能從道理上領悟,所以說聖人之言如同鐘鳴聲。鼓聲厚重,用來比喻比喻聖人感而後應,以事例訓導眾人,讓人們能從事例上領悟,所以說聖人的法則也如同鐘鼓之聲一樣。」
鐘鼓有如此哲學意蘊,如何運用到生活中呢?隨機應化錄開示道:「從今向去如鐘鼓,擊則聞聲住則安。學道若依如此事,有何煩惱有何歡。猛然踏著來時路,不覺黃糧夢自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