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入藥鏡

入藥鏡10.24.2001元始道長
入藥鏡(原文)
先天氣,後天氣;得之者,常似醉。
日有合,月有合;窮戊己,定庚甲。
上鵲橋,下鵲橋;天應星,地應潮。
起巽風,運坤火;入黃房,成至寶。
水怕幹,火怕寒;差毫髮,不成丹。
鉛龍升,汞虎降;驅二物,勿縱放。
產在坤,種在乾;但至誠,法自然。
盜天地,奪造化;攢五行,會八卦。
水真水,火真火;水火交,永不老。
水能流,火能焰;在身中,自可驗。
是性命,非神氣;水鄉鉛,只一味。
歸根竅,覆命關;貫尾閭,通泥丸。
真橐龠,真鼎爐;無中有,有中無。
托黃婆,媒姹女;輕輕運,默默舉。
一日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
飲刀圭,窺天巧;辨朔望,知昏曉。
識浮沉,明主客;要聚會,莫間隔。
采藥時,調火功;受氣吉,防成凶。
火候足,莫傷丹;天地靈,造化慳。
初結胎,看本命;終脫胎,看四正。
密密行,句句應。
崔希範的入藥鏡,是一篇流傳甚廣的內丹修真名篇,後世又尊稱為崔公入藥鏡。有說崔希範是西漢人,有說其是唐朝人,還有說他是五代人。他究竟是那朝那代的人氏,我們可以從這篇入藥鏡的修真文化語言特徵,去獲得一個合理的解釋。
這篇入藥鏡,應該是早期的中國道教修真文化的三字經歌訣典範,流傳之廣,不亞於張伯端的悟真篇
崔希範僅憑這篇膾炙人口的入藥鏡,深入淺出的歸納了中國金丹大道的修真的整個過程,是正統的金丹大道思想,傳遞了東方神秘文化的精要,從而奠定了他的入藥鏡在中國丹道修真領域的不朽地位。
入藥鏡對道教金丹大道修真文化的影響,更由於它的平鋪直敘的行文特色,以一種苦口婆心的救世渡人之心,將淺顯的金丹大道原理傳承後代,對我們判別後世那些故弄玄虛的丹道偽書,可憑藉這篇入藥鏡勾畫出的一個完整的丹道修真輪廓來辨別真偽。說他是道教修真學的正典和經典,也當之無愧。
入藥鏡的文字結構來看,它不符合西漢的四字賦的主要文化特徵,就其對金丹大道的敘述所用的隱語來看,也不符合西漢丹書的隱語術語特徵,倒是比較接近盛唐時期的呂洞賓的丹書術語特徵,很有點唐詩的味道。因此,絕大多數人認為崔希範為唐朝人,比較準確。
相傳呂洞賓早年慕道,一直是跟我們現代的很多喜歡金丹大道的人們一樣,呂洞賓的內心,一直充滿了疑惑,和對世法小術的困擾。一直是東參西拜,也不得究竟的旁門左道的侵蝕人性。據說後來,呂洞賓是看到這篇入藥鏡,才徹悟金丹大道的修真原理的,還特意寫了這樣一首讀後感的詩:「因看崔公入藥鏡,令人心地轉分明。陽龍言向離宮出,陰虎還於坎位生。二物會時為道本,五方行盡得丹名。修真道士如知此,定跨赤龍歸玉清。」
這個故事成為道家金丹大道的一則公案,從呂洞賓的這首丹詩,可以看出是一首頗有見地的丹詩,她應該是呂洞賓的作品,這也間接說明,崔希範是應該早於呂洞賓時代的。
呂洞賓的這首七律告訴我們,以前他參悟金丹大道,一直囿於後天的識神的修煉法門中去了。他直到後來,看到了這首入藥鏡,才讓他心地轉分明的,這個故事對現代養生和修真很有指導意義。
這首詩,是一首表達呂洞賓學習修真的歷程的詩,是呂洞賓修真過程的一種曲折經歷的寫照,折射出我國道教養生與修真文化,一直是受隱秘和迷茫的學術的左右,一直是一種旁門左道佔據主導地位的道教養生術的社會現象。
