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10.19.2003元始道長
雷電是遠古時期一種既雄偉壯觀又令人畏懼的神秘現象。閃電可以擊斃人與家畜,燒毀大樹和房舍。閃電和雷鳴常被認為是天帝的震怒,懲罰罪惡。另一方面,雷電還可以打破黑暗、可以提供對遠古人類生存具有重要意義的天然火。如此一來,雷電現象從正反兩個方面都與人的存活緊密相關。
雷神崇拜是一種古老的、具有全球性的文化現象。在中國上古時期,聖人伏羲氏首畫八卦,以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卦象來模仿天地萬物及其運行規律。其中,震卦所代表的就是雷,易經言:震來虩虩、震驚百里;震,動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突出體現了雷電剛猛、迅烈、響亮的屬性。
此外,震卦還代表家中的長子,方位中的東方,與太陽和萬物生長聯繫起來。月令集解中說:「萬物出乎震,震為雷」,俗諺說「一聲春雷萬物醒。」也是將雷電和萬物的生長聯繫起來。正是由於雷電擁有剛猛迅烈、打破黑暗並且激發萬物生長的特性,在道教的信仰文化中,雷祖斬妖伏魔、懲惡揚善、掃蕩黑暗乃至合婚廣嗣的一系列神威異能,才更具廣泛的信仰基礎。
道經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豐富了雷電在道教文化中的內涵:「雷霆者,乃陰陽之樞機,號令萬物之根本。故無有雷霆,則無以宰御三界。是以雷者,類也,是以出萬類而起群品也。是元始生殺之機也。」宇宙之始蓋因陰陽相交一時之爆發,此即也是雷霆之用也,所以無處不有雷霆之顯現。
雷神崇拜是道教雷法實行的信仰基礎。從對雷神崇拜演變的歷史圖景進行考察,我們可以發現,雷神崇拜以及由雷神崇拜本身所透露出的傳統,中國人具有的心理狀態與思維模式,是後來道教構建雷法體系的潛在淵源。崇拜的產生,源於先民對自然界雷電現象的畏懼。然而,在雷神形象的歷史演變中,世人對雷神形象的塑造有典型的人格化傾向。此後,道教沿用了民間社會的這一人格化方式,構想了可供道士召遣役使的龐雜的雷部諸神系統。隨著雷部諸神體系的建立,世人的心理也完成了由畏懼雷神,心生敬畏,並向策役雷神,濟物利人的轉變。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道教神霄派的神系中,位居神霄九宸大帝的第三位,僅次於「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長生大帝」和「東極青華大帝」(即太一救苦天尊)之後。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謂其主治玉霄府,「所統三十六天內院,中司東西華台玄宮官妙閣,四府六院及諸有司,各分曹局,所以總司五雷,天臨三界者也。」後世白玉蟾在注解此經時,對天尊的淵源也做了解釋:「自浮黎元始天尊生九子,玉清真王化生雷聲普化天尊,天尊以歷劫應化,隨時示號,本元始祖劫一炁分真,乃玉清真王九霄主宰,一月四辰,監觀萬天,浮游三界九洲萬國,賞善錄愆,是為普化,至大至貴也。」同時他認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掌三十六雷,有司雷之責:「九天乃統三十六天之總司,正出雷門,所以掌三十六雷之令,受諸司府院之印,卿師使相,列職分司。」進而還有催生萬物,替天行刑的天職:「主天之災福,持物之權衡,掌物掌人,司生司殺,檢押啟閉,管龠生成,上自天皇,下自地帝,非雷霆無以行其令;大而生死,小而榮枯,非雷霆無以主其政。雷霆政令,其所隸焉。」
此後,「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的信仰也在民間得到普遍的認同。在民間社會,民眾往往將傳說中的黃帝稱為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由此可見,道教雷部諸神的觀念,已經得到了民間社會的廣泛認同,雷神已脫離了單一天神的原初狀態,形成了完備的雷部諸神體系,為道教雷法道派行法中的召神遣將奠定了基礎。
從單一的雷神形象到以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為統帥的雷部諸神,其間經歷了一個變化發展的過程。在實現了緣人以知天,宜盡人之性的構想的同時,也跳出了原始的畏懼心理,將雷神作為了道法策役的對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