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宗正旨05.17.2003元始道長
玄宗正旨 孚佑上帝呂純陽
南極長生大帝曰:南山一片雲,南海沛法雨。慈光萬丈,佈濩曾何許?東海起蟠龍,北峤(㠐)制哮虎。丹可梯、霞可棲,驂鸞何處問東西?沈有履、竈有髻,學侶於斯可自計。
無多處,一點靈臺參也!
未今幸隨緣,爲覺壇開一寶筏,以副師相道祖之心,以廣此道將昌之緒,特留數言,將來壇宇宏開,皆可印證。
道祖此時可相喻於一笑乎?
孚佑帝君曰:弟子稽首,今幸大帝光臨壇地。開無疆法慧,廣無限玄機。使億載後得斯道之傳者,皆可由此相印,源源永續,覺覺同歸,皆已早露端倪。
吾大帝師特一啟明,感激之忱非可言述,并荷慈光佈濩,爲壇地肇祥。且蒙尊旨謙稱,何敢當此?!悚愧無地,尚望師恩加之訓示,以綿道脉於無已也!
南極長生大帝又示曰:兩儀判兮,人在中立。惟在中立,玄黃間之。剖厥玄黃,渾合無歧。一炁歸眞,初哉此基。
再合元始,更混黃緇,一元再運,三反平奇,化胎離穴,四五何依,六仍坤始,七具乾資,由斯再造,翔遊八極,九還本位,各證淳漓。
休休狉狉,長此何期?與道爲一,在中備茲。
浮邱仙祖曰:丹霞一片聳雲霄,碧落空中炁未消,解使元精歸炁始,冲虛靜處得雲橋。
呂岩眞師,開立覺壇,闡揚玄旨,度盡厯劫。
戒子法眾,誓願無窮,故能得使正傳無昧,漸啟大緣。
乘鸞過此,見祥光擁入靑霄,特留數語,以爲壇地證明,並誌緣遇之合云爾。
孚佑帝君曰:大覺從來有夙因,解鈴終是繫鈴人,忘將色色空空相,釀就朝朝暮暮春,陽復須求眞子午,陰除莫問假庚申,眞正信心開正覺,一輪寶月照前津。
吾爲第一壇開示玄宗,幸蒙浮邱仙祖鸞雲光臨,指示大宗。
茲特竭誠,籲求一爲宣闡,其各敬聽。
浮邱仙祖曰:大道之始,遊於虛廓,祖氣初生,渾淪磅礴。淸者未升,濁者未沈,此間有物,杳杳中存。不淪於無,不麗於有,一毫不著,玄黃未剖。
兩儀旣奠,道始分呈,輕淸上浮,重濁下凝。先天後地,妙合爲人。人之初生,中有眞精。稟於眞氣,含爲眞神。氣凝精固,神定氣湻。旣漓之後,神散而瞀,氣溢而弛,溯乃由來,其精已亡。
歸根養正,在厥眞元,一元克復,陰盡陽全。
陽以陰濟,純乾有悔,以亢爲戒,匪曰柔牽。
九六妙用,二七助焉。仍還厥初,化有爲無。
存無妙有,乃得眞源。源源印合,覺以慧先。
開宗一義,靜者中涵。
吾因第一法壇,宏開正覺,乘緣一集,爲闡斯秘。
印合者,當相引於無替也。
孚佑帝君曰:適浮邱仙祖訓言,闡先天之秘旨,括大道之玄機,卽命爲玄宗第一章。日後,壇中弟子果能積誠,尚可續求大緣,以成全旨。
浮邱仙祖曰:覺須大覺,慧乃眞慧。慧由定生,定以靜致。眞靜之旨,索解爲難,虛中以課,寂靜非定,動得靈機,守著非玄,玄中靜旨,微妙難宣。
如一面鏡,遇物呈形。須知是鏡,本無此形,何以形形?離鏡索形,何又無形?移鏡就照,亦復形形。此鏡彼鏡,非有二形。此形彼形,本無留形。
玄中之靜,作如是觀。
如一川水,澄潭印月。月未升時,渟泓無月;月正懸時,水天一月。水月天月,寍有二月?挹水取月,何無有月?移川視月,依然此月。須知川川,本無此月。
玄中之靜,作如是觀。
谷口梅花,當陽舒蕋,方其含葩,早孕陽機。若非凜寒,凝結生氣,縱使初陽,來複無基。或消或息,與造化期,靜之入路,玄之奧區。
蓮花出水,亭亭承露,團圓一珠,凝於花跗。碎而破之,成無數珠。露之初零,點滴顆珠,豈知剖碎,滴滴成珠。
須知是珠,本是一珠。荷華初著,含而不舒。荷葉抛撒,不沾些須,唯不沾故,露著成珠。
靜之妙相,玄之要樞,言難罕譬,略洩天機。
本於虛白,孕於中黃,含於始靑,成於赤靈,歸於太玄,玄道斯名。
得此義者,靜悟參能。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中第二。言言微妙,已洩盡天地之秘。雖楞嚴、法華諸經,未能盡聞之微,於此訓見之。
禪玄二宗,皆以靜爲主。靜中之旨,誰能參透至此者?
