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

中國浪漫主義神話歌劇的構想

中國浪漫主義神話歌劇的構想08.21.2024元始道長

導言

散步的樂趣,在於可以脫離文字來想像,來構建山海經神話故事的場景和劇情。原本在古籍上呈現的只是奇怪的線描圖像,有了實物的對照後,圖像就成為立體的動物,有了顏色和動作。當動物變為圖騰後,就看到膜拜的人。巫師化妝成圖騰,在煙火和迷霧中舞蹈。

圖騰刻在器物上,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並穿越時空,成了博物館中的文物。圖騰升入星空中,成為星宿。仰望星空至此有了目標和意義,這是人們一直渴望而不得的永恆。但最有價值的,乃是典籍記載和口述流傳的神話。當劇情串聯起各種圖像,神話才真正地有了活力。

於是在異想世界中,神話就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演繹成中國浪漫主義神話歌劇。各種神穿著華麗的服裝,帶著各種神奇的動物,在星空中飛翔,在大地上穿梭,伴隨著宏大的自然樂章,載歌載舞,或爭奪不休,或相互融合,最終讓文明之火映亮更多的黑暗之地。

在梳理完的神話史中,擁有完整情節的故事包括人皇氏止天塌燧人氏盜火伏羲女媧拯救大洪水神農與織女之戀,以及黃帝到大禹時期的系列故事阪泉之戰涿鹿之戰共工觸倒不周山顓頊絕天地通後羿神日混沌之死鯀化黃熊大禹治水等。

中國浪漫主義神話歌劇是什麼樣子的?對異想世界的訊息解讀或許可以給出一個答案。

一、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是中國神話的魅力所在,給神話賦予瑰麗的外觀和浪漫的精神內核。這種浪漫是關於神仙生活的,既是俗世的人間煙火,也是仙界的煙雲水汽。現實與奇幻,是生活與想像的映射,兩者融合在一起,造就神仙與隱者,自由浪跡於天地之間,這種生活態度稱為逍遙。

無處不在的道,可以蘊藏於日常器物,乃是器以載道。歸隱只是一種理念,可在山水與園林間自由切換。當一切世俗與無奈被解構之後,只餘下抽象而快活的禪。因而中國神仙的浪漫,如屈原吟唱九歌,大醉呼籲天問;如莊子等待風來化為鯤鵬,又在夢中化為蝴蝶;如李白隨銀河漂流到黃河,又邀月來共飲。

中國化的浪漫主義,自由而不屈服,因而要與天地爭鬥。天地就如房屋一樣,需要這些神仙和英雄來創造與維護。這種對家的強烈依戀和歸屬感,使得英雄的精神充滿熱烈和澎拜,同時令人感到親切和安穩。對自然的抗爭,呈現在人類感情上,有了愛神、媒神、生育之神;呈現在對法則的掌握上,就有了風神、雷神、雨神、水神等;可以因發明成神,就有了食神、酒神、馬神、車神等。

二、母題

中國神話的母題,並不脫離愛恨情仇、悲歡離合、生老病死這些主題。但這些母題也有極其強烈的民族精神烙印,一是危機感和拯救的主題,比如劫火、日月星失序、天塌、地陷、水火之災、瘟疫、旱災等。這些神話記載人類面對自然災害的真實歷史,恐懼感和危機感一直縈繞不散,但反過來也因此激發血性,由此誕生勇於抗爭並成功的英雄。

二是關於死亡和永恆的主題,尤以長生不死藥為最。在中國神話中,並不存在完全超自然的神,神只是超級的人類,經由掌控法則,來實現對自然力量的控制。神的統治和壽命都不是永恆的。因為對死亡的恐懼,就有了對幽都的想像;因為對死亡的逃離,就有成仙之說。

三是自我犧牲的主題。神仙的存在,本身就是人類對於永恆的一種渴望和投射,由此在構想中誕生仙界,並塑造神仙的生活。但神話英雄的可貴之處,在於自我犧牲的精神,這一點在中國神話中特別突出。這種基調,實質從盤古身化世界時就開始了。我之孤獨與犧牲並不可怕,只願天下眾人的熱烈與太平。這個精神內核,在諸多神話中都可以見到。

