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無不為05.23.2009元始道長
在道德經中曾有兩處提到這句話,第三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四十八章又說:「為學日益;為道曰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矣。」兩處的意思是都肯定了無為而無不為就是道;所以,它既是道的本性,也是道的現象,同時又是道的作用。
在道教中,他們首先以無為而無不為,作為社會政治思想中的一個高準則,莊子‧天地篇中說:「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他在應帝王篇中又說:「游心於淡,合氣於漠,順物自然而無容私焉,而天下治矣。」是完全同意老子的政治思想的。列子‧黃帝篇說,華胥之國是順自然而治的,他所說的自然,事實也就等於無為而無不為。
西漢初年,漢文帝和景帝(西元前179—141)曾以這種思想和主張來治理天下,實行清靜無為與民休息的政治,使戰國以來嚴重的經濟破壞情況獲得好轉,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後來太平經中,更以無為而無不為作為致太平的根本,它說:「上古所以無為而治,得道意,得天心者。」又說:「垂拱無為,棄不祥也。」它還將無為而無不為直接說成了道,它說:「王者行道,天地喜悅;失道,天地為災異。」又說:「夫王者靜思道德,行道安身,求長生自養。」
很明顯地,它所說的道就是老子的道,實在也就是無為而無不為。同時道教中還以無為而無不為,作處世哲學中的主要原則,淮南子‧原道訓中說:「所謂無為者,不先物為也;所謂無不為者,因物之所為。」文子‧上仁篇中說:「夫!道退故能先,守柔弱故能矜,自身卑下故能高人,自損弊故堅實,自虧缺故盛全,處濁辱故新鮮,見不足故能賢,道無為而無不為也。」
在道教個人修養方面,無為而無不為這句格言更適合於做清靜工夫的標準。老子自己聲解釋「道常無為而無不為」時說「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補。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無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他的意思是說,清靜工夫做到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時,即有萬象將萌的動機;為了遏止這一動機,則應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是什麼?就是無欲,無欲即是清靜。這裡所說的天下,是指人身中的小天地。後來道教中的清靜經就是進一步發揮了老子的這一原理。所以就道教修養方法上說,無為而無不為,也是他們取得長生久視之道的一種手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