各謹誌之,能得其中萬分之一,皆妙境也!
浮邱仙祖曰:性根於命,命原於天。溯厥本始,於穆無言。
賦之於人,一心具焉。天心我心,本無二心。人心道心,亦祇一心。内心外心,仍是此心。
學於此心,當求我心。何所依著,卽此片時。
我心彼心,原相印合。故知此心,無有聖凡,皆可内求。
以我之心,治我之心,心與心敵。
以我之心,養我之心,心與心游。
試問此心,能有二不?
若說心腔,腔於何係?若說心空,空又何寄?當知是心,合内外一。
心君火熖,炎上易然,其光奕奕,其勢燎原,根於地七,附於少陽,少陽之性,易動難降。中有伏陰,牽引爲殃。
故凡火熾,中有黑烟,雖火旣滅,烟尚連綿。
制之以坎,水火濟焉。
坎由何洊?坤土傳宣。土塞易壅,金液乾圓。
金滋水潤,水澤木堅。木之萌蘖,得水新鮮。
歸根反土,與火同原。火木合明,眞火長炎。
旣虛其中,仍實其腹。塡足純乾,合一先天。
心之體具,心之用全。心光發露,心相自圓。
釋言明心,道言鍊心,儒言正心,匪鍊弗明,匪鍊弗正。
鍊心之道,不離反觀。原厥本根,亦有頓漸。
撒手游行,無諸法相。實具諸法,心體豁然。心相明圓,涵天平地,大光明藏,大解脫緣。乾坤在手,摶弄無邊,且生且息,自在通玄。此爲頓澈,妙難言宣。
其次收心,歛息藏密。刻不遑息,惺惺具全,十分功苦,一線機關。金水相涵,光透心堅。如取明水,方諸鑑月。無刻少息。如伏雞雛,雖或暫起,耳聽心傳。
此心一見,似哉生魄,幾望之吉,漸得大行。
圓相旣足,乃合爲德,合和陰陽,造化三才,遂得艮象,命斯立焉。
我命旣立,馴致忘言。
以胎以息,一化萬千。億萬歸一,還我大道。
圓成本相,虛中求全。刻劃虛空,空在目前。
眞空由我,大返大還。渾然一氣,歸合先天。
實生先天,天命何言?天地總持,豈止於參?
大海茫茫,海立天掀。大火炎炎,火烈風恬。
乃心本體,於是可參。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宗第三。心乃我心,失亦我失。我求我心,須得眞諦。
夢因善玩之自來,言心無逾。楞嚴七處徵求,可謂窮微至盡。然究未傳眞心妙相,以待參求。
今蒙仙祖,直揭本象。人人皆可認取,實屬無量慈悲。然已括玄功始終,了無遺蘊。在人自領之耳!
須與在壇諸弟子,共參求之,爲望。
浮邱仙祖曰:修玄之士,在識性體。性原先天,廓徹無邊。及分於人,各具其全。根陰根陽,合妙通元。
迨其爲用,遂麗於情。情芽旣萌,情根早種。雖其所發,純駁不同,要知作用,皆由情生。
學子誤會,認情爲性。在尾梢頭,難得本體。
如一海水。吸一缾罌,指此缾水,謂非水源。源豈不存?謂是水源,源究非眞。
如木性仁,仁乃性德,亦性所蘊,非性本根。水火土金,亦復如是。
俗世言道,求性不明,皆因情處,端倪發露。妄指爲性,故至終迷。性體眞元,本難言宣。
自來形狀,謂如止水,又如明鏡。水止不流,流性斯具;鏡瑩不昏,遇塵莫拭。
性體輝光,厯劫常具。溯厥眞形,本莫言喻。
如一輪月,在天心時,四海之水,千潭之深,皆映此月。謂月分形,原止一輪。謂此一輪,萬水俱足。此月彼月,甯有異不?
此性彼性,亦復如是。
可知後來,皆性之用,非性之體。
守此中宮,性將何麗?充此微明,性豈散寄?
