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如何誦經03.01.2001 元始道長
出家道士每日要上殿奉誦經文,這一制度是從宋朝王重陽開創全真道,建立叢林制度以後確立下來的。誦經對道士來講,又稱為玄門功課、日誦功課。
日誦功課通常早、晚各一次,每次約一小時左右。早課時間大約在四點至五點之間。早壇功課程式是先起澄清韻、吊掛、提綱、中啟請等。後接念淨心咒、淨口咒、淨身咒、安土、安天地等神咒。然後奉誦常清常靜經、消災護命妙經、禳災度厄經、玉皇心印妙經,禮拜玉帝、雷祖寶誥,有時亦拜三清、四禦、南極、北七真、南五祖等寶誥。然後以順時針方向環繞天尊坐壇旋轉九次,名為轉天尊,口中念雷聲普化天尊神咒。旋轉次序是按打法器來排前後的,道徒隨後跟著。這一儀式與佛教完全相同。每逢一、十五日加祝聖文,然後接念懺悔文和回向、三皈依等禮法。
道教以修身養性、延生保安為主,所以道士們的早課要求四、五點起床,認為早上陽氣上升,靜坐修煉可以保養精氣神,排除雜念,達到定心、不動心的境界,所誦經文以清靜經為主,經文以講心靜、靜心入手,談到觀、寂等修養法的上乘學說。認為真靜、真寂就是所謂的常清靜,充分發揮了老莊修養法清靜無為的宗旨。經文字數不多,文淺意賅,適合道士每日功課念誦。
每日晚課通常在六點半左右,首起步虛韻、吊掛、提綱、中啟請等。奉誦經文有太乙天尊救苦拔罪妙經、元始天尊說升天得道真經、太上道君說解冤拔罪妙經等。禮拜斗姥、救苦寶誥,有時也拜三官、靈官、玄天等真誥。轉天尊時與早課相反,是逆轉法。然後是回向、三皈依等禮儀。晚壇所誦經主要是超陰度亡。升天得道真經云:「十惡之業,百八十煩惱之業,眾苦罪源,悉皆除蕩,即引太和真氣注潤身田。」救苦妙經曰:「救拔諸眾生,得離於迷途。」道士職責之一就是超度孤魂野鬼、四生六道、一切眾生,脫離苦海九幽十獄,超升極樂天堂。
道士誦經,在南北朝時期經寇謙之、陸修靜改革,變直誦為音誦,增加了音韻和器樂伴奏,沿襲下來,平時道士的早晚功課用的法器主要有木魚、提鐘、磬、鈴、鼓、鐺等。功課經用韻各地不同,全國大約有五種:北京韻、嶗山韻、東北韻、子孫韻、十方韻。較大的叢林宮觀一般均以十方韻為主,所以十方韻通用於各地宮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