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日 星期三

正道金丹功一

正道金丹功08.12.2012元始道長

金丹,又名內丹。金丹功是歷代傳下來的一種養生修道方法。言其金者,喻其堅固不變、永世長存之特性。中和集說:「金者堅也,丹者固也,儒家喻之太極,初非別物,只是本來一靈而己。本來真性永劫不壞,似丹之圓,愈煉愈明。」故稱金丹,為道家名是也。道家對金丹大道的闡述與修證有其獨具的特點,這裡簡要歸納為三元九品。

簡述如下三元丹法是指天元、地元、人元。何謂天元?就如用凸透鏡聚光,借助諸聚能靈性法器,攝集天地日月之精華,按一定的法度,運用意念護持煉成,所成之丹名為神丹玄膚論說:「神丹者,上水下火,煉於神室之中,無質生質,九轉足而成白雪,三年加煉而化為神符,得而餌之,飄然輕舉。」天元丹法和藏密中的大圓滿最高法門有十分相近之處。地元丹法多指五石提煉而成的外丹,所成之丹名為靈丹,是一些可以治病的化學藥品如硫磺。地元丹法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指陰陽雙修之術,因修煉時女身為鼎爐,女為坤,坤為地,所以稱為地元丹法人元丹法是丹道最常見的一種,是指用元精、元氣、元神凝聚而成的物質,所成之丹名為玄珠,且有玉液還丹金液還丹之分。

九品是指上乘根器者分三品,中乘根器者分三品,下乘根器者分三品。在修煉方法上,每乘均有一套煉精、煉氣、煉神三品之分。

下乘三品是以丹田為鼎爐,心腎為水火,精血髓氣液為藥材,閉咽搐提為火候,存想升降為運用,一年融結,九年成功。其法既論卦爻,又說斤兩,法則繁難,故以文字傳之,修之可得留形住世,成地仙之果,適宜於下士學煉之。

中乘三品,以神氣為鉛汞,子午為水火,五脈為藥材,鼎爐年月日時為火候,抱元守一為運用,百日混合,三年成象,雖有卦爻,卻無斤兩,須以口傳,煉成可入水不溺、入火不焚、出有入無。

而最上一乘是指上士乘光的頓悟法門,與孟子「養吾浩然正氣」十分相近。所謂人之平常心即道。此正謂金丹詩曰:「本來真性喚金丹」,同是一理。

在金丹修持的過程中,由於著手的方法各異,又分出北派的玉液小還丹和南宗的金液大還丹。就小還丹而言,大丹直指等書說,內丹築基階段,煉化真炁,使腎氣傳肝氣,肝氣傳心氣,心氣傳脾氣,脾氣傳肺氣,肺氣傳腎氣在五臟間循環,稱為小還丹。舌攪上齶而咽津用以煉形,稱玉液還丹。丹書中一般則把築基階段煉己功夫稱玉液還丹,把煉精化炁完成後所得大藥稱金液還丹

總的而言,偏重於修身煉氣,用搐外腎、勒陽關、按摩、咽津導引等手段,均屬有為法的下乘丹法;而一開始就心氣並重以氣煉神者謂中乘之法無為為本,真心為用的稱上乘頓法。

從以上諸多修煉法則來看,古人對養生修煉之術均有很深的認識和造詣,但立論持法,多執自見,偏向一面,屬半邊功夫。有重於神的修養,有注重氣的運用,有的則偏重於精液的培補,而理高手低,不能圓滿,且再看其修煉次第,更知其虛立其論之所在。

在內煉中,一個眾所周知的次第常是不變的: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而在這四個層次中又包含攢簇五行、和合四象、三家相見、五氣朝元、三華聚頂、培神育胎等階段。這裡首當其衝的就是從哪裡下手入門的問題。由於門派傳承不同,下手處自然不同。先性後命者,多從慮神守靜入手,意守的竅道多注於上丹田和山根;先命後性者,多從下丹田入手。更有輕性重命和輕命重性者,差異更大,而後來學者漸融通諸漢,因人而施。破體者多教以下丹田填精補虛,未破體者以上丹田守神為務,直入虛無明心之境地。此均屬築基功夫的內容。

就築基功而言,大略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行為、道德方面的修養。棄除不正的行為、習氣嗜好,按事實上的道德規範約束自己的言行,並積極奉行利人濟世的善事,這就是積德行善,立仙基,此為煉己之大要。

悟真篇曰:「若非積行修陽德,動有群魔作障緣。」傳統功法中的悔過遷善法也屬心行的範疇。是心意方面的鍛煉。有收心、止念、存心、內視、守竅、安神等內容,是鍛煉自己意念、心理活動的自控能力,降伏心猿意馬,達到能長時間注於一境。是補虧,主要是補益精氣。若有疾病,先須治病,透過鍛煉把各種疾病治好。若身體虛弱,精氣不足,還應注意食補,增加營養,並可服用滋補藥物,進行藥補。靈寶畢法說:「十年之損。一年用功補之,名曰采藥還丹。」築基所需的時間,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男性從十六歲算起,每十大歲,築基時間大約就要多用一年。精炁補足,築基完成的標誌,一般是回復到十六歲未,漏精以前童體的生理特徵。男不漏精,女斷月經。補虧者,也有主張只抓補神者。如全真集說:「補益形者不若補益精,補精者不若益炁,益炁者不若補益神,補益神,則形炁,永安。」但當今流行功法多以守下丹田做補精益炁之功。