元元之始,性根本裕。求之最初,返還眞炁,以炁御神,以神化氣,氣合始靑,神分太素,此中有性,乃得本始。
二七同宮,一六相濟。道家之言,貴養性水,此猶二乘。
我欲超玄,先鍊性火。性火晶明,水自裕如。
火何由鍊?非鼎非爐,只一點機,括厥根蒂。
機何由發?眞子午位,中濟以坤,火歸土氣,土得制伏,火柔水利。
陽火陰火,分厥功候,卻非百日,又非頃刻。
不後不先,不躁不懦。得乎自然,歸於玄玄。
牝中槖籥,相乃闔闢。一生萬億,億合冲漠。
無有終始,更得迴旋。抽添洗伐,一切不言。
直透性始,上淸之仙。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宗第四,言性爲入玄直證上乘之法。
但從古聖賢,以本體難以言喻,各就性之發露處,指其一端言之。遂使學者莫得眞諦。於一端中求全體,體非不具而全象究莫之得見也。
故從來言性功者,於中半截轉灣,多誤由於起梢,便非眞相。
得仙祖無量慈悲,曲爲宣示性中全功。由人達天,由天超玄。一步一節,皆可尋求。不但增覺壇無限道緣,實萬劫莫宣之祕諦也!
諸弟子勉之!
浮邱仙祖曰:
乾坤健順運乎穆淸,絪緼渾合凝結元英。誕賦斯人,是爲命根。
兩儀旣判,二氣分形,或雜而揉,或碎而精,心知血氣,各稟頑靈。是爲命體,聖凡難均。
五行推衍,元會遞行,或原浩劫,或啟後因。是爲命數,一定難名。兼斯三者,命之義精。
立天之樞,奠地之極,備人之德,合撰淸甯,歸有於無,乃曰立命。
關機闔開,呼吸無違,一翕一闢,動靜相隨,是曰順命。
洞徹淵微,妙析玄解,眞空湛寂,妄義不參,是曰知命。
自有之無,由逆得順,化我爲人,並忘我相,亦無人存,顚倒剛柔,變化機神,是曰造命,匪人所能。
此中玄竅,貴得其門。
世間學子,漫言修命,先昧命元,祇知命體,認此質相,以爲眞精。曰守崑頂,崑頂終傾;曰固精廬,精廬未甯;曰守中田;田蕪難耕;此三正法,無一是處。况復其餘,更何足云?
欲識元命,先養元英。
元英本一,三五分呈。三者金體,五者玉精。金玉斯合,化爲水精。水成一六,二七助潤。積爲三三,一九功靈。
九數有合,九九渾淪。歸乎太素,仍此元英。
並忘英液,止留英靈。靈亦可棄,英炁方純。純炁得養,杳冥無形。直通帝載,無臭無聲。方爲至命,完乎斯人。
忘聖愚形,得玄妙眞。
升上淸位,仙界斯分。分級優序,列上眞門,上眞之別,亦在玄英,非空非寂,非顯非微。
妙如寶相,化劫長尊,此爲上乘,語言莫罄。
得其微義,証以一心。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宗第五。
善哉,命之理微,非語言所能形容,荷仙祖玉言,直揭本相。
自來修命之士,皆未嘗聞斯妙義也。宜共寶之!
浮邱仙祖曰:吾道之大,大以妙名。吾道之妙,匪微弗精。微妙難思,元解可尋。試衍妙緒,先識妙因。因與果合,果證因成。
一曰妙覺,無始劫來。各具此妙,皆緣後起。蔽厥神明,發此大覺,求我妙因。世間情欲,自己根塵,一切掃除,得自在心。眷屬蓮花,開謝生成,身心蝶夢,生滅無心。合大千界,皆入覺眞,不觸不住,無我無人。並無法相,亦無覺心。惟此大覺,與妙相乘。須識知覺,二義攸分。
知者知此,所見能眞。覺乃自覺,甘苦益親。如痛須摩,如痒須搔,旁觀不覺,身之者眞。旣得眞覺,乃悟元英。
一曰妙相,身心血氣,四大河山,本來淸淨,並無染著,何至滯礙,弗克通靈?
試以一心,與大千界,極諸上天,合諸微塵,渾爲一氣,任我彌淪,莫有邊際。此圓明相,誰能窺尋?
