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與失05.22.2016 元始道長
自古以來,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山野樵夫,對得失總有很多立論。得與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因此,每當志得意滿,則不免喜形於色、手舞足蹈;反之,遭遇艱難險阻、壯志未酬,則多喟然長歎、愁眉不展。這些都是情緒,人所共有。情緒發於五臟,三魂未定,七魄不安,都是我們無法控制自身情緒使然。既然控制不了,便很難在得失之間找到某種平衡。
貧窮時渴望財富,孤寂時渴望愛情,年老時渴望青春年少,死亡前又留戀生命。痛苦伴隨歡樂,健康與疾病並行。如同有朝陽的升起,就有夕陽的落下;有天上的月圓,人間就註定有月半。聚散離合,憂患得失,全是一念之間。
有得必有失,生就男兒身,便失去了女兒態;得到了成熟,就失去了天真;選擇了某種職業的艱辛,卻體會不到另一種職業的責任;擁有了喧囂的城鎮,就喪失了寂靜的山林;有了安全的港灣,就沒有求索的漂泊;想要小溪的清澈,就看不到大海的浩瀚…
失去也意味著一種得到。磨練換來成長,辛勤帶來收穫,淚水領略人生百味,挫折引領成功之路,遺憾又不失為另一種美麗…!仗義疏財,得到人心;肝膽相照,得到知心;淡泊名利,得到安心;清心寡欲,得到舒心;當傻子,得到良心。世人總以為天下什麼都可以得到。得江山,得財富,得佳偶。卻不知失遠遠大於得。七十二行,能擇幾行?滿天飛鳥,能逮幾隻?天下美景,能覽幾處?
總有人長噓,得不償失;總有人短歎,失之交臂。人生在世,頂天立地,秉承天地之精華,是一種莫大的得。人的一生,坎坎坷坷,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是一種無奈的失,也是進一步的代價。年輕的時候,不懂的得;中年的時候,捨不得失;只有到了暮年,才知道有些東西,當您完全擁有時,才覺索然無味;有些東西,當您永遠失去時,方知珍貴無比。
人生苦短,要來的,阻擋不了,要去的,挽留不住。在這得失之間,只要您耕耘過,播種過,灌溉過,收穫多少不是成敗的唯一標準,重要的是藏在細微末節裡,那種使您痛、使您恨、使您愛、使您終身難忘的一次次痛心疾首、刻骨銘心的經歷。
或許有人早一點得到,有些人晚一點得到;有人先失去,有人晚失去,但那個總數將會一樣。您曾經有過多少快樂,當您失去時,就會有多少悲傷。到了死亡時,每件事都會變成一樣。
死亡會讓一切都變得公平,在死亡當中,沒有富人或窮人之分,不會說有錢人死的比較舒服,窮人死的比較痛苦。死亡會顯露全部,它一直都是十分。有人得到十分,到他離開的時候,他就必須失去十分,那將是十分的痛苦,這是絕對公平的。
修道多年以後,深刻體會一個道理。有人得到三,有人得到七;得到三的,只要三分幸福,就可以得到七分快樂;得到七的,擁有七分幸福,卻只能得到三分快樂;有人先得到,有人後得到,有人什麼都沒得到。但,先得到的可能先失去,後得到的後失去,沒得到的就不會失去。那個總數是一樣。所以,人生真的不必太計較,不必刻意去算計,只要去體驗就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