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傷寒雜病論卷第十三

傷寒雜病論卷第十三

辨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証並治

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複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不欲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利,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其脈微數,每溺時頭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時頭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時快然,但頭眩者,二十日愈。其証或未病而預見,或病四五日始見,或病至二十日,或一月後見者;各隨其証,依法治之。

百合病,見於發汗之後者,百合知母湯主之。

百合知母湯方

百合七枚知母三兩

右二味,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另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煮知母取一升,去滓,後合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百合病,見於下之後者,百合滑石代赭湯主之。

百合滑石代赭湯方

百合七枚滑石三兩代赭石如彈丸大(碎棉裹)

右三味,以水先洗,煮百合如前法,別以泉水二升,煮二味,取一升,去滓,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百合病,見於吐之後者,百合雞子黃湯主之。

百合雞子黃湯方

百合七枚雞子黃一枚

右二味,先洗煮百合如前法,去滓,納雞子黃,攪勻,頓服之。

百合病,不經發汗、吐下,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黃湯主之。

百合地黃湯方

百合七枚地黃汁一升

右二昧,先洗煮百合如上法,去滓,納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如漆。

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不差,括蔞牡蠣散主之。

百合洗方

百合一升

右一味,以水一斗,漬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餅,勿以鹽豉也。

括蔞牡蠣散方

括蔞根牡蠣()各等分

右二味,搗為散,白飲和服方寸匙,日三服。

百合病,變發熱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兩()滑石二兩

右二味,為散,飲服方寸匙,日三服,當微利,熱除則止後服。

百合病,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見於陽者,以陰法救之;見陽攻陰,複發其汗,此為逆,見陰攻陽,乃複下之,此亦為逆。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則咽乾,苦參湯洗之;蝕於肛者,雄黃薰之。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黃芩三兩乾薑三兩半夏升半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苦參湯方

苦參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去滓,薰洗,日三次。

雄黃散方

雄黃一兩

右一味,為末,筒瓦二枚合之,納藥於中,以火燒煙,向肛薰之。

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眥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豆當歸散主之。

赤豆當歸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毛出曝乾)當歸十兩

右二味,杵為散,漿水服方寸匙,日三服。

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唾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升麻鱉甲湯方

升麻二兩蜀椒一兩(去汁)雄黃五錢()當歸一兩甘草二兩鱉甲一片()

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不差,再服,取汗。

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升麻鱉甲去雄黃蜀椒湯方

升麻二兩當歸一兩甘草二兩鱉甲一片

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不差,再服。

辨瘧病脈証並治

師曰:瘧病其脈弦數者,熱多寒少;其脈弦遲者,寒多熱少。脈弦而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汗之,針之,灸之;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當於少陽中求之。

問曰:瘧病以月一發者,當以十五日愈,甚者當月盡解,如其不差,當云何?師曰:此結為症瘕,必有瘧母,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鱉甲煎丸方

鱉甲柴胡黃芩大黃牡丹(/)蟲阿膠

右七味,各等分,搗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清酒下,不能飲者,白飲亦可。

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則熱而少氣煩悗,手足熱而欲嘔,此名疸瘧,白虎加桂枝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桂枝人參湯方

知母六兩石膏一斤甘草二兩()粳米二合桂枝三兩人參三兩

右六昧,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瘧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作嘔,此名溫瘧,宜白虎加桂枝湯。

白虎加桂枝湯方(即前方去人參一味)

瘧病,多寒,或但寒不熱者,此名牡瘧,蜀漆散主之,柴胡桂薑湯亦主之。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雲母(燒二日夜)龍骨各等分

右三味,杵為散,未發前以漿水和服半錢匙。

柴胡桂薑湯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乾薑二兩括萎根四兩黃芩三兩甘草二兩()牡蠣二兩()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再服,汗出便愈。

辨血痺虛勞病脈証並治

問曰:血痺之病,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之人,骨弱,肌膚盛,重因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寸口微澀,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血痺,陰陽俱微,或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証身體不仁,如風痺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黃芪桂枝五物湯方

