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03.17.2004元始道長
山海經是古代口傳文學的成文紀錄,保留中國古神話最多的一部書,影響後世文學非常巨大。
山海經是一部奇書,地位相當於玄學裡的易經,醫書裡的黃帝內經,能看懂的人不多,但並不影響大家對它們的崇拜。這種感覺有點像逛知乎,很多回答都看不懂,可我們依然覺得寫這回答的人絕妙出了天際。
山海經全書特別短,一共三萬四千多字,卻涵蓋古代神話、地理、物產、巫術、宗教、古史、醫藥、民俗、民族等領域。全書記載了百多個邦國,五百五十座山,三百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諸多訊息。
僅在文學方面,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幾乎都受山海經影響。近幾年流行、熱播的各種電視劇、電影,熱度非常高以東方歷史做背景的網路小說,只要與玄幻、神話沾邊,在行文間都可以找出山海經的痕跡。
可以說,文學之於神話的關係,就像山海經神話中所見的盤古與日月江海的關係。傳說中,盤古死後,頭化為四嶽,眼睛化為日月,脂膏化為江海,毛髮化為草木。在傳說中,盤古死了,而他的身體髮膚化為世間萬物,日月江海、草木蟲魚…都有盤古的影子。
中國神話發展到今天,絕大部分都散失了,或者融入文學變為其他形式,遺留下來的殘篇根本沒法像古希臘、印度、歐洲神話一樣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中國文化發源於黃河流域,大自然對我們不夠優厚,所以自打文化發源開始,我們就是一個務實的民族,把絕大多數精力都放在農耕上面,沒有精力把那些傳說神話收集整理成鴻篇大作。
2、中國歷代都以儒家為尊,儒家也是一個實幹門派,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整那些虛的,因而神話在尊儒的統治階級管理下又進一步佚失。
3、秦始皇為了實現思想統治的目的,下令焚書坑儒,很多先秦以前的書籍,都在這次事件中被焚毀,造成神話傳說以及很多有價值的書和思想進一步流失。
4、神鬼不分,歷史傳說裡,神、鬼雖然看起來區別很大,實際仔細一考究,就會發現中國神話裡,其實是神人鬼不分的,人和鬼透過修煉可以轉換為神,三者之間可以轉換。再比如城隍屬於鬼一類分支,卻和神級人物一樣,收到人們的供奉。新的神不斷從人鬼中轉換出來,頂替掉舊的信仰,而新的傳說有因為太新,無法發出璀璨的光芒,很快就消失了。就這樣舊的傳說沒有保存下來,新的傳說又沒能放出光彩,造成神話進一步佚失。
5、神話傳說歷史化,這也是特別重要的一點。神話最開始衍生,是從普通勞動人民生活艱苦,渴望神一樣的人來拯救他們於水深火熱。然而發展到了後期,統治階級為了壓迫和統治勞動人民,他們進行了非常無恥的精神壓迫,把一個個天神占為己有,成為自己的祖宗。
而儒家這些實幹派,進一步把這些祖宗都寫進歷史,把神話人物成人化。比如一開始傳說裡皇帝是有四張臉的,卻被孔子曲解為皇帝派了四個人去鎮守四方;再比如夔,在山海經裡他是一隻只有一條腿的怪獸,到了書‧堯典裡卻變成了舜的樂官。夔一足,這個梗也被孔子曲解為夔這樣的人,只要一個就夠了!
正因為這樣,造成後來很多神話傳說,到後來只能走曲線救國的路線,融入其他題材以求生存。而與之結合的最好,最成功的就是文學了。
神話融入文學後,雖然消失了它本身的神話意義,卻在文學藝術性的衝擊力下大放異彩。
如先秦文學兩大代表:詩經與楚辭,都有古神話的痕跡,尤其是楚辭,保存了大量的古神話。老子、莊子、淮南子的道家思想,也大量吸取古代神話而加以哲理化。
左傳、史記、尚書,則是吸取神話而加以歷史化。例:誇父的神話故事見載於山海經,而淮南子與列子書中也都有記載,皆據山海經而寫就的。其後的神異經裡那位在東南大荒的巨人朴父,由誇父、博父、朴父的音義來看,此朴父疑亦誇父演化而成的巨人。
又據茅盾中國神話研究所說:列子‧湯問篇愚公移山的故事,是由夸父追日神話演變而成,據「帝命氏二子負山」來看,誇娥極有可能是誇父演化來的。中山經姑媱之山的瑤草,是未出嫁而早死的帝女精魂化成的,演化為莊子裡藐姑射山的綽約神女寓言。其後再化為宋玉高唐賦的巫山神女朝雲。再化而為杜光庭仙錄書中的西王母第二十三女瑤姬,再化而為曹雪芹紅樓夢裡的絳珠仙草林黛玉。
山海經中北海海神變為風神的禺強,即是莊子寓言的鯤鵬之變的根源。莊子‧應帝篇「倏忽為渾沌鑿七竅」則是來自北山經渾沌無面目的天山神靈。莊周夢蝴蝶的寓言,則是山海經變化神話的靈感。屈原天問、招魂、九歌、離騷與山海經的神話故事多所雷同。
陶淵明的讀山海經詩是句句源自於山海經。浪漫詩人李白具遊仙思想的名篇:夢遊天姥吟留別、蜀道難、梁甫吟、北風行,甚至清平調…皆源於山海經神話。
李賀詩對山海經神話亦多所運用。李商隱更是大量運用山海經神話象徵、隱喻的個中翹楚。
魏晉以來的小說:王寶的搜神記所志之怪,幾乎是山海經神話的脫胎。唐傳奇如柳毅傳脫胎於山海經陵魚(人魚)的演化。宋名詩人蘇東坡潮州韓文公廟碑中的祀歌:「騎龍白雲鄉、織錦裳的天孫、謳吟下招的巫陽」,都是直接源於海內西經的。
元劇竇娥冤、明小說封神演義、清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都能在其中找到山海經的痕跡。
明清四大小說之一的西遊記,孫悟空、豬八戒…等人、神、獸雜揉的形性可以看出是由山海經所記載的一些人物變化而來。李汝珍鏡花緣的奇聞異事、四十一個神話國…則是海內外經遠人異國的改寫。例:女兒國、毛臉國分別是山海經的女子國、毛民國…
近代戲劇:牛郎織女、白蛇傳、嫦娥奔月…無不脫胎於山海經。
古詩詞、小說、戲曲…取材於山海經神話題材者比比皆是,數不勝數。
現代文學取材於山海經的就更多了,也有很多以山海經神話入詩的近現代學者世人,如楊牧、余光中、郭沫若、覃子豪、吳瀛濤等,往往在將隱喻寫入詩中,神話通常為其解說主題服務。
總之,中華文明五千年歷史,山海經創造了、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歷朝歷代的文人學者,受其影響者比比皆是。
山海經之於西歐神話,雖無完整體系,卻更容易讓人產生無數想像空間,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塊魅力的寶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