三、情節

山海經碎片化的記載方式,增加復原神話故事的難度。以何種情節勾連角色,從而填充神話結構,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寫作難題。解決方案是整理出神話部族譜系,按照大事記來劃分時間片段,進而參照真實歷史故事,來構建神話。神話的主角是神仙,但也是人格化的神,其選擇並不脫離歷史週期論。

人們所見的神話有著極其簡單的情節,有些甚至沒有情節,但總算可以依據結局來作反向推演。生存和發展是一個部族最首要的任務,其他動機都圍繞生存來展開。當角色及其部族的小傳都建立起來後,各個角色開始豐滿起來,角色的選擇隨後決定故事的走向。無論選擇如何,結局卻是固定的,或許這就是命運的安排

伏羲與女媧的愛情是部族間進行聯姻,從而面對大洪水的挑戰。神農氏與織女之戀,是不被長輩西王母祝福的愛情。燭龍與阿女的愛情悲劇,因美人一笑傾城,與特洛伊的海倫何其類似。黃帝與蚩尤雙雄爭霸,雙方英雄盡出,呈現最宏大的神話樂章。共工與顓頊之戰,是叔侄爭位的戲碼。而共工觸倒不周山,則是英雄末路。顓頊絕天地通,是自我的革命。鯀為治水而被誤殺,大禹繼承父親遺志才治水成功。

天下、國、家的視野,是宏大至世俗。對於神話英雄而言,修補天地,與衛國持家一樣,都值得認真對待,並無價值的高低區別。神話英雄的家國夢,折射到天下的大命題上,依然是愛恨情仇。在神仙的世界,依然有等級的差異,諸神依然脫離不了命運的安排。

四、角色

神話中的角色,根據神話史的不同時期,可分為神、神人、英雄三個層次。廣義上的英雄,包括這三個層次。神具有改天換地的能力,諸如天皇、地皇、人皇這前三皇。後面神與人混雜,誕生神人,就只能對天地進行修補了,典型的有五龍氏、伏羲、女媧等。到炎黃時期,就進入英雄時代。此中的英雄,狹義上而言,只是凡人多了一些強大的力量。個別英雄具備狂化的技能,能化身為祖先圖騰,比如鯀和大禹的化熊等。

這些神話角色,經由學習道的法則,進而掌控各種自然力量。神話英雄即是部族首領,也是巫師。因在大事件中的作用不同,而有主角和配角之分。涿鹿之戰展示英雄的群像,但其中的第一主角並不是黃帝和蚩尤,而是戰神應龍,他先後殺死蚩尤和夸父。后羿射日中的后羿是武俠小說中的獨行俠。大禹治水中的鯀如此悲情,是隱含的主角。失敗的英雄也可以成為主角,共工亦是如此。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角色的性別差異。依而今父系傳統的視角而言,女性角色多是柔弱的、被保護的角色。但神話時代的敘事背景,實際以母系傳統為主。從黃帝到大禹,則是父系向母系傳統的過渡時期。因而女性角色不單是女巫師,還是強權的女首領,武力值極高的女武神。女媧不但補天,還殺了黑龍。嫦娥並不是后羿的附庸,而是有權謀的女神。這種性別角色的反轉,在神話歌劇中應該有更多的呈現。

五、舞臺

中國浪漫主義神話以天地為幕布,英雄都是頂天立地的,因而有改天換地之能力。但具體的舞臺則可以是多種形式,來呈現出瑰麗的奇幻效果。一是以自然景觀為背景,在山川河流間上演神話故事;二是用某些景觀來疊加增強現實技術,從而達到虛實相應的效果;三是在室內環境中應用虛擬實境技術,實現表演者和投影、道具的互動;四是設置開放的互動環境,讓觀眾能參與並樂在其中。古代的驅儺變為百鬼夜行的表演,即是此例。

以舞臺代表宇宙,以器物承載天道,符合見微知著的道理。納須彌於芥子,藏日月於壺中,是從抽象宇宙轉化為世俗舞臺,也是用渺小的個體來表現宏大的精神。電子技術帶來的聲光電效果,畢竟只是背景的輔助。日月如梭,不能窮盡,因而以金烏和玉兔來替代日月。一隻點燃的博山爐,煙霧繚繞中,就成了飄渺的崑崙懸圃或蓬萊仙境。