縱觀古人修煉養生之法,多從成仙做祖上做功夫,許多理論多從人生有限的認識中總結出來,並誇大其說。推測之語,且死搬硬套。就命功入手處來說,多是意守下丹田來補益精氣。從生理學的角度看,下手便是錯。要知道,下丹田是男子的精竅、女子的血室,如果長時間意守,氣血越集越多,集到一定的程度,造成氣血雙結,女子會造成帶多、血崩等嚴重後果,男子則會造成滑精、鬼交等煩惱。因精生於心,發於精,心地一亂,被情色所迷,一動念則泄,而一發不可收拾,古人稱之謂傾丹倒爐。總之,常守下丹田者會造成十煉九偏的嚴重後果。

那麼築基下手之功要不要意守丹田呢?回答是肯定的。但這個丹田是張三豐真人所說的「人身處處不丹田。」想意守哪裡,那裡就是丹田。守足心,足心就是丹田,守手,手就是丹田。但這不是實質,僅是表面,要以真氣從哪裡啟動,那裡才是真正的丹田。此也是自己的功能點和下手處,守下去就會達到丹田結丹地步。築基在此,煉己在此,入門也在此。為什麼要這樣說?下手功夫有兩個內容,一是築基,二是煉己。築基是補益精氣,補益至丹田產藥動象便可言其入門。煉津有津的丹田動象(此指丹田成象),煉精有精的丹田動象,煉氣有氣的丹田動象,煉神有神的丹田動象。下手築基的丹田動象,是在真氣啟動後所自行形成的深腹式呼吸。此功境中可明察知全身的經脈和穴道的準確部位,有「人在氣中,氣在人中」的真實感受。這也是量變的初級,亦可說是功夫上身,或稱為練功上路。在丹田動象的特殊功境中,晶津如清泉般從上齶湧出來,清涼爽口,甘美無比,馨香四溢,飲咽時有如牛飲水之勢。此煉津之丹田動象。津能成精,精滿自能化氣。指天然神火。神火者,火候之法度也,此是精的丹田動象。精化氣時便會生出氣的丹田動象來,那麼氣的丹田動象又是什麼呢?無非就是真實的玄竅,是生死之竅之真實之相。神的丹田動象自是得止起觀。需說明一點,丹田動象,步步可證,非妄言能斷者。而煉己則是調理心性、意識,正謂於火,又名煉火,代表心意,這也是功夫中的千古之秘。歌云:「聖人傳藥不傳火,火候向來少人知。」候是指用火的法度。火大了會傷真陰,造成陰虛火旺、口乾舌燥,甚至口舌生瘡等;火小了則痰濕不化、脾胃受困、水穀不化,後天運化無力則致氣血雙虛。丹田火不夠,腎陽不足,所以怕冷,膀胱的氣化功能大大降低,這就是內火不足。下腹精滿而不能起火,也就形成陰盛陽衰,精神萎糜不振。由此可見火候實為修煉之大要。但是不是真不能傳?凡是能證悟出來的都能傳,只是不能立文字。必須有師傅言傳身教,也即口傳心授,扶功而成。因為一立文字就錯,錯不在立文字的人,而是錯在後學者的猜疑,所以才說不可說

悟真篇說:「要知口訣通玄處,須共真仙仔細論。」不信,就一起來探討一番古人的火候論,一印正覺。古人認為內丹田修煉的每一步,都有其火候之要。如劉一明修真後辯說:「有內火候,有外火候,有采藥之火候,有合丹田之火候,有結丹田之火候,有脫丹之火候,有修性之火候,有修命之火候,有文烹火候,有武煉火候,」在煉精化炁階段,火候之要有活子時、文武、沐浴、六候等。武火,指用意較重,配合「舐、吸、撮、閉」四訣,采藥及昏沉時用之;文火內就是專氣致柔,含光默默,溫溫不絕,綿綿若存。如按照古人的火候論行功,怕是永遠也修煉不成。火候論是故弄玄虛之論,這也是立文字的壞處。凡是跟師傅最後得火者,無非就是一句話。不傳的原因就是因為太簡單。就像一張紙,一捅就破。若功候不到,師點化了,也難明白個中。

走進千百種丹經中就會發現,有一千個祖師,就會有一千種丹法,而一千種丹法中,其實只說三個字:精、氣、神。如上乘天元元法無非是說采宇宙天地日月之靈氣,無非是遠用的手段特殊罷了。而中乘偏重於氣的修煉、陰陽的搭配、男女雙修等。下乘形氣並重,注重於煉己築基。古人有言:「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煉已築基之功,是我們認識性命、正悟本源的根本大法,但隨著時代的不同,對世界的認識(包括感性的和理性的)也不盡相同,修煉的方法也就不能墨守陳規,讓古人牽著鼻子走。昔年,為求得與時代相契之正道大法,踏遍千山萬水,尋大德明師,幾經艱辛,幾番磨難,方知「此個道,玄中妙,說破口,人人笑。」正如偈曰:「古今丹道迷不悟,愚執無成引眾盲,如識玉池真種子,入得丹田萬古青,奉上正道金丹功,百日修煉金丹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