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0日 星期一

無為法總綱

無為法總綱01.30.2006元始道長
伏羲、女媧、廣成子、神農氏、黃帝、老子、莊子、列子、鬼谷子等不同時段證道真人,他們的法有極大差別,但背後的本質都需要共同遵循一些不變的綱領,是什麼呢?講堂上直指根本。
無為法之根源,先天易。
上古用於修煉證悟之用途而不摻雜後天術數的稱為先天易。先天易的主體是連山、歸藏與乾坤易,世人多以為失傳絕跡而無人問津久矣,即使偶有一鱗半爪露於世間,也是汲汲於術數推演,與證道無關。
乃道學之源頭,雖有種種術數應用,但其主體絕非所謂之算命風水之學。乃悟道書,乃證道之天梯,是道學獨一無二之證悟捷徑,是一切法之最早源頭,當然也是無為法之源頭。撥雲見月現真詮,豔陽高掛則迷霧盡散。
依古制開演連山、歸藏、乾坤,指明其中蘊藏的觀象、類象、破象、悟道的具體技術,並作體象之傳承。
無為法之核心根源都隱藏在先天易之中,得先天易之真傳,不僅僅是個人證道可望,更可承擔道學普世、人類覺醒之重任。
推演無為法背後隱藏的細緻原理。這是在總綱基礎之上,更深層次的開導。以元神主事,以深入淺出的語言開演,學生緊跟之思維,如根基深厚,不難當下開竅。原理猶如科學領域的公式、定理,原理悟透,人人可達以無法為有法、用法而不執法的境界。無為法之簡易直捷由此可見一斑。
無為法並非無跡可尋、亂彈琵琶之口頭禪,而是有嚴謹嚴密的立法過程,這一點與無為不衝突,且恰恰是無為法之真義。先立一法為入手,然後無法無人無我,方可入於以無法為有法。如何因人而異地立法?在此過程如何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乃至連規矩都忘?立法之後,如何處理靜坐與不靜坐的矛盾?什麼是坐進此道?如何不靜坐又可進此道?
九者,多也。名為九,實則只是虛擬,用此陽極之數,開演所有無為法入手之後都要遵循的實證境界。此九重境界抉破無為法核心秘密,為無為法之落地實修指出光明大道。此九重境界與道德經八十一章緊密銜接,真正領悟九重境界,道德經八十一章皆可作注腳,可謂羲黃老莊一脈相傳不立文字的千古秘密。自從莊子之後道術為天下裂,或不得其人,或不得其世,隱傳久矣。
九重境界是以一法深入之後的門內光景。好比大海深潛,取某定位直線深入,在不同之深度,皆會展現不同之世界,有不同之客觀觀測值,從而帶來不同的主觀體驗;此過程,已經到達海底的前人實踐,就異常關鍵。無為法之九重境界與大海深潛神似之,諸位可借類攀擬。
真正將九重境界融會貫通,則一切出世與入世法皆可相容,如此,匯綜百家,並為道學可輕鬆實現,紅塵山林兩無礙,而戰場無非淨土。
如果一定要用語言文字勉強描述,任何無為法都要經歷先立法、再破法最後無法的三階段,這三個階段的細分,就是九重境界。
九重境界可以頓時證至,此乃無為法裡面的頓成法;九重境界也可霎那悟入,此乃無為法裡面的頓悟法;九重境界也可以逐步、分段證入,此乃無為法裡面的漸法。無為法猶如渾然天成的璞玉,本身並沒有頓漸之分,只是依根基而區分,就像上善之水,隨圓就圓,隨方就方,柔順萬物,千變萬化。
無論頓成還是頓悟或者是漸修,有頓漸,都還是二元對立,真正的無為法不能用頓、漸衡量,它是超越頓漸二元的,如同上善之水,可隨圓就方。這反映了無為法的特點:以無法為有法,因具象而現具法。
列舉伏羲、神農、廣成子、軒轅黃帝、老子、尹喜、列子、莊子、文子、鬼谷子等博大真人為例證,用深入淺出、簡易通俗的語言,將高深莫測的無為法血肉豐滿起來。更難能可貴的是,還結合本法脈傳承,詳解不同時代不同傳承人運用無為法的真實案例,從古到今,貫通無阻,讓遠古真人的精神營養,直接輸送到當代,淋漓盡致地展現出無為法簡易、變易、不易的本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