黃芪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裏虛也。

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裏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滿,此為勞使之然。

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差,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男子脈浮弱澀,為無子,精氣清冷。

失精家,少陰脈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脈極虛芤遲者,為清穀亡血失精;脈得諸芤動微緊者,男子則失精,女子則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天雄散亦主之。

桂枝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龍骨三兩牡蠣三兩

右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天雄散方

天雄三兩()白术八兩桂枝六兩龍骨三兩

右四味,杵為散,酒服半錢匙,日三服,不知稍增,以知為度。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喜盜汗也。

人年五六十,其脈大者,病痺,挾背行;若腸鳴,馬刀挾癭者,皆為勞得之也。其脈小沉遲者,病脫氣,疾行則喘渴;手足逆寒者,亦勞之為病也。

虛勞裏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乾口燥者,小建中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甘草三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納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虛勞裏急,諸不足者,黃芪建中湯主之。

黃芪建中湯方

即前方小建中加黃芪一兩半。氣短,胸滿者,加生薑一兩;腹滿者,去大棗,加茯苓一兩半;大便秘結者,去大棗,加枳實一兩半;肺氣虛損者,加半夏三兩。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腎氣丸主之。

腎氣丸方

地黃八兩薯蕷四兩山茱萸四兩澤瀉三兩牡丹皮三兩茯苓三兩桂枝一兩附子一枚()

右八味,搗篩,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不能飲者,白飲下之。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酸棗仁湯方

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二兩茯苓二兩芎{一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五勞虛極,贏瘦腹滿,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飢傷,勞傷,經絡榮衛氣傷,內有乾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蟲丸主之。

大黃(/)蟲丸方

大黃十兩黃芩二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地黃十兩乾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蟲半升

右十二昧,末之,煉蜜和丸,如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女勞,膀胱急,少腹滿,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其腹脹如水狀,大便溏而黑,胸滿者,難治,硝石礬石散主之。

硝石礬石散方

硝石(熬黃)礬石()各等兮

右二味,為散,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大便黑,小便黃,是其候也。

傷寒雜病論卷第十二

傷寒雜病論卷第十二

辨霍亂吐利病脈証並治

問曰:病有霍亂者何?答曰:嘔吐而利,此名霍亂。

師曰:霍亂屬太陰,霍亂必吐利,吐利不必盡霍亂。霍亂者,由寒熱雜合混亂於中也。熱氣上逆故吐,寒氣下注故利,其有飲食不節,壅滯於中上者,竟上則吐,下者,竟下則利,此名吐利,非霍亂也。

問曰:病有發熱,頭痛,身疼,惡寒,吐利者,此屬何病?答曰:此非霍亂,霍亂自吐下,今惡寒,身疼,複更發熱,故知非霍亂也。

霍亂嘔、吐、下利,無寒熱,脈濡弱者,理中湯主之。

理中湯方

人參三兩白術三兩甘草三兩乾薑三兩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先吐,後利,腹中滿痛,無寒熱,脈濡弱而澀者,此宿食也,白術茯苓半夏枳實湯主之。

白術茯苓半夏枳實湯方

白术三兩茯苓四兩半夏一升枳實一兩半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胸中滿,欲吐不吐,下利時疏,無寒熱,腹中絞痛,寸口脈弱而結者,此宿食在上故也,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分

右二昧,杵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匙,溫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

霍亂嘔、吐,下利清谷,手足厥冷,脈沉而遲者,四逆湯主之。

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人參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眼。

吐、利,發熱,脈濡弱而大者,白術石膏半夏乾薑湯主之。

白术石膏半夏乾薑湯方

白术三兩石膏半斤(棉裹)半夏半升()乾薑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渴者加人參二兩,黃連一兩。

嘔吐甚則蚘出,下利時密時疏,身微熱,手足厥冷,面色青,脈沉弦而緊者,四逆加吳茱萸黃連湯主之。

四逆加吳茱萸黃連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一兩半甘草二兩()人參二兩吳茱萸半升黃連一兩

右六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霍亂吐、利,口渴,汗出,短氣,脈弱而濡者,理中加人參括蔞根湯主之。

