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3日 星期一

針道秘旨

針道秘旨10.21.2019
針灸之道,乃我中華傳統醫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由 於古代醫生多有以此為謀生計者,故使此道之精華愈傳而愈隱。為了研究針灸學之精髓,使之能更廣泛地應用於臨床之中,對此進行過一番探索。經過十數年來的多次論證,得到的不過是今天針道秘旨中不足萬言的內容。此篇看似平淡、簡單,實是針灸學中的精要,亦是和老師對中醫針灸學研究的成果及個人多年臨床經驗的總結。對針灸學的研究和應用,或可有一定的價值。望諸針灸研究者及學習者,勿以此篇短小而輕視之。
古今用針之不同
針灸之道,源於砭石。所謂砭石,就是用石針紮皮肉治病。山海經云:「西山之玉,可以為砭。」發展到鐵器時代,古人改用鐵針。始是用馬口鐵磨針,磨出來的針很粗,和縫麻袋的針差不多。發展到現在,除了三棱針以外,全部改為細針。
相比之下,根據臨床經驗,粗針療效較好。而且,細針對古人流傳的針法也有影響。比如青龍擺尾、白虎搖頭、鳳凰展翅等傳統針法,如果用粗針很容易做出來,用細針就不明顯,失去效用。因此,就細針而論,古代針灸中的傳統手法,有些已不適用,應當揚棄。
禁針與禁灸
古人相傳有些禁針和禁灸的部位,均有其形成之原因。比如會陰穴,古時禁針(尤其是女子),是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
又如古人禁灸面部,並非灸了會有危險,乃是害怕有損面容的美觀。同時更多的禁針穴位,是因為古人用針不慎,出現事故,於是列為禁穴
現在用針變細,使針刺的危險程度大大降低,只要熟悉解剖 學的知識,即使禁針穴位,紮下去一般也沒有什麼關係。所以不必拘泥古說。另外,有些地方可以變通施術。比如頭部穴位可以斜刺,一則沒有危險,二則一針多穴
進針的深度
關於進針的深度,古人留下許多經驗,但是不宜拘泥舊說, 應當靈活掌握。比如古人說啞門只能針三至五分深,這一點並不絕對。根據臨床經驗,再深一點也可以。又如環跳,有云針二寸,有云針二寸半,亦有云針一寸半至二寸半。
因人有大小肥瘦之不同,未可一概而論。依經驗,瘦人可針二寸半,胖人需針四寸至六寸才行。古人進針所以較淺,是因為古時針粗易出事故。
如今的針變得細巧,危險性大大降低,所以針深一些也沒有關係,但須瞭解 解剖學知識。這是古今針法之不同。
取穴的多少
針灸不需要取很多穴位,只需要一個或幾個穴位,只要手法 正確,即可達到牽一毫而動全身的效果。這就是局部針刺整體調節
古云:釘多爛木。針刺太多穴位,出針之時,可能會有忘記 拔出的針留在病人身上,給病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麻煩。
得氣與不得氣
針刺的療效,決定於是否得氣。得氣,在病人一般是有酸、麻、脹、沉、抽、顫及觸電般等等感覺;醫者亦同時得到感覺,有時如魚吞鉤一般,有時針下有氣流動等等。不得氣,則針下發鬆發滑。得氣快的病人,痊癒快:得氣慢的病人,痊癒慢。
留針與不留針
針刺的關鍵,在於得氣與不得氣,並不取決於留針時間的長 短,故此留針沒有多大意義。而得氣與否,則取決於手法,手法正確,病人及時得氣,就不要留針,出針即可;病人難以得氣,仍需多用手法,使之得氣,然後出針。古代並無留針之說,而以得氣為原則。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說:「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複針。針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暈針之說
針刺有時會發生暈針,一般是由於病人體虛,受不了得氣的 反應,針後會有頭暈腦漲、噁心欲嘔之感,甚至發生休克。也有的病人怕針,見針就會頭暈。根據臨床經驗,越是暈針的病人,病好得越快,因為暈針說明病人得氣而發生作用。清代中醫李守先著針灸易學云:「暈針者,必獲大效,以血氣交泰之故。俗云針不傷人,此之謂也。」
針灸書上說,救治暈針,要紮人中或足三里,其實多此一舉。既然暈針是由於針刺所致,現在又加針刺,企圖救醒病人,豈非自相矛盾?對於輕度暈針者,起針之後,只需讓病人平躺,不放枕頭,腳部墊高,使血液回流,補足腦部供血,這樣過一會兒就能恢復。或者用熱毛巾敷頭,也可幫助恢復。再嚴重一些的暈針,起針之後,以指甲速掐患者的中沖穴,使之醒來,然後喝杯熱水,或是糖水,可以解除暈針。
補瀉之說
先輩說過,針刺無補,全是瀉。連續扎針一個月,再去稱體 重,肯定減輕,這就是瀉而不補的道理。因此有人研究針灸減肥,效果也很好。針灸書上講的所謂迎隨補瀉、呼吸補瀉、撚轉補瀉等等,其實臨床意義不大,紙上談兵的成分居多。自古以來,針灸分為兩派,一主補瀉,一主手法。即使就補瀉而言,沒有手法,也做不出來。所以歸根結底在於手法,手法是針灸的靈魂。舊社會的醫生為了謀生,一般對手法都很保密,所以醫家多言補瀉,諱談手法。遂使補瀉之說成為顯學,而懂得樸學 (手法)的人少之又少。
人神之說
古時針灸有人神之說,謂人神走至人身某處,針著即死,故 當避之。這種說法在針灸界頗為流行,就連藥王孫思邈也受其影響,寫入千金方之中,更加成為雷打不動的信條。其實人神之說,缺乏科學根據。如按古代人神說法初一在足大指,可是紮著並不會出現問題。那麼,有時下針之後,病人發生死亡,是怎麼回事呢?可能是碰到胸腺體質的人,這種人不宜下針,針之而亡,並非人神作怪。人神之說可以休矣!
灸的作用
灸法,由於直接作用於人體皮膚上面,起到疏通氣血的作用, 因此效果很好。曾治過一個黃疸病人,經過服用中藥而愈。但是不久後患有便血,服用各種藥物無效。改用灸法,在命門、腎俞同時灸之,共灸七炷,一次痊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