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6日 星期日

靜(盡)心的人生

靜(盡)心的人生11.06.2016元始道長
人生有兩種境界:一是痛而不言,二是笑而不語。知道自己能力大小,就是知道自己人生的底線!
痛而不言是一種智慧,人生在世,往往會因理念或生長環境的傷害而心痛不已,對堅強的人來說,傷痕累累是生命賜予的最好禮物;笑而不語是一種豁達,朋友間的戲謔,遭人誤解後的無奈,過多的言辭申辯,反讓人覺得華而不實,不如留下一抹微笑,任他人評論!
一個靜心的人就是喝一杯茶,也在享受每一口茶的酸甜苦澀,就像找到了一座寶藏。這就是品嘗一切,如玫瑰的秀麗、風中的鳥兒、空中的浮雲、繁星密佈的夜晚、存在充滿了輝煌。因為是寧靜的、敞開的,活在當下,能把一切都享受到極至。
記得小時候削鉛筆,剛開始總想削成最尖的,結果往往折斷。這給了道長很深的教訓,以後再削鉛筆,都會適可而止,不求最尖銳了。老子在道德經中曾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意思是,對已貯滿的器皿,不如停止不注;寶劍打磨得過於鋒利,就不能長期保持。同理,如果一個人迫不及待地想將一件事做到完美極致,最後因過於強求,反而導致失敗。
世人往往忽視這一點,凡事總是求全求美,絞盡腦汁企圖達到這個目標。其實,不論何事都應量力而行,因為有上坡就必然有下坡,也就是有上臺必然有下臺的一天,事情到了一定限度必然發生質的變化。這就是天道忌盈,業不求滿的真義。
有一位武術大師隱居於山林中。聽到他的名聲,人們都千里迢迢來找他,想跟他學些武術方面的竅門。他們到達深山的時候,發現大師正從山谷裡挑水。他挑得不多,兩隻木桶裡水都沒有裝滿。按他們的想像,大師應該能夠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滿滿的。他們不解地問:「大師,這是什麼道理?」
大師說:「挑水之道並不在於挑多,而在於挑得夠用。一味貪多,適得其反。」眾人越發不解。
大師從他們中拉了一個人,讓他重新從山谷裡打了兩桶滿滿的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搖搖晃晃,沒走幾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灑了,那人的膝蓋也摔破了。
「水灑了,豈不是還得回頭重打一桶嗎?膝蓋破了,走路艱難,豈不是比剛才挑得還少嗎?」大師說。
那麼請問大師,到底要挑多少,怎麼估計呢?」眾人問。
大師笑道:「你們看這個桶。」眾人看去,桶裡劃了一條線。大師說:「這條線是底線,水絕對不能高於這條線,高於這條線就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還需要畫一條線,挑的次數多了以後就不用看那條線了,憑感覺就知道是多是少。有這條線,可以提醒我們,凡事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不管做人還是做事,我們都要牢記,為自己設定一個能力底限,不要苛求自己做勉為其難的事。
挑水如同武術,武術如同做人做事,在訂定目標時,一定不要脫離自己的實際能力,要循序漸進,逐步實現自己的計畫,這樣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挫折。
為人處世其實並沒有什麼秘訣,一個最重要的要點就是克制!如果看見一塊田就想播種,遇到寶物就想據為己有,有個念頭就想立刻實現,投入所有的心力,最後肯定會過猶不及,精力全部透支耗盡,不出錯誤才怪!所以,必須克制自己求大求全的心理奢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