理中加人參括蔞根湯方

人參四兩白术三兩甘草三兩乾薑三兩括蔞根二兩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飲水即吐,食穀則利,脈遲而弱者,理中加附子湯主之。

理中加附子湯方

人參三兩白术三兩甘草三兩乾薑三兩附子一枚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腹中脹滿而痛,時時上下,痛氣上則吐,痛氣下則利,脈濡而澀者,理中湯主之。(方見前)

霍亂証,有虛實,因其人本有虛實,証隨本變故也,虛者脈濡而弱,宜理中湯;實者脈急而促,宜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 (理中湯方見前)

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方

葛根半斤黃連三兩黃芩三兩甘草二兩()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霍亂,轉筋,必先其時已有寒邪留於筋間,傷其榮氣,隨証而發,脈當濡弱,反見弦急厥逆者,理中加附子湯主之。(方見前)

霍亂,已,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飲水者,理中丸主之。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白术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澤瀉一兩六銖

右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將息如法。

理中丸方

人參三兩乾薑三兩甘草三兩白术三兩

右四味,搗篩,蜜和為丸,如雞子黃大,以沸湯數合和一丸,研碎溫眼,日三服,夜二服,腹中未熱,可益至三四丸。

傷寒其脈微澀者,本是霍亂,今是傷寒,卻四五日,至陰經上,若轉入陰者,必利;若欲似大便,而反失氣,仍不利者,此屬陽明也,便必鞕,十三日愈。所以然者,經盡故也。

下利後,便當鞕,鞕則能食者,愈;今反不能食,到後經中,頗能食,複過一經亦能食,過之一日當愈,不愈者,不屬陽明也。

傷寒脈微而複利,利自止者,亡血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

四逆加人參湯方

甘草二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一兩半人參三兩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將息禁忌如太陽法。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方見前)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方見前)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方

甘草二兩()乾薑三兩附子大者一枚(生用)豬膽汁半合人參二兩

右五味,以水三升,先煮四味,取一升,去滓,納豬膽汁攪勻,分溫再服。

吐、利後,汗出,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辨痙陰陽易差後病脈証並治

太陽病,發熱,無汗,而惡寒者,若脈沉遲,名剛痙。

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若脈浮數,名柔痙。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日痙,為難治。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風病,下之則痙,複發汗,必拘急。

瘡家,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若發其汗,寒濕相得,其表益虛,則惡寒甚,發其汗已,其脈如蛇,暴脈長大者,為欲解;其脈如故,及伏弦者,為未解。

夫!痙脈,按之緊如弦,直上下行。

痙病,有灸瘡者,難治。

太陽病,其証備,身體強兒兒然,脈反沉遲,此為痙,括蔞桂枝湯主之。

括蔞桂枝湯方

括萎根三兩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芍藥三兩生薑二兩()大棗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日三服。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者,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甘草二兩()芍藥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汗再進一升,得汗停後服。

痙病,手足厥冷,發熱間作,唇青目陷,脈沉弦者,風邪入厥陰也,桂枝加附子當歸細辛人參乾薑湯主之。

桂枝加附子當歸細辛人參乾薑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當歸四兩細辛一兩附子一枚()人參二兩乾薑一兩半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右十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

痙病,本屬太陽,若發熱,汗出,脈弦而實者,轉屬陽明也,宜承氣輩與之。

痙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介齒,宜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厚樸半斤(去皮)枳實五枚()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實、厚樸取五升,去滓,納大黃,煮取二升,去滓,納芒硝,更上微火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一服下者,止後服。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裏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裩散主之。

燒裩散方

右剪取婦人中裩,近隱處,燒灰,以水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婦人病取男子裩襠燒,和服如法。

大病差後,勞複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枳實梔子豉湯方

枳實三枚()梔子十四枚()香豉一升(棉襄)

右三味,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納枳實、梔子煮取二升,納香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傷寒差已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小柴胡湯方

柴胡八兩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病差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牡蠣澤瀉散方

