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6日 星期日

釋教在印度滅亡的原因

釋教在印度滅亡的原因作者:徐蘭04.14.2017
摘要:世界四大宗教之一的釋教發源於印度,釋教曾對印度的生活和文化有過深遠而正面的影響,但卻沒有在這個國家發揚光大。其中有一系列內外因素的制約,而最重要的是其內部原因,印度特殊的社會文化及這種情況下釋教自身的原因。
釋教是世界性的宗教,歷史悠久,影響深遠範圍廣,在人類的精神活動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釋教從誕生之日起,經過無數的思想家、宗教家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知識體系。釋教的產生,對古代印度本土固有的主流文化婆羅門教給予了沉重的打擊,迫使其退出主流文化的地位,釋教一度成為印度的主流文化。釋教的對外傳播,對所到之處的文化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在西元12世紀,釋教卻在印度消失了。現在印度釋教的蹤跡大多都只保留在藝術和雕刻中間。釋教產生於印度,但印度在輸出釋教之後,自己卻不再信仰,這是為什麼呢?
釋教的誕生、成長與興衰,都不是偶然、孤立的,也不是統治階級某些人的個人好惡。它是當時社會環境條件,也是宗教內部多種原因相互作用所造成的。釋教在印度的衰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最後消亡的時間大致是西元1000年前後。到了11世紀穆斯林統治者的入侵給了釋教致命的打擊,釋教在印度基本上絕跡了。
對釋教在印度的衰落,北京大學林承節教授在他的著作印度史中作了闡述。他從釋教本身以及印度向封建社會轉變這兩個層面,對這一問題分四點進行了闡述。
一、從釋教本身說,寺院已成為大封建主,僧侶腐化墮落,擁有土地財寶無數,戒律鬆懈,寺廟要求超出了民眾的承受能力,所以被印度人民拋棄。在大乘釋教流行之後,他們開始向寺廟捐贈財物來換取功德。僧人不用每天出門化緣了。曾經刻苦修行的僧人開始貪圖安逸,從各方面向社會習俗妥協。使釋教的聲譽受到很大影響,民眾對寺院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二、釋教獲得民眾支持,主要在於具有較為平等的社會觀,沒有繁雜的祭祀儀式。釋教的平等意識曾經對低種姓者產生過巨大的吸引力。商人和低種姓者通過信仰釋教來逃避婆羅門的壓迫。而印度教興起之後革除了婆羅門教繁瑣的祭祀儀式,虔誠派、性力派等呼籲種姓平等、男女平等的宣傳又博得了民心,釋教的優勢便被剝奪。
三、大乘釋教的出現,使釋教在許多方面向印度教靠攏,失去了自己的特色。由於要與外道爭奪高下,大乘釋教中又分化出了密教。釋教的密教化使釋教的鮮明特色逐漸消失,當初釋教吸收印度教特徵的目的是為了鼓勵印度教徒信仰釋教,後來在人們的心目中它與印度教的界限越來越模糊,印度教徒也就對釋教失去了興趣,最後從整體上被印度教吸納了。
四、釋教由印度教取代從更深層面上說,與印度封建生產關係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在印度,釋教的興盛與王朝的兩位著名統治者阿育王、迦膩色伽王的大力推行有關,這導致了釋教嚴重依賴帝王的庇護。由於笈多王朝崇尚印度教,使釋教地位一落千丈。封建關係的形成相應地要求突出王權,印度教的主神崇拜是人間王權在神學思想上的反映,有利於主權的突出。因此釋教被印度封建統治者所拋棄。從笈多王朝開始,釋教開始由鼎盛走向衰落,而印度教開始復興。印度教在復興的過程中拋棄了一些老的僵化的內容,還吸收了釋教的一些特徵,一部分釋教寺院也改稱印度教廟宇。
另外一部比較全面系統地闡述釋教在印度衰落的原因的著作是印度與中國兩大文明的交往與激蕩。在這本書中也歸納了四個觀點。
一、印度教的主要傳播者。婆羅門階級有自己的經濟收入,不會成為社會的負擔,而釋教的僧侶是沒有經濟收入的,印度沒有統治階級的支持很難供養起這一階層,所以印度人選擇了印度教而拋棄了佛教。
二、印度教有鮮明的地區文化特色,也就是說印度各地的印度教文化都與當地的傳統形成有機結合,而釋教的宗教文化擺脫本地因素而發展成一種國際宗教文化,使釋教很難在本地文化因素突出的印度維持主導地位。
三、釋教作為一種反對婆羅門統治的社會改革運動,並不是一種徹底有效的社會改革運動。一方面,它沒有發動種姓制度中的下層去反抗上層權威。另一方面,它也不能創造一種新的社會結構去取代種姓制度。釋教把修習中心放在自身的修養上,對生命終極的理想的追求上。不關心社會現實,不重視自己的處境,對正常社會生活統治秩序沒有什麼直接的影響。
