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官體系05.20.2012元始道長
天官書是現在還能查閱到文獻的天文學中,最早的百科全書,也是世所罕見的史書文獻。它的星官體系,不同於現在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分野法,而是五宮二十八宿的五行法。即是五行,也為五政。
此分野法不同於別法的地方,呈現在兩點。
第一點,在西漢時期的天文觀中,五行代表五種本源。這五種本源,是五類子系統形態,它們構成世界萬物,運行於天地之間。所以,星宿也遵循這五類子系統形態的運行規則,可以按照五行特性分野,強調的是本質的外在。而其他分野法,是根據方位和距離劃分野區,強調的是外在的本質。
第二點,天官書作為第一部紀傳體天文史,並不是很注重學術性,就像新聞報紙不需要表現學術深度一樣,獲諾獎,並不需要寫清楚青蒿素的提取原理和合成過程,記錄這一事件就足夠。所以天官書是一本帶有政治色彩的非專業天文資料,其研究方向更符合社會與個人的需求。
正因為天官書是古人天文觀測的記錄,是一本真正的天書,使得讀者想從透過它學習古天文時,卻無處下手;故將細數其中所記錄的星官體系,並對其中幾個重點疑問,予以考辨闡釋,以此作為愛好者的入門奠基。至於為什麼選它,正如前文所說,是因為它的研究方向和記錄重點,更符合社會與個人的需求。說人話就是:它專注的點,也是諸君都關注的點。
(一)中宮
星官十六個,星數七十五顆。
1.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2.旁三星,三公
3.後句四星,末大星正妃,余三星後宮之屬也。
5.環之匡衛十二星,藩臣。
6.前列直抖口三星,…曰陰德,或曰天一。
7.紫宮左三星曰天槍
8.右五星曰天棓
9.後六星絕漢抵營室,曰閣道。
10.北斗七星
11.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
12.在斗魁中,貴人之牢
13.魁下六星,兩兩相比者,名曰三能或三台
14.輔星
15.杓端有兩星,一內為矛,名招搖,一外為盾,名天鋒(或梗河)
16.有句圓十五星,屬杓,曰賤人之牢,或曰貫索
(二)東宮蒼龍
有星官十六個,星數五十六顆。
1.心為明堂,大星天王,前後星子屬。
2.房為府,曰天駟。其陰,右驂。
3.旁有兩星,曰衿。
4.北一星曰轄。
5.東北曲十二星曰旗
6.旗中四星曰天市。
7.中六星曰市樓。
8.房南眾星曰騎官。
9.角宿左角,李;右角,將。
10.大角者,天王帝庭。
11.其兩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攝提。
12.亢為疏廟,主疾。
13.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
14.氏為天根,主疫。
15尾為九子,曰君臣。
16.箕為敖客,曰口舌。
(三)南宮朱雀
星官廿四個,星數六十九顆。
1.衡,太微,三光之庭。
2匡衛十二星,藩臣:西,將;東,相;南四星,執法;中,端門;門左右,掖門。(這裡其實共五個星官,只不過這五個合起來稱為藩臣)
3.門內六星,諸侯。
4.其內五星,五帝座。
5.後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郎位。
6.傍一大星,將位也。
7.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微。
8.軒轅,黃龍體前大星。
9.旁小星,曰禦者。
10.井宿之西曲星曰鉞。
11.鉞之北為北河。
12鉞之南為南河。
13.兩河、天闕間為關梁。
14.鬼宿中白者為質。柳為鳥注,主木草未載星數。
15柳宿七星,為員官。
16張,素,為廚。
17.翼為羽翮。
18.軫旁有一小星,曰長沙。
19.軫南眾星曰天庫樓。
20.天庫中有五車
(四)西宮咸池
星官廿個,星數卌八顆。
1.西宮咸池,曰天五潢。為五帝車舍。
2.五潢中有三柱。
3.奎曰封豕。
4.婁為聚眾。
5.胃為天倉。
6.其南眾星曰庩積。
7.昴曰髦頭。
8畢曰罕車。
9.畢宿大星旁的小星曰附耳。
10昴、畢間為天街。
11.參為白虎,三星直者,是為衡石。
12下有三星,曰罰。
13.其外四星為左右肩股。
14.小三星隅置,曰觜觿。
15.其南有四星,曰天廁。
16廁下一星,曰天矢。
17.其西有句曲九星,三處羅:一曰天旗,二曰天苑,三曰九遊。
18.其東有大星,曰天狼。
19.下有四星曰弧或直狼。
20.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極老人。
(五)北宮玄武
星官十五個,星數卌顆。
1.北宮之南有眾星,曰羽林天軍。
2.軍西為壘,或曰鉞。
3.壘旁有一大星,為北落師門。
4.危東六星,兩兩相比,曰司空。
5.營室為清廟,曰離宮、閣道。
6.天漢中有四星,曰天駟。
7.旁一星,曰王良。
8.旁有八星絕漢,曰天潢。
9.天潢旁為江星。
10.杵、臼四星,在危宿之南。
11.南斗之北為建星。
12.牽牛之北為河鼓。
13.河鼓大星為上將。
14.上將左右為偏將,左文右武。
15.婺女之北為織女。
一、宮、官考辨
天官書雖然以天官為篇名,並以人間之官職來命名星座,但據說文:宮,室也,天官書之中宮、東宮、南宮、西宮、北宮之宮,為宮室之義。