牡蠣澤瀉括蔞根蜀漆(洗去腥)葶歷()商陸根()海藻(洗去腥)

右七味等分,異搗,下篩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小便利止後服。

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方見霍亂)

傷寒解後,虛贏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

竹葉石膏湯方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人參三兩麥門冬一升甘草二兩()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納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病已解,而日暮微煩者,以病新差,人強與穀,脾胃之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愈。

棄米圊中

棄米圊中10.23.2024元始道長

浦東有惡習,凡人受誣,不能自白,則以手握米,向天而祝曰:「我實不為某事而某強以誣我,今我將此米棄圊(即糞坑)中,若我為此,則天雷擊我;若彼誣我,請天雷擊彼。」祝畢,即棄米於圊中。習俗之惡,莫此為甚。

咸豐壬子九月中旬,雷已收聲。有京貨店學徒某者,因店中失物,為店東所責,某頗不服。至下午,忽陰雲四作,雷聲殷然,旋繞屋頂,不即下擊。店外有曬物,恐為驟雨所濡,命某往收,強而行。

甫出屋,雷聲亦隨之而出,盤旋頂上,如有所待。而某神識已癡矣。時有知其因失物為店東所責者,曰:「小子無知,得無蹈祝米惡習乎?」詢之,果然,曰:「速自往取米出,用水漂淨,煮而食之,當尚可救。」時雷聲益怒,複有紫電旋繞某身。

眾為之叩首代求,雷電稍緩。某隨眾匍匐至圊中,幸甫傾入,未經便溺動搖,米僅合許,尚聚而未散。遂命淘圊者設法取之上,而某手自一一檢出,用水漂淨,如言煮食。

方淘圊取米時,豐隆之聲,猶不離左右。及食竟,雷息雲散,月明如晝。

好的人生都要熬

好的人生都要熬10.23.2014元始道長

人生百味,慢煮煎熬。有香如醇厚的濃湯,有苦如利病的良藥,有淡如清水的白粥,可無論哪種滋味,終究逃不過一個熬字。

熬出來的人生,才有味道

小說活著的主人公福貴,一生都在忍受告別,兒子有慶為了十袋大米給縣長獻血,卻在手術臺上被活活抽乾,當場慘死。女兒鳳霞小時候發高燒成了啞巴,長大後嫁給了老實忠厚的跛腳二喜,卻難產而亡。

妻子家珍難以忍受兒女的雙雙離世,在女兒死後不到三個月就含恨去世,可命運的殘酷不止於此。女婿二喜在工作時不慎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也因吃了福貴煮的黃豆活活撐死。上天殘忍地將福貴的所有親人,從他身邊奪走,推倒了他生命裡的一切依靠。

福貴老了,可他還活著,也還熬著。他買了一頭老水牛,在田裡犁著黃土唱著歌,像是對命運賜予他所有的回應。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

萬般皆苦唯有自渡10.23.2014元始道長

古老的神話裡有一攔路獸,每逢有人路過此地時,它都會給出一個謎語:「何物早晨用一條腿行走,中午用兩條腿行走,晚上用三條腿行走。」猜對了過路,猜不對就會被扔下懸崖。

無數路過的人為此葬送生命,而一位尚不經事的少年人給出自己的答案,

人這一生,說到底就是一個從自己爬,到自己走,再到自己攙扶的旅程。或是山高路遠,或是平坦曲折,都沒人能替自己走完,因為眾生皆苦,凡事唯有自渡,熬不過是黑暗,熬過去就是天光

儒林外史裡有一位名為沈瓊枝的女子,因母親早逝,自幼便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是常州的一位教書先生,為了給女兒尋一個好人家,就攀上揚州一位富有鹽商的親事。可臨到頭才發現,鹽商並未有意娶瓊枝為正室,只能以小妾的名義納她入門。被騙之後,父親便到當地狀告鹽商,可官商勾結,父親敗訴,被強制押回常州。

