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及門語錄06.27.2009元始道長
清 黃元吉
生等邇時打坐習靜升降之法,還未到恰好處。夫!升降雖是粗功,卻亦有法,升之太上,必不免神炁多散,降之太下,又不免昏沈欲睡。若不知升久必降,降極必升,在上不免火起病生,在下不免火逼走泄,其為患有不可勝言者。
如一呼一吸,亦有個升降在內,始而以意降入丹田,繼而以意由尾閭上至泥丸,再由泥丸而降至土釜之中,此一呼一吸之升降;然而三百六十周天,運用河車之法,亦無不准諸此。
始也金沉水府,陷而不起,不得不用武火以逼之,至逼之升,又不可太為用意,其必輕輕舉,微微運;若有意,若無意,即孟子所謂勿忘勿助是也。
到得神炁上升,斯時也,眼空世界,量並乾坤,此即春夏發揚,生育萬物者是也,到此境地,不可再為升提,升提則神炁散漫而無歸,勢不至耗盡而不已。
故道家有降下之法,降即藏也,所謂藏心於淵,合炁於漠,將一切眼耳鼻舌身意,盡入於玄玄一竅之中,此即秋冬退藏歸根覆命者是。
如此藏之久久,或睡或醒不拘,總要知得睡炁不睡心,方能不昏沉放縱。孔子所謂寢不屍者,是世人每解孔子寢不屍,但以為捐足縮首,不似死屍之象,其實非也。世人一睡如死,每喚不醒。
至人睡體不睡神,其炁息不粗,其心神常覺,如無聲響則已,一有聲響,無不昭昭靈靈,此即吾道之睡法。
生等於睡時亦能到此境地否?如未到此,不須別處尋討者個消息,但將爾平日有急事時,一想此時雖睡,此心不能放下,故一觸便覺,如此一悟,自知睡體不睡神之法矣。
總之只是打起精神、提撕喚醒,不令一念稍寬即是,然此不過為爾等未能具得一番驚覺者,設一個法子,其實心造其微,則又不必拘拘於此也。
至藏此心於冥漠之中,虛無之窟,久之自有一陽來複之機。若是無歸宿,則亦安能有陽生之候,即或有之,亦是幻象,非真陽生也。
又云藏之深深,方能達之亹亹,生等此時真陽未充,不必專責乎陽炁之生,必須先從事此靜養,迨至精盈氣盛,而後真陽發生,其勢有不可遏者,否則無秋冬之藏,又安能為春夏之發耶。
要之升降之道,觀諸一年春夏秋冬與天一晝一夜,即悟其微矣。
須知一息有升降,一周天亦有升降,在爾等善學者自己審定其中消息,或當升,或當降,不差毫釐,斯無火熱水寒之患矣。
及到歸藏時候,則有三花聚頂,五炁朝元,和合五行,攢簇四象之景。苟未到其間,則上離下坎,左肝右肺,各不相謀。
生等打坐則外之炁不調,內之炁不靜,上之炁不降,下之炁不升,所謂坎離不交者是,丹田兩邊之炁,又如兩扇交開,一撞而來,又復一撞而去,所謂龍虎不交者是。
生等務將外之炁與內之炁會成一團,上下左右攢做一處,此即是三花聚頂,五炁歸元,斯時離中真精與坎中元炁,中間用一點真息以媒妁之,是即三家合一,渾成一團太和,如此方算煉丹。若一有不齊,即不成。
有如夫婦交媾,將一身四體五官百骸之神炁,無不聚積於丹田,由是而生男育女,胎能無一不具;若一有不到,即有所缺,如缺耳缺鼻獨足獨手者,皆由父母媾精時有一處不聚者也。
生等欲修煉大丹,變出百千萬億化身,其必先聚精會神,將一身元炁盡包羅於玄玄一竅之中,自然不求丹而丹自結矣。
尤要知得:道有一定,法無一定。猶之士農工商,各務一業,皆可以養身保家,不必區區於一定也。
惟天理良心,是吾人生生之本,固有之良,無論何人皆少不得,若不求諸內而責諸外,務要為農者同乎士,為士者同乎商,則又萬難齊矣。
生等既明得者個消息,則視三教聖人設法,各有不同,要皆歸於一道,否則執此為是,斥彼為非,未有不互相排擠,而刺刺不休也。
果能如此見明,即一切旁門小術亦無惡於志也。
但爾等破漏之軀,不得不從事於修命、造命之學,以先固其精神,然後方有大智慧以燭道、大精神以任道、大力量以扶道,以下學上達之基,須自家明明確確,會得其真,方能不受他人之惑。
如今人心日壞,世俗日非,皆由大道不明,以至斯極也。
若欲挽回世道,救正人心,非將大道明明道破,直直說出,萬不能將澆漓之世界,變而成淳厚之風俗焉。
但仙神垂書盡多,究其指出本源、抉破性命之旨者,寥寥無幾,此豈諸仙眾聖之不務本而逐末哉?
良由斯世斯人痼蔽日深,沉溺日久,即語之以下學,猶覺不能親切有味,何況最上上乘之道哉!
惟生等能明教義同源、內外合一之旨,故為師奉命前來,大泄天機,以為天下告焉。
此下手之功,不過了命之學,未可遽語於了性之功,然要知吾道性命雙修,雖曰修命,性在其中矣!若修命無性,則所謂先天一味大藥,又從何而有哉?
吾門弟子盡多,然能明得性源,又能知道命蒂,必從踏實下手,而不落於頑空者,惟生等差足語此。
外此但知修命不解修性,亦有但知修性不解修命,此皆落於一邊,其於中道何有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