六、音樂

中國的神話歌劇,需要本土化的特色樂器與音樂。五行文化據說來源於神龜背上的洛書,可以演化為陰陽和八卦。樂器以五行來劃分,有金、木、水、火、土的屬性區別。金之樂器包括鐘、鈸、鑼等;木可包括草、木、竹等,因而木之樂器有簫、笛等;水之樂器可指弦類,包括琴、瑟、箏等;火之樂器可指打擊類,包括鼓等;土之樂器也包括石類,有塤、磬等。就樂器的材料和發聲原理而言,五行混用,只是屬性的大致劃分,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樂器是對自然之聲的模仿,更直接的是對大千世界的聲音採集,現在的技術比較容易做到。風吹動鈴鐺,寶劍出鞘時的鳴叫,這是金之聲。風吹過樹梢和樹林,花草搖曳,這是木之聲。雨滴下落,江河流淌,湖海咆哮,這是水之聲。電閃雷鳴,火光沖天,這是火之聲。山谷回音,大地轟鳴,這是土之聲。還有一種寂靜之音,看似無聲,實質有聲,淩駕於五音之上,乃稱為天籟。

七、唱詞

音樂是無言的,有聲的則是唱和誦,音樂與唱誦相和。誦相對於唱,更平白一些。祝融氏也稱為祝誦氏,這是巫師圍繞火堆來進行表演,吟唱的是先民的開拓史。如果巫師走入江湖,行走四方,就成了行吟詩人。這是個人化的表演,對應的還有各種團體的表演,比如在家族祭祀和軍隊出征的場合。團體的表演,勢必需要各聲部的配合,其形式更為多變。

詩經將詩歌題材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風接近流行歌曲,雅用於文人雅士的交流,頌往往見於家族的宏大祭祀。但依今日的審美而言,這三者都是極為風雅的。詩經三百首,其中傾訴愛者,約佔有三分之一。頌詞也約佔有三分之一。這些題材和語言表達,都可以用來量體裁衣。即使把濃縮的古詩詞加水勾兌,風味也是極佳。除此之外,楚辭、莊子寓言,也可為參照。

八、舞蹈

對於巫師而言,舞蹈乃是生活的日常。歌、樂、舞是綜合的表演形式,巫師表現出溝通天地的能力,如此則令人迷狂,進而深信不疑。而舞又有文武之分,這是所謂的文治武功。文舞用於宮廷典禮與郊廟祭祀,歌頌帝王以文德治天下。舞者手執龠翟而舞,動作徐緩。武舞用於郊廟祭祀及朝賀、宴享等大典,歌頌統治者武功。舞者手執斧盾,動作激烈。刑天執干戚而舞,乃是一種武舞。又有記載說刑天曾作扶犁之樂,可見刑天不但是舞蹈家,還是音樂家。這與他原本狂戰士的身份是背離的,但這種背離卻可以加大其人格的複雜性和魅力。

九、祭祀儀式

山海經記載的很多神話形象,其實是巫師在進行祭祀表演。這種表演在詩經的背景時代,已經演化為禮的形態。在各種官方和世俗場合,都充斥著禮的表演。周禮對天地和四時之官進行整理分類,用不同的官職對應不同的禮儀流程。這種封號和祭祀表演,是對部族祭祀進行記載的遺存。從對春神、媒神、火神的祭祀,到各個節氣的風俗,都可以視為祭祀儀式的一部分,可以進行參照並進行改編。

十、新歌劇

歌劇是西方的舶來詞,但以山海經為底本的中國浪漫主義神話歌劇,則是一種本土化的新歌劇。這種歌劇可以借鑒西洋歌劇的形式,同時可參考傳統的京劇、昆曲等,從而進行中國神話的改變與創作。新歌劇可融合中國特色的浪漫主義、母題、情節、角色、舞臺、音樂、唱詞、舞蹈、祭祀儀式,從而展現出奇幻而動人的魅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