他在這首詩中,也隱含的把金丹大道的精髓,用隱語做了敘述,這樣的曲折經歷,也符合我們現代很多喜愛道教修真的學者,為探索丹道修真文化,一直是心地不明,皓首窮經,也還是雲裡霧裡的饒君聰慧過顏閔,未遇真師莫強猜(張伯端悟真篇)的窘境,當以呂洞賓這首詩為警醒之句。
呂洞賓說:「因看催公入藥鏡,令人心地轉分明。」這句話很顯然在說,丹道的修真文化,是不在於那些稀奇古怪的秘密口訣的,也不在於在肉體上去摸索什麼,它純粹是一種心地的修為。
這首詩接著說:「陽龍言向離宮出,陰虎還於坎位生。二物會時為道本,五方行盡得丹名。」這首丹詩具有典型的鍾呂派丹道的用語特徵,陰陽、離坎、龍虎、二物都是指的性情,是金丹大道的基本術語,二物會時為道本的意思,也就是金木相並的含義,五方行盡得丹名就是全憑戊己成功的三家相見的意思。
丹書上說:龍從火裡出,虎向水中生。這裡的龍和虎就是後面說的二物。內丹所說的二物是什麼呢?在歷代丹書上有不下數十個不同的名字,內丹家從來不直接說出這些龍虎的真實含義,總是千方百計的用我國傳統文化知識,去用隱語和暗指相關丹道術語來闡釋,千百年來,已經形成了一種固有的內丹術語體系。
所以,歷代丹家都說,只要我們有了真師的指點,明白了那些術語的含義,就可以語一悟百,就可以知得一,萬事畢了。
這裡的陽龍言向離宮出,陰虎還於坎位生,實際是在用易經的離卦和坎卦的符號所象徵的意義,來解釋修真的二物是什麼,丹書把性情代表龍虎。離卦的形狀,是外面是二個陽爻,裡面蘊藏著一個陰爻,這個陰爻代表著,也就是丹書說的性。而坎卦的形狀,是外面是二個陰爻,裡面蘊藏著一個陽爻,這個陽爻代表著虎,也就是丹書說的情。丹書還把這個陰爻和陽爻,分別暗指日月、男女、陰陽、彼我、烏兔等等。
我國傳統道教文化,有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據說日中有金烏,月中有玉兔,根據這兩個典故,金玉和烏兔在丹書裡面,也就用來隱喻上面說的二物了,這種表達方式,在歷代丹書中都比較常見。
內丹的修真的二物,一直是丹書中最為隱秘的內容,要分明指破這些,除了要有真師的指點之外,還要懂得一定的道家文化基礎知識,這個還有我們的傳統道家文化基礎在裡面的。
張三豐說,我們喜愛金丹大道的人,要時常讀真訣、訪真函、參河洛的,只有讀到真訣、真函,再參看河洛所蘊含的道理,才能知曉修真的實意。
張伯端悟真篇說:「先把乾坤為鼎器,次將烏兔藥來烹;即驅二物歸黃道,爭得金丹不解生?」這首律詩對二物的解釋,跟上面呂洞賓的那首詩,表達的意思基本上是相同的。
入藥鏡除了採用平鋪直敘的三字經寫法外,還有一個主要的特徵,就是每十二個字,分作前後兩句話,後一句所表達的意思,基本是對前一句的解釋,跟劉海蟾的至真訣寫法是相同的。
入藥鏡的入字,是進入、獲得的意思。藥字,是指的本心,不是某些人指的,非要在肉體中去尋找某種氣感的執著。鏡是鏡子的意思,寓意為明鏡的一塵不染。
入藥鏡對這個金丹大道的修真過程,都用歌訣的形式在解釋。特別是先天氣和後天氣的含義,現代氣功和現代道教養生,動不動就用暗示、追求,或者假像人體內有一種無形的真氣存在於肉體之中,錯誤的把這個臆測的東西,當做先天氣,錯誤的把口鼻呼吸的空氣,當做後天氣。這個跟中國道家哲學思想所指的先天氣和後天氣是有本質區別的。
當代道家養生,很多人都是錯在這個先天氣和後天氣的認識上,這個本源上的認識錯了,往往就對金丹大道的理解錯漏百出。
簡單的講,先天氣是無極狀態,後天氣是太極狀態,這個是判斷丹書真偽的一把尺規。所以,無論得先天氣,還是得後天氣,都是修真的進階,都是一種境界,而不是在口鼻上面去播弄的腹脹、腹鳴的戕害自身行徑。