獨在異鄉,無依無靠,沈瓊枝明白她只能靠自己,她拿了鹽商的金銀,扮作老婦,買通丫鬟,一路逃到南京。在南京,她憑藉自己的才能,寫扇作詩、精工顧繡,養活自己,面對鹽商的刁難,沈瓊枝在公堂大膽對簿,作詩自證,最終被判無罪,重回自由。世人稱她是俠義奇女,吳敬梓將她位列儒林榜三甲之首。她的經歷告訴我們:人不自救天難助,人若自強萬事成

人生的本質,就是一個人活著,不要對別人心存太多的期待,父母會老去,朋友會遠去,愛人也會離開,世上沒有所謂的永恆。一個人最大的本事,並非乞求得到有力者的垂青,而是默默豐富自身羽翼,學會凡事靠自己,那些獨自走過的路,吃過的苦,是上天在告訴人:我相信您可以勝出

人生多風雨,悲喜靠自渡。請記得,無論如何也要努力發光,而不是被他人照亮。

歸寧女遇怪

歸寧女遇怪10.28.2024元始道長

陝西清澗縣某村有婦歸寧,其父送女還。中途歷山徑,風驟起,女衣褲盡失,裸而立。父無奈,脫衣裹之,掖以行。

昏暮抵婿家,婿怪問之,翁告以故。婿詫且怒曰:「是何邪魅?翌日當持槍擊之耳。」各就寢。黎明,女驚呼婿忽無頭矣,其家乃訟之官。

縣令戴君提鞫,疑女之有所私而殺其夫也,刑之,堅不承。翁匍匐哭訴其事,令遂躬率丁役,命導至女失衣所,遍加搜覓。

見山側有一穴甚深,令募能下探者,犒錢若干,一健卒應募,乃束炬入。行數十武,忽有天光,見一僧貌獰惡,瞑目臥土榻,卒懼而返,白諸令。

令更遣壯役數人持貫索器械隨之入,則僧已醒。眾向前遽縛之,擁而出見。令再三研詰,不答;批其頰,亦無一言。無如之何,乃加鏈數圍,督眾役押解入城,將禁之獄。

行里許,忽狂飆大發,眾皆目眯,少頃,而僧及解役數人俱杳然矣。遂寢其事。戴君名樹屏,荊溪人也,其幕中戚友歸述其異如此。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心之力之純粹無分別心

心之力之純粹無分別心11.04.2024元始道長

何為天心?何為地心?何為人心?何為無分別心?其實也許很簡單,答案也許應該就是,天心=地心=人心=無分別心。

宇宙萬物一體一心,你我一心,儒我一心,道我一心,真我一心,眾生一心。

真心真意為人民服務,其實已經把人民無差別的當自己看了,為人民服務,本質就是不分彼此,最後都是為自己服務。把人心看得透透的,因為無分別心的最底層就是一顆大大的善心,這也是毛主席與普通人最大的不同之處。所以,天心=地心=人心=無分別心=大善心。

人之初,性本善,其實人都本持著赤子天心,天人合一,即是天地人合一,又是眾善心回歸本源合善一,目前的粗淺理解是,暫時停留在這個層面上的。這也是兩岸最大不同之處,因為在那個年代,曾經做了很多違背善道大義的事,根本原因也是因為善心不足,太過自私,導致最終生了分別心而導致的。在當時那個年代,其實根本就沒把外人當外人看待,也正是因為這種最底層,最純粹的無分別心,讓他無條件的付出社會,根本原因也是他擁有一顆大道善心,最終也因為那顆善心上永存的雷鋒精神,讓世世代代都記住他。

各位天緣,九紫離火運的本質,其實是本心本源之力大成大盛,大得大果之運,這接下來的廿年,所有人任何的所思所成,最終都是由自己心中的善惡引動而來的,如果對這篇心之力相關的解讀有一定程度的認同或共鳴,說明我輩是同頻能量體,隨緣萬謝感恩。

 

