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赤松子

赤松子03.03.2018元始道長
修行之事,並不是遙遠的成仙成道,而應該是認認真真地做好生活中當下的每一件小事,自然才能得到成仙成道的結果。列仙傳中記載,赤松子又名赤誦子,其名多見於秦漢時期的神仙傳說中。人們認為,赤松子是神農時期的一位雨神,有著隨風雨而上天入地的神通,並且可以縱身跳入火海卻不受絲毫傷害。
赤松子居住在道教神仙聖地崑崙山中的一個石頭宮殿中,他常服用一種被稱作水玉的藥物來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並把此種神仙丹法傳授給了神農氏。據傳,炎帝的小女兒曾經跟著赤松子一起學道,兩人經常在風雨之中出入世間,堪稱一對逍遙神仙。
太平寰宇記中說,赤松子在金華山以火自燒而化,其升天處為赤松澗,故山上有赤松祠以祭祀。
丹台錄稱,赤松子為昆林仙伯,轄牿南嶽山,可化玉為水而服。
水玉為何物?關於赤松子所服水玉為何物,各書中也有不同記載。山海經南山經注中提到,赤松子所服用的水玉或許是一種水精或水晶,搜神記中則認為是一種冰玉散。葛洪所撰神仙傳一書中明確提到,赤松子服用的可能是松臘和茯苓。正是因為服用了這等世外仙物,赤松子才能得道成仙,並且還留下一段觀棋爛柯的美談。
在神仙故事中,赤松子還有一位哥哥,名叫赤鬚子。相傳,弟弟曾在天臺山放羊,途中遇一位道人,在道人點化下,弟弟跟隨其在石室山中修煉了四十年。後來哥哥四處打探到弟弟的去處,兄弟二人又在天臺山相聚。兩人盤坐追憶往事,哥哥問弟弟,當年入山修道時把那群羊趕到了什麼去處。弟弟起身帶哥哥來到山間,揮手指向群山白石,大喊一聲羊起,只見萬頭白羊霎時間占滿了山野。至此哥哥才明白,原來弟弟已經成仙。兄弟倆從此一起在石室山中修道,哥哥取名赤鬚子,弟弟取名赤松子。平時多以松脂和茯苓為食,這大概便是列仙傳中提到的水玉為食。
後來有一日赤松須和赤松子兩人來到山頂下棋,有一個叫王質的樵夫因伐木來到此地,遂放下斧頭坐在旁邊看起了二人對弈。期間王質感覺肚餓,兄弟二人給了他一個棗核樣的東西讓他含在嘴裡。王質含下後,頓覺神清氣爽,腸腹之中也充實許多。一盤棋畢,王質起身欲走,轉身卻發現斧頭柄早已經爛盡。回到家中,只見人世間已然物是人非,不知過去了幾個世代。可見王質是在無意中遇見仙人了。此後人們將石室山又稱爛柯山。
神仙傳中記載的觀棋爛柯的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叫皇初平的牧羊人,其十五歲時外出放羊,被神仙帶至金華山石室中修煉。後與兄相聚,共服松脂、茯苓,年至五百歲仍有童子色,行走於太陽下卻看不到身影。後來兄弟還鄉,見親族早已經亡盡,遂又歸隱而去。皇初平最初改名赤松子,後又改為魯班(不知與春秋公輸班有何異同)雲谷雜記中寫道,現今金華山赤松觀便是其升仙得道之地。
道教神仙都有自己的仙號,並且喜歡用某某子來代指,如清虛子、南華子等等,古人也多用來表示對人的尊稱,如老子、莊子、韓非子。然而並不能因此就叫做非子哥哥。
道書中記載,赤松子號左聖,道教中尊稱其為左聖南極南嶽真人左仙太虛真人太平廣記中曾記載說,墨子在八十二歲高齡的時候,認為自己年事已高,而又看透了世間榮華並非長久之事,於是發心願意跟隨赤松子周遊而去。史記留侯世家中也以張良的口吻說出了相類似的話,張良對漢高祖說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赤松子不僅是一位上古時期的神仙,更是上承炎黃、下啟堯舜的一位王者師。韓詩外傳記載,赤松子曾為帝嚳之師。在道教經典中,記載了數次黃帝和赤松子之間的問答,並由後人謄抄為文字流傳於世。其中最為眾人所知的,當屬赤松子中誡經
赤松子中誡經,可謂道教勸善書的最早藍本。經文中提到:「自古英賢設教,留在仙經,皆勸人為善,知其諸惡,始乃萬古傳芳,子孫有福。」這一句話就奠定了本篇經典的基調。和其他勸善書不同的是,赤松子中誡經不但提出了人們,只有積德行善才能萬古流芳的觀點,更詳細記錄了為善和作惡分別會導致的不同結果,如從為一善的神意安定到為一千善出群仙,從為一惡意不安定為一千惡世世子孫異形變化,為禽獸不具之狀,經由對為善、為惡數量的不同,非常明確直觀地為人們樹立了為人處事的行為準則。
在這篇經文中,善惡已經不是高高在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變成了,每一個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隨時都可以做到的小事。這也正契合了道教修行的目標。修行之事,並不是遙遠的成仙成道,而應該是認認真真地做好生活中當下的每一件小事,自然才能得到成仙成道的結果。當年赤松子如是對黃帝講說的,他們的修道行為也已成為我們後學者的世代楷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