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如何學習道教的經典書籍

如何學習道教的經典書籍02.19.2007元始道長
要想瞭解中國的道教文化,首先要去學習道教的經典書籍。很多人會說直接閱讀道藏,這是道教知識的集合。確實道藏包羅萬象,是道教集大成之作,但是大可不必,畢竟現代人節奏快,工作忙碌,哪有時間閱讀這些浩瀚的典籍。因此,選擇好一些的讀本,就成為一個不能忽略的問題。
建議大家開始的時候,不能貪多,要根據自己的能力與時間,選擇幾本入門的道書來讀。由於易學與道家之學在整個道教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個人建議先讀一點易學與先秦道家經籍的著作。例如易經以及道德經南華真經沖虛真經等注疏本。在順序上,應以道德經為先,南華真經沖虛真經繼之,周易為後。這些書都是古文,且生澀難懂,而周易之所以放在後面,主要這本書比先秦道家著作更加難讀,如果一開始就讀周易恐怕會使你望而卻步,所以調整一下順序,有助於建立信心。
道教的書籍很多思想來源於道家等,如說苑引老子的話:「人為善者,天報以福;人為不善者,天報以禍。」黃帝陰符經有兩句與老子意同的話:「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再如先秦道家的虛靜概念,在黃帝陰符經老子中,也有共同的地方。黃帝陰符經:「至靜則廉、自然之道靜。」道家的老子也談論虛靜,如「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可見,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學習道家經典也有利於理解道教思想。
接下來,再讀漢代以來的道經,照樣是先選擇幾種可以入門的著作,如太平經,然後是黃帝陰符經周易參同契黃庭經悟真篇。這些著作也是不好讀的,不過也有許多注釋本可以參考。以前人的注疏為拐杖,慢慢進入,理解了詞彙語義,然後就可以入門。
接著就可以閱讀道教的符咒、法術、科儀等著述。閱讀的時候會碰到許多難懂的術語,比如藥物、火候、五行顛倒等等,最好身邊有一部道教辭典,可以隨時查閱,弄通術語的基本意義,掃除閱讀的障礙,興趣便會在閱讀過程中慢慢培養起來。
在道教之中,有大量的著述是不知道作者或作者是託名的,這就比較難辦。關於這一點,有一部書可以使用。那就是道藏提要,該書除了概括介紹各道經的內容外,還對許多道經作者進行稽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對道經有興趣的先認真地讀一讀,因為它交代了本書的緣起與脈絡,至於其例言以及最後的幾個附錄也應該先瞭解一下,這樣查找起來就能夠得心應手。
道教思想來源廣泛,前人謂之雜而多端,這充分呈現在道藏之中。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許多道經往往沒有署名,或者託名黃帝等中國古史人物,這給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在還沒有弄清真實作者和年代的時候應該謹慎引用。另外,還應該指出的是,基於宗教信仰的立場,道經往往以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神明的口吻來敘說教理教義,我們一方面要尊重教門的規矩,不可影響正常的信仰;另一方面也應該做出分析,從具體的歷史背景、文化氛圍之中解讀道經的精神內涵,這樣才能從根本上理解道經的思想內容。
與一般的文化典籍不同的是,道經喜歡使用隱喻或者隱語來表達,有時候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如果我們只是直解,反而會將意思搞錯,所以應該將之置於中國文化的具體環境之中,透過符號的解碼,以追溯文意。
總而言之,道經閱讀是個大工程,必須有一定的文化素養且對他有濃厚的興趣,才能最終讀進去;很多人說要入道,說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畢竟道士收徒講究緣分,不是憑著一腔熱血和一份喜歡就行。有時候幾本隱晦難懂的道經就可以把我們搞暈。當然也不必因此而望經卻步。若是有毅力有恒心,讀完這些經典之後,你會發現,它們可以解決許多難以解決的問題。
為什麼這樣說呢?就像易經的蠱卦其實討論的是腐敗問題,家人卦說得父母子女如何相處,坤卦說得是女性的偉大與奉獻,乾卦更多討論人生各個階段。從整體來看,這些卦是一個完整的生命歷程,從乾坤分天地,到出生,生長,學習,生活的各種問題,包括結婚、教育、養老等問題都有涉及。若是讀懂,對解決這些問題也就輕鬆許多。
再如道家討論采補日月,其實就是曬太陽吸月光。現在我們還在用。不過他們的采補是有時間的限制,比如采太陽的精華,每月只有陰曆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就差一點,勉強可以用,過了五天就不能用。萬一碰到初一到初五都下雨,這個月就修不成了。至於采月的精華,只有每月的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到了十七、十八已經不能用了。如莊子所說與天地精神相往來。閱讀這些不管最後入不入道,你都會學到很多知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