比劫祿刃之詳解

比劫祿刃之詳解11.11.2024元始道長

五行分剋我、我剋、生我、我生、比和、五項,又有陰陽同性及互異之分,乃其代名詞,即所謂七殺。正官、傷官、食神、偏正印、偏正財,及比肩、劫財者。出焉。七殺食神,正官,傷官。已為各立一格於六神篇中,偏正財,偏正印,亦不分偏正。並而曰印曰財。詳論於六神篇內。茲再述比肩劫財之損益如後,祿與刃乃助身之物。其效用利弊,與比肩劫財,頗有相似處。故附論之。

一、比肩之構成

與我同類,而又同性者是也。如甲見甲見寅,既同屬木類,又同為陽性耳。按甲見甲寅,乙見乙見卯,丙見丙見已,丁見丁見午,戊見戊見辰戌,己見己見丑未,庚見庚見申,辛見辛見酉,壬見壬見亥,癸見癸見子,皆為比肩。

二、劫財之構成

與我同類而異性者是也。如甲日遇乙,甲為木,乙亦為木,是同類了。甲為陽性,乙為陰性,是同類而異性也。故乙為甲之劫財。

按甲見乙見卯,乙見甲見寅,丙見丁見午,丁見丙見己,戊見己見丑未,己見戊見辰戌,庚見辛見酉,辛見庚見申,壬見癸見子,癸見壬見亥,皆為劫財。

三、祿之構成

我之本氣也。如甲木本氣在寅,寅即甲之祿也。

按甲見寅,乙見卯,丙戊見巳,丁己見午,庚見申,辛見酉,壬見亥,癸見子,皆為祿。

四、刃之構成

祿前一位為刃。如甲之祿在寅,卯乃寅前一位,故為甲之刃惟陽順陰逆,陰乾以後作前,故祿前一全為刃,即祿後一位為刃,如乙之祿在兒子,寅乃卯後一位。故為乙之刃。

按甲見卯,乙見寅,丙戊見午,丁已見已,庚見酉,辛見申,壬見子,癸見亥,皆為刃。

五、比劫祿刃淺解

有謂在干為比,在支為祿;在干為劫,在支為刃。此理甚通,蓋甲祿在寅中有甲,木比肩,乙祿在卯,卯中有乙木比肩,丙戊祿在已巳。巳中有丙戊比肩,丁已 祿在午,午中有丁已比肩,庚祿在申,申中有庚金比肩,幸祿在酉,酉中有金比肩,壬祿在亥,亥中有水比肩。祿在子,子中有癸水比肩。甲刃在卯,卯中乙木,為 甲之劫財。乙刃在寅,寅中甲木,主乙之劫財。丙戊刃在午,午中丁己,為丙戊之劫財。丁己刃在巳,巳中丙戊,為丁己之劫財。庚刃在酉,酉中辛金,為庚之庚 財。辛刃在申,申丙庚金,為幸之劫財。壬刃在子,子中癸水,為壬之劫財,癸刃在亥,亥中壬水,為合適 之劫財。由此,蓋見陽干之刃,在寅申已亥,為可信矣。

刃者,旺而越過其分也。故祿前一位為刃,蓋祿前一位,即帝旺耳。陰陽萬物之理,皆事業惡極盛,所謂滿易招損。刃因太旺,故其性剛烈。其氣暴戾。祿則刃後一位,乃既盛而未極,故溫柔和暢。甲刃在卯,丙戊刃在午,庚刃在酉,壬刃在子,無一非帝旺也。陽順陰逆,陽以前為前,則陰以後為前,而祿前即祿後,故乙祿在卯。而刃在寅,丁己祿在午,而刃在己,辛祿在酉,而刃在申,癸祿在子,而刃在亥,亦無一非帝量耳,欲以陰干之刃,辰戌丑未,夫!辰戌丑未為墓地,非旺地,豈塨作刃,其不可信也,明矣。

