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享受寂寞

享受寂寞11.09.2016元始道長
有位師姐的莊園取名為最高分莊園,這莊園的名稱,讓道長意識到修道的最高境界是,人生最高的寂寞
有所準備,有所追求,然後可以甘於寂寞。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第一種境界就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樹葉飄零,形影相弔,登高望遠,路無盡頭,可想而知,這是怎樣的一種寂寞?但就是這樣的寂寞才可以培育出燦爛的花朵。只有在寂寞中奮鬥,在寂寞中前行,才能登上不勝寒的高處。在寂寞中養精蓄銳,在寂寞中苦其心志(第二種境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才能夠達到成功的第三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老子‧道德經:萬物芸芸,各復歸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那些立志一生求學、修持道德的年輕人,必須先要準備寂寞一輩子才行。要甘願寂寞一輩子還不夠,還要更進一步,懂得如何享受寂寞,求學才能有成。
清朝一位清官退休後回家養老,在街上看到有人叫賣活魚。他打聽價格後一看錢包:身無分文,只好空手而歸。回去和夫人說起此事,夫人說,老爺怎麼不寫張紙條給他啊?清官老人很詫異:欠條?夫人說,老爺您在紙條上寫上清官二字,小販就把魚給您了。老爺聽後哈哈一笑。
我們為道德而活著,難免感到寂寞、冷清,但只有把寂寞當成一種享受,才可以進一步修持道德。反之,您把寂寞視為痛苦而非享受,那就不要在那兒搖旗呐喊追求修道了。
耐得住寂寞方可謂之聖賢。看看老子,我們就會有更深的體會。今天的老子身負盛名,受人供奉,但當年他卻非常清苦,帶著弟子西出函谷關時,有時飯也吃不上,簡直有點兒四處討生活的尷尬。
老子是沒有能力取得財富嗎?非也!如果老子不是明師怎麼可能會有眾多高徒?關於富貴權勢,對於老子來說非不能也,實不為也。老子說過,財富和權貴,是我們每個人都想得到的,但他同時補充說,如果因為追求富貴而放棄道德,那麼富貴對我們來說,就像天邊的浮雲。與富貴相比,老子追求的是道德。處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耐得住寂寞就要放棄喧囂,拒絕浮躁,有所堅持,有所操守。所謂有恆業而無恆產者,唯士唯能,老子所追求、所為,亦復如是而已。
只有內心真正把寂寞當成最高的享受,才可以算真正的無憂無慮,也即所謂的身心空靈。比如靜夜之時,無人之際,處於絕頂之巔或大漠之中,人往往會流下淚來,既非歡喜也非悲哀,不是因為物喜,不是因為己悲,只是情不自禁而潸然淚下。但妙在雖然流淚,卻無比舒適。唐代詩人陳子昂有一首詩,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大抵就是如此的境界。

寂寞的享受不是錢財能夠買得到的,所以說,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寂寞,不懂得享受寂寞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不懂得享受寂寞的人無法修成正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