更以一心,將大千界,極諸上天,合諸微塵,揉碎混濛,細入無間,歸吾度内,無不容納。
更以一心,化大千界,極諸上天,合諸微塵,歸入杳冥,而我自在,大與小合,離卽無形。
仍還此心,超大千界,越諸上天與諸微塵,渾乎穆淸,無有臭聲,而我自在,端倪莫呈。
此廣大相,誰能言名?
一曰妙空,凡諸天界與諸欲界,本來無有,是乃道根,試立亙古。
天地混合,何以淸甯?此混合始,無天地名,祇有道元,運乎無朕。則知道妙,與天等高,與地等厚,水流山峙,嶽瀆同靈。然此高厚,與此英靈,究皆道用,仍非道體。
固知道體,空空呈能,以空求空,空何所憑?以空化空,空性自存。並忌空性,空體方靈。靈亦不見,妙空幽成。得証上眞,尚鍊妙因。一著妙想,便脫全眞。鍊妙之法,歸於妙因。因又何妙?在別聖情,更全聖行,滅度斯人,無人滅度,方得妙因。因妙俱離,厯劫長存。聞斯義妙,先印妙根。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宗第六。
善哉!道妙莫名,眞心象呈,顯微畢露,階級分明。雖列天仙,尙鍊妙因。况乃學子,匪妙何靈?得闡妙蘊,厯劫難聞。金函玉笈,寶此秘文。
浮邱仙祖曰:太初無形,太易無氣,氣尙不有,儀象何名?是知氣母,從無氣生。卽如而今,人各執箑,箑中之風,從何自來?謂風在箑,不搖何風?謂箑無風?搖卽風動。因搖得風,是搖非氣,因箑得搖。是箑非氣,搖箑兩空。風輪常住,人各執箑,風與風殊,彼風此風,甯有異不?
因人而殊,非風本殊。無氣之氣,作如是觀。人得氣生,亦以氣滅。愛水觀火,仁木義金。意土運旋,五賊在身,在身爲賊,在物爲恩。以賊攻賊,賊勝主兵,轉賊爲恩,賊去恩存。運之在我,妙合天行,水一金四,火二木三,合之皆五,生剋循環,物妙環周,物流復元,妙機在握,手定坤乾。
一三擒之,三五合之,由擒得合,虛極靜專。運以神火,坎中金然,西南朋得,東北位全。此謂逆取,妙合天全。我謂煉火,不如煉水。
一切根塵,心水印之。飬水還元,天一初復,七日能來,陽囘子半。煉水無波,水月當圓,洞澈萬有,一泓淵然。水滋木華,木澤土堅,水凝金利,四者遂天。天地有合,妙水中涵。擊水碎月,月月在淵。掬水取月,月月在天,天水一碧,渾合無邊。我不在我,水月情捐。我又有我,水月性全。忘水與月,并我忘焉。忘我忘忘,太虛杳然。嘿焉道存,在太易前。以無爲爲,以無住住,爲住不名,在無極先。此理玄微,妙者能參。
孚佑帝君曰:此篇爲玄宗第七。今蒙仙祖補闡玄宗,字字金玉,言言微至,非覺子再三誠懇,亦不得聞斯旨也。
煉水之訣,自來仙眞未經道破,此是入手要訣。卽極之煉虛,亦不外是箇中妙竅。解人自領之。覺子當又增一段境地。
萬萬劫後,凡得與聞斯義者,祖仙祖爲不祧,自不得不以覺子爲首庸也,一笑頷之。
浮邱仙祖曰:鍊眞之士,貴於鍊神。神所由鍊,炁合神存。神附於形,形頑神靈。
其次委形,最上化形。形之能化,先在形形。形所由成,乾健坤貞,天魂地魄,陰盡陽純。日月在手,造化在心,亭之毒之,由我生成。順乎五氣,歸於元精,飈以火軸,鼓以風輪。潤以木液,曜以金英。中央正位,太乙神行。於是七返,形我全眞。莫留我相,獨肖我神。四海水立,銀海光騰。九天樂奏,玉絃音淸。
神之所注,多與之迎。須守眞我,莫遽相親。渾乎浩乎,有主人存,區舍尚在,何言騰升?雲來足下,雷震崑崙,隨入隨出,又著相眞。不知玄解,功敗垂成。
須識此神,由無而有。翔遊八極,周厯蓬瀛。終非止所,尚滯於形。百千萬億,神因形成。化有而無,淵默無聲。九鼎在我,三一合烝。絪縕元始,胎育上淸。淸而得甯,握於一心。心非肉團,亦非空名。有物無質,善養而存。並忘此心,仍御此神。合虛全道,先天地生,後天地存。九九之數,劫不能侵。初無餘法,太空冥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