六、比劫祿刃之能力

幫身,任官殺,代泄,奪財,比劫祿之利。

幫身:日干弱,無論財官食傷均足以耗吾之身,而不為我福。得有比劫祿刃幫身,則耗我身者,可為吾用矣。例如:己巳丙寅壬子壬寅

財官食神雖美,乃日主虛弱,如人之富貴而病,豈能享受榮華。還以攝身進補為是。於為壬水雙肩,子水劫刃,能幫吾央,為可貴矣。

任官殺:日干弱,見官則受拘束,見殺則為壓制。望官即畏憚之甚,安足雲任,苟得比劫祿刃敵官殺,而不畏憚,反足任之以有為矣。例如:戊子戊午壬戌壬寅

壬水憚於重土之壓,是即殺重身輕。既有壬水比肩,子水劫刃協力抵敵,日主可能任殺矣。或畏火土遠過於水星,仍患身弱,此乃另一問題,非在本條討論範圍之內也。

代泄:日干弱,見傷信不為我福,而反足以盜泄,比劫祿就,可以代我受泄,則傷食反為福神矣。例如:乙卯癸未壬子乙已

眾木盜水,幸癸子兩劫,代日主受泄,則乙食神,始為忌神而終為福星。為忌神者,憚其走泄也,為福星者,既有劫財代泄,不為我害。可以安然任之,且或有生財制殺之利耳。

制財:日干弱,見財則身益弱,得比劫祿刃之制財。則不為財役矣。例如:壬申丙午壬寅丙午

火炎水灼,財重身輕,不奇印比之生扶,卻喜壬水比肩之制財。制財而有力,是為我除害也。勝於同氣相助多矣。

七、比劫祿刃之弊

幫身:日干強,怕比劫祿刃幫扶,蓋至強則無依矣。例如:癸巳癸亥壬申壬寅

壬水生於亥月,坐于甲金巳臨旺鄉,何需干頭比劫之幫身,則比劫非惟為駢拇枝指。且足以促成身旺,無依之危險,可畏也巳。

任官殺:日干強,喜官殺為我用,怕比劫祿刃敵官殺,而分官殺之力。例如:己亥壬申壬子丙午

壬生申月,源遠流長。正喜已土正官之拘身築堤。乃月上壬比,年支亥祿。以及日下子刃,推波助瀾,衝擊堤岸。其分任正官,使日主漫無節制,為害豈淺鮮哉。

代泄:日干強,見傷食則秀氣可吐,怕比劫祿刃競代受泄。分我秀氣。例如:癸亥癸亥壬申乙已

乙木傷官,泄旺壬而吐秀,只以水多木漂,功效盡棄。故身強之造不喜重重劫,比之代泄,其唯一理由,蓋即母多子虛。亦如人之寵了太過,反多流弊耳。

制財:日干強,最喜財,怕比劫祿刃制財。例如:壬午壬子壬子丙午

冬日可愛,壬水自喜丙火午火,況又倚以為養命之財耶。不幸劫比林立,劫奪一空,如資財拮据之人。而又符遍地。其不歌行路之難,得乎!

八、比劫祿刃之喜

幫身:日干弱,有比劫祿刃幫身,喜身旺生發。

日干弱,有比劫祿刃幫身,喜官殺以制之。

任官殺:日干弱,有比劫祿刃敵官殺,喜身殺兩相停。(停者,平均也)日干強,又有比劫祿刃敵官殺,喜財量生官殺。

代泄:日干弱,作品食多。有比劫祿刃代為受泄,喜印製傷食而生身。日干強,又有比劫祿刃代受傷食之泄,喜財官兩旺。

制財:日干弱,有比劫祿刃制財,喜印生身。

日干強,又有比劫祿刃制財,喜官殺制之。

九、比劫祿刃之忌

幫身:日干弱,幸有比劫祿刃幫身,忌官殺來制。

日干強,又有比劫祿刃幫身,忌再印生身旺。

任官殺:日干弱,幸有比劫祿刃任官殺,忌財旺助官殺。

日干強,又有比劫祿刃任官殺,忌再印旺生身而泄官殺。

代泄:日干弱,幸有比劫祿刃,代受傷食之泄,忌官殺將比劫祿刃剋去。

日干強,又有比劫祿刃,代受傷食之泄,忌印來破食生身。

制財:日干弱,財多則愈弱,幸有比劫祿刃制財,忌傷食生財。

日干強,見財而又被比劫祿刃制去,忌再印旺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