四、大乘釋教興起之後,一方面變成與印度教平行發展的多神偶像崇拜,另一方面趨向宇宙化而脫離印度本土社會實際。印度大乘高僧形成一種到外國(特別是中國)傳教的風氣,變成印度歷史上的精英外流,釋教自然在印度衰落了。
早期釋教的一個特點是「一再結集,一再分裂,最後是分頭多極發展,形成這一特點的原因,主要是在釋教內部,一種專門宣講厭生遁世而又言行一致的學說,對社會生活不可能發生重大影響,更不可能作為一個集團長期存在。釋教對人生的基本判斷,也邏輯地要求對許多新的理論問題和宗教問題,不斷作出新的解釋,以滿足社會多層次的需要。」這是古印度的歷史發展特點所要求的,古印度的歷史發展極不平衡,各地不僅政治、經濟上的差異大,而且在民族風俗、宗教文化上也有很大不同。固有的種姓等級制度和變化著的階級關係,更加深化了社會結構的複雜性。正因為如此,只要是流向新的民族和地區的釋教,就會帶上該民族、該地區的新的色彩,釋教傳播的越廣泛,他的內容也就越豐富。經過漫長的歷史階段,到西元1世紀,終於形成了所謂的大乘與小乘兩大釋教體系。反映了釋教內部為適應社會不同階層和地區特點的不同需要,從各種外道中吸取營養,促使各自競相發展的繁榮景象。這一發展,呈現出兩種明顯的趨勢,一是以大眾系為主,向內容日益龐雜的大乘釋教轉化;二是以上座部為主,形成較多地保持早期釋教特色的所謂小乘釋教。最終在印度次大陸與複雜的印度相適應的大乘釋教日益盛行,而這也意味著釋教在印度也將終結。因為大乘釋教完全離開了原始釋教的基本特徵,大乘釋教認為人的渴望是有神性的力量,以及它們賜予的恩惠支撐的,而宗教修煉對世間的生命有相干性,因而適用於俗人,開始強調釋氏是一位救世主,開始強調儀式、祈禱等等。
外部勢力的入侵也是釋教消失的一個原因。從西元10世紀開始,伊斯蘭教徒入侵。他們憎恨偶像崇拜,所到之處,必將原有的釋寺焚毀,焚燒經籍法器,搶奪財物,僧侶倖存的紛紛逃亡。到了十一世紀末和十二世紀初,伊斯蘭教在印度成立了王朝,大量的釋教徒被殺害,釋教遭受毀滅性打擊。在釋教寺廟被毀壞後,釋教徒失去了立足之地。
綜上所述,印度人之所以選擇婆羅門教而非釋教,有如下原因:
一、婆羅門教是印度人自古就有的正統宗教,釋教興起之前,它已在印度大地上流行了數百年,早已根深蒂固,釋教在於婆羅門教的競爭中很難撼動其正統地位。
二、釋教興起之初就借用了婆羅門教的許多思想,除了不殺生、非暴力和眾生平等之外,自身並沒有提出多少新的內容:後來在發展過程中為了爭奪信眾而形成的大乘釋教,與婆羅門教漸趨雷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最終被婆羅門教融合了。
三、釋教是作為批判婆羅門教的異端出現的,可是婆羅門教極善兼收並蓄,極其靈活寬容,它接受挑戰,吸收了不殺生、非暴力的觀點,放棄了繁瑣的宗教儀式。缺點一改,面目全新,自然受到人民的喜愛。而種姓制度在印度固若磐石,也不是釋教所能推翻的,就是後來的伊斯蘭教、基督教也不能取代它的位置。
究其根源,釋教取代不了印度的傳統的根底——種姓制度和印度教的結合是傳統印度的特徵——釋教試圖用人向善的意念來指導人生、指導生活,總是讓人覺得會變得消極。種姓制度對經常處於動亂和紛爭中的印度人民,給了人的身份的認同和歸屬感,何況印度教和婆羅門教相比,它既提出了種姓差別的維護方法,也設計了使這種差別免遭破壞的防禦和修復機制。釋教最終淹沒在了印度教的洪流之中。
釋教在印度衰落有多種原因:
首先,與釋教自身的發展有關。釋教發展到密教階段以後,實際上已經放棄了在哲理方面的探索,提不出多少有生命力的思想。密教是自己逐步演化成一種單純致力於宗教實踐、偶像崇拜的流派,要想保持長久的影響是很困難的。釋教背離了初衷,也就失去了基礎。
其次,釋教在印度的衰落與印度教的同化有關。釋教在印度雖然是較有影響的一個宗教流派,但卻不是正統或者佔據主導地位的流派。印度教的宗教與哲學理論日臻完善。印度教的宗教實踐在印度社會中一直都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而密教雖然在總體上屬於釋教系統,但它的許多宗教實踐,是大乘釋教和印度教以及印度民間信仰妥協或融合的產物。隨著釋教體系中宗教實踐成分的加大和對原有理論的淡漠,它就逐漸同化於印度教,其獨立存在的地位自然也就漸漸喪失了。

最後,釋教在印度的衰落與伊斯蘭教的入侵有關。伊斯蘭教的軍隊入侵後,對釋教寺院進行了大規模的毀壞和掠奪。釋教徒大量被殺或者被迫改變信仰。釋教賴以存在的人員和物質基礎被破壞。這是導致釋教在印度本土衰落的一個較直接的原因。印度的晚期大乘釋學的中心超行寺被伊斯蘭教在印度的統治者所焚毀,超行寺的毀滅,也象徵著印度釋教的毀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