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

慈悲濟世


慈悲濟世08.17.2018元始道長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
他小心謹慎啊,好像冬天踩著水過河;他警覺戒備啊,好像防備著旁人的進攻;他恭敬鄭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啊,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啊,好像沒有經過加工的原料;他曠達豁遠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不清的濁水。誰能使渾濁安靜下來,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變動起來,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道的人不會自滿。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守舊如新。
道是玄妙精深、恍惚不定的。一般人對道感到難於捉摸,而得道之士,則與世俗之人明顯不同,他們有獨到的風貌、獨特的人格形態。世俗之人嗜欲深者天機淺,他們極其淺薄,讓人一眼就能夠看穿;得道人士靜密幽沉、難以測識。
老子從沒有在外貌上描繪一個得道有成之人的形象,令後世奇怪的是,老子也沒有說得道的人有多少特異功能,甚至沒有說可以望氣而知,人們只是根據歷史傳說老子過關時紫氣浮關的現象,只說尹喜望氣,就知道有得道高人到了。
老子勉強地為他們做了一番描述,即強為容。他們有良好的人格修養和心理素質,有良好的靜定功夫和內心活動。表面上他們清靜無為,實際上極富創造性,即靜極而動、動極而靜,這是他們的生命活動過程。老子所理想的人格是敦厚樸實、靜定持心,內心世界極為豐富,並且可以在特定的條件下,由靜而轉入動。這種人格上的靜與動同樣符合於道的變化規律。
道不是讓人無情,卻是讓人用情最深,是大慈大悲濟世之情。不逃避社會,不遠離人群,融入普通人當中,大愛行天下,人間處處是深情。那種情感不是癡迷,世俗的,而是真正的慈悲心與愛心的結合。沒有痕跡,只是本性,理所當然的行為。不需要捨棄什麼,只要懷著一顆平等愛人之心,與周圍人們友善,和睦相處,無論對他人還是對我們自己的人生都是有益的。古代多少君王,人心所向,得人心者得天下,用自己的一顆慈悲心去感染更多人。這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行!道家教會我們慈悲,就要用心做到真正的慈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