日和月代表著天和地,易經說:天地氤氳,萬物化醇。陰陽媾和的孕育,這是在用天人相應的道理,來解釋修真的含義。天理是這樣,那麼,相應的人體這個小天地又該是怎樣呢?所以,入藥鏡接著說:窮戊己,定庚甲。這裡的戊己,是指真意,只有窮戊己,才能定庚甲。庚者,西方金,甲者,東方木。實際預示的是性情,也就是二物,都是丹書的基本術語所指的基本含義。
天上的鵲橋,對應的是星星,地下的鵲橋,對應的是潮水。預示的意思,是河車初動的微茫,這個是純陰之下的一陽來復,就好比天上的星星是明而不亮的。也好比土地的潮像是潮而不濕的。都是在預示修真的得陽生的玄關竅開。
旁門左道,執著己身,在肉身上玩弄精氣的咽津納氣是人行(悟真篇)的做法,把停留在後天意識上的狀態,用舌抵上齶為上鵲橋,把提起肛門的做法為下鵲橋,這種現代氣功的鵲橋說,好像都是源於對入藥鏡丹理的揣測。
入藥鏡的下文,基本都是圍繞二物的理論在解釋修真的,是運用了傳統文化的五行、八卦理論解釋修真,大部分都是講述的內丹從無到有的有作過程,是一種盜天地,奪造化的神明默運之功,並不是在對肉體的感知上面,去追求什麼東西。他涉及的理和丹理比較多,也特別的指出,丹書的水一定要是真水,火一定要是真火。她絕對不是我們現代氣功和養生術,都是迷惑於後天意識的靜坐想想的心中忙了又忙。的工夫,而是一種有無從此自相入,未見如何想得成。(悟真篇)的修真過程。
入藥鏡還說:是性命,非神氣;水鄉鉛,只一味。,這個是在強調修真修的根本是性和命,也就是性情、龍虎,而不是某些道術和氣功說的後天的神和氣。為了大家能夠完全明白這個意思,入藥鏡著重強調說,這個是水中金,只有這個才是修真的本真,唯此一味藥,其它的都不是,故入藥鏡才說水鄉鉛,只一味
還要說明的是,現代很多氣功書,動不動就把入藥鏡裡面的一日內,十二時;意所到,皆可為。這句話,用來解釋氣功的意守。以為練習氣功,一天24小時,都可以去意守腹部所謂的丹田。這樣的做法,導致某些人深陷後天意識的我執,甚至偏執的誤差,把一顆本來活潑潑的自性,折騰的整天是渾渾噩噩的頭暈腦脹,當代養生界這樣誤作的人大有人在,完全是受了假道學的蒙蔽,才出現了那些罔行。
入藥鏡的行文,是按照修真的過程逐步寫的,只是到了這個階段,才根據行文的順序寫出這句話的,這句話是練己成熟的階段性行為,是行禪坐亦禪的進階,是強調的意所到,皆可為。,這個意,是指的真意,而不是後天的識神所到,去胡作非為的行徑的。所以,入藥鏡不說神所到,皆可為,而是說意所到,皆可為的。
入藥鏡一面在闡釋丹理,一面也在批駁當時的那些旁門左道,著重解釋的是先天氣和後天氣狀態,這個是理解入藥鏡的關鍵內容。
入藥鏡說:初結胎,看本命;終脫胎,看四正。這句話是理解內丹修真步驟的關鍵,為什麼說初結胎才是看本命?為什麼說終脫胎才要看四正?初結胎,結的是什麼?看本命,看的是什麼?終脫胎,脫的是什麼?看四正又是指的什麼?這些都是內丹修真的核心內容。
早在張三豐時代,他就說過,產生這樣的現象,首先是不知真,才導致不能行真的。近當代的氣功術和養生術,受傳統道教文化知識的局限,出現了大量的臆測和妄為,更由於大家對一些自詡的假傳人的盲目信任和崇拜,受其矇騙,落於認假做真的窠臼不能自拔,不能銘心究理性,總在肉體上瞎忙乎,成為現代養生與修真的常見現象,應該引起道教界的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