在天人合一,星宿照命觀念的影響下,古人認為,地上有什麼,天上就有什麼對應。整個星空便是人間皇帝和官曹所居的宮室。
天官書首句中宮天極星,是說天極星即北極星為中宮這個星區的主要星官。
除此星外,在此中央宮室中還有太一、三公、正妃後宮等星官。
在敘述完中宮所有星官後,用四個字總結說皆曰紫宮,意思是說包括天極星在內的星官都位於中宮,即紫宮這個星區。
二、四象考辨
四象是由四種動物組成的靈物,分別具有不同顏色,代表四個不同方向,並作為四個赤道宮的象徵,形成與二十八宿固定的搭配,這就是東宮蒼龍、南宮朱鳥、西宮白虎、北宮玄武。
天官書記載的四象,和後世基本相同。唯一例外的是,以咸池代表西宮,而非後世之白虎。
西宮咸池,曰天五潢。五潢,五帝車舍。西宮包括的七宿是奎、婁、胃、昻、畢、紫、參。咸池三小星,天五潢即天潢五小星,五帝車舍,即五車。正義對咸池、五潢和五車的位置有如下描述:咸池三星 ,在五車中,天潢南,魚鳥之所遷也。
由此可知,咸池三小星,天潢五小星 ,均在五車中。為什麼天官書以咸池而非白虎代表西宮?可以從天官書對星宿的描述中找到答案。
「參為白虎三星直者,是為衡石。下有三星,兌,曰罰,為斬艾事。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小三星隅置,曰觜觿,為虎首,主葆旅事。」參為白虎,觜觿,為虎首。
在當時的人看來,以參宿為主的西宮七宿成虎形,觜宿就是老虎的頭,如下圖所示。
早在淮南子.天文訓中,就以白虎為西宮的代表,到天官書裡,卻以咸池來代表西宮。其原因在於,以白虎象徵西官,這是相對東方蒼龍、南方朱鳥而言,白虎的主要部分為參,相當於虎首;但由於參、觜居西宮邊界,不在正位,天官書又都以正位代表五宮,所以西官用咸池而不用參、觜。
咸池為天五潢,五潢為五帝車舍,即今的五車,咸池三小星,天潢五小星,均在五車中,故以咸池為西方正位。
在之前的天象系列文章裡說過,咸池星的一些屬性,就提到了咸池星主男女之事;而西宮白虎主殺伐,其正位卻是咸池,這或許遵循著冥冥之中的天道,大多數的戰爭,最終都是為了女人。
三、天極星、太一、末大星正妃、璇璣玉衡
天官書首言:中宮天極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旁三星三公,或曰子屬,後句四星,末大星正妃,餘三星後宮之屬也。
何謂天極星、太一、末大星正妃?
關於天極星,索隱引爾雅:「北極謂之北辰。」又春秋合誠圖云:「北辰,其星五,在紫微中。」物理論云:「北極,天之中,陽氣之北極也。」可知天極星又名北辰、北極;但此天極星並非專指今俗之所謂北極星,它是包括太一、旁三星三公、後句四星的總稱。其中,太一為小熊座β星,又稱帝星。末大星正妃為小熊座α星,又稱句陳大星,現在最近北極。天官書所謂天極或北極,即地球自轉軸指向天球北端的一點,現代天文學稱為赤道北極。
由於赤極距離黃極(太陽一年中視運行軌道黃道的北端)約為二十三度半,兩萬餘年環繞黃極一周,因此,現在以最近北極的末大星正妃即小熊座α星為北極星。而在周初(西元前一千一百年左右)至秦漢迄於太初,則以太一即小熊座β星為北極星。
另外,大星、明星,實際是對恒星亮度的分級。
在天官書中,把恒星亮度由明到暗分為大星、明星、小星、若見若不見四個層次。
大星,約為現代亮度標準的-1.6~2等星,明星是2.2等星。小星的亮度,對應於現代的4~4.5等星。若見若不見的星,對應於現代5~6等之間的星。
天官書記載: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
璇璣玉衡到底是什麼?此語述自尚書·舜典: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
璇璣玉衡之語除在天官書中被引用外,還出現在五帝本紀、律書、封禪書中,均為一事。自漢朝以來,關於璇璣玉衡就有兩種見解,一說為觀測天文的儀器,一說為星象。具體的辨析,有些線索,以後或許可以細說。
四、昏建者杓,夜半建者衡,平旦建者魁
用昏建者杓,杓,自華以西南。夜半建者衡,衡,殷中州河、濟之間。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東北也。
天官書中的這段話,說明一種北斗分野觀念,同時說明自先秦以來確定月名即月建的一種方法。
什麼是昏建者杓、夜半建者衡、平旦建者魁呢!作為地球自轉和公轉視運動的反映,北斗斗柄在不停圍繞北天極作周日旋轉和周年旋轉,並指向不同方位,因而可以指示夜間時間早晚和寒來暑往的季節變化,根據斗柄指向的不同方位來確定月份。
約在戰國時期,方位與十二辰地支形成對應,北子、南午、東卯、西酉,每個象限內還有每隔卅度的兩個地支,如東北方向有丑和寅,西北方向有戌和亥。如果北斗指向寅位,即為夏曆正月的月名,其餘的月名依次類推。由於觀察北斗七星可以確定月名、四季、節氣、曆法,所以天官書接著上段引文說:「斗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系於斗。」
所謂昏建、夜半建、平旦建均為古天文術語,指確定月名的三種月建方法。昏建者杓,指若在黃昏時確定月名,即觀察北斗杓即斗柄所指十二辰方位名作為該月月名。
夜半建者衡,若在子夜時確定月名,即觀察北斗衡所指十二辰方位名為該月月名。
平旦建者魁,若在黎明時確定月名,即觀察北斗魁所指十二辰方位名為該月月名。
這三種月建方法的斗建圖如圖,一起看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