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6日 星期五

太清氣功

太清氣功04.25.2024

太清氣功是一種內在修煉的功夫。它繼承管子等人的唯氣一元論的理念,並遵循魏伯陽、崔希範、呂洞賓等前輩的內功修煉方法。同時,它還融合清代內功西派李西月的心法等核心秘密。

這種功法,在外在動作上簡潔而不繁瑣,不依賴力量來驅動;而內在運行則化繁為簡,不刻意去追求。外在動作上,雙手的運動代表著陰陽,形成太極的圓形,因此很簡單;內在運行則追求虛靜,無所企求,所以非常純粹。只有簡潔和純粹,才是進入道的途徑。簡單易學,純粹則容易成功,這就是三清氣功的宗旨。

太清之功。這一層次主要是為了鍛煉氣息,打下堅實的基礎,為進入下一層次心腎交做準備。

一、起功

首先,選擇一個適合的修煉地點。最好是在有樹木的地方,如果實在沒有,有幾盆常綠的花草也可以。適合的樹木包括玉蘭樹、樟樹、松柏和各種果樹,竹子也可以,但要避免夾竹桃和臭梧桐等。如果是花草盆景,米蘭、珠蘭、吊蘭、七里香、常綠小樹等都可以,但新添加化肥或人糞的不適合。

修煉時站立的位置,最好是早晨能迎接到日出,晚上能迎接到月亮升起的地方。

進入修煉場所時,要拋開所有煩惱和雜念,讓心靈澄清,意念平靜。修煉早功的時間(除了子午功外),可以在寅卯兩個時辰左右,也就是東方微露曙色,太陽即將升起但還未完全升起的時候,這時候的太陽光芒不刺眼,草木上的朝露還未乾,這段時間是最適宜的。修煉晚功的人,最好在上床睡覺前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進行。但要注意的是,煉完功後不要立刻上床睡覺,否則反而會睡不著。

早晚煉功的時間長度並不需要完全一致。早功可以煉得長一些,晚功則可以短一些,二者的時間比例大約是100:60

對於修煉早功的人,起床後應該先排便、洗漱,然後喝一杯白開水,並且要養成每天這樣的習慣。而修煉晚功的人,則要在腹中的食物開始消化,沒有飽脹感的時候才能進行。和早功一樣,也要先排便。準備好以上各點後,就可以開始修煉。

()起功動作

1.開始練功時,要讓心情平靜,全身放鬆。

雙手自然地垂在身體腰部外側。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直,不要內八或外八。膝蓋稍微放鬆,小腹要收緊。

舌頭輕輕抵住上顎靠近上牙齦的地方,嘴唇微微閉合(這樣嘴不會幹,而且舌底會產生唾液)。雙腳的五個腳趾和腳後跟著地,湧泉穴(腳底中心)稍微懸空。晃動肩膀三四下,使呼吸變得平穩。

擺好姿勢後,停一兩分鐘再開始動。接下來的動作是三清氣功的基礎,所以每個動作都要做得穩重、緩慢,確保動作到位,氣息也要跟著到位。

2.雙手從自然下垂的位置,同時慢慢向前抬起,抬到與肩膀同高;眼睛平視,看左右兩手中指,並稍微停留一下,調整呼吸。

3.向前伸直的雙手向兩邊展開,與肩膀平行,四個手指併攏。

4.稍微停留,調整一下呼吸,等待下丹田的氣送到手指(剛開始練的時候可能感覺不到氣貫指尖,但練久就能感覺到)

原本與肩平行的雙手,手心朝下,現在向後轉15

然後先分開小拇指,再分開無名指和中指。雙手五指分開後,收攏指尖形成空拳,然後從身後提起空拳。

5.把雙手五指形成的空拳提到腋下(緊貼在背後一側)

然後夾緊脊背,注意空拳要提得高一些,不要放在腰部。小腹要特別收緊。

6.保持這個姿勢,身體繼續下蹲,使全身形成與字形,就像少林拳的平樁式:上身直,大腿平,小腿直。

7.雙手保持空拳在腋下的姿勢不動。身體下蹲。大腿和小腿形成直角,這時腋下的雙手變為掌,從腰部順著大腿方向伸出(手掌向上,緊靠腿上)。手掌要儘量往前伸,努力拉伸;小腹要儘量往後收,形成前後拉伸的姿勢。

8.向前伸直的雙手掌心朝上抬起,就像捧著一個大圓球。同時抬起臀部,與雙手同速上升。身體站直後,雙手捧著氣舉到頭頂,掌心朝天,注入氣,並停留三個呼吸的時間。

9.捧到頭頂的雙手,中指相碰,掌心朝向百會穴。並圍繞百會從左到右轉九圈;之後,雙手按原來的方式順著印堂、鼻樑一線下行,保護隨手勢下沉的氣通過中宮,進入氣穴,然後雙手分開。

10.當保護泥丸的氣下沉到氣穴時,應注意鼻子吸入的氣也輕微地隨之下沉,但不能刻意吸收或用力呼出,要緩慢、輕微、自然。最後恢復到起功的第一個動作姿勢。以後無論練第一層功還是第二層功,每次都要按照起功動作來做。

二、煉功

()說明

首先,起功練完之後,要全身放鬆,調整好呼吸,雙膝稍微朝前放鬆,其他的姿勢保持不變。然後,雙手的大拇指指端部分要扣住食指的第二個橫紋,掌心稍微凹進去一點。接下來是動作方面,這裡分陰陽手兩種。如果是陰手式,也就是反手,手心要朝上,五個手指併攏,手掌形狀像蒲扇一樣從中間向前、向左右分開,做一個半圓形的運動。當手掌運動到左右兩側時,手掌自然翻轉朝下,然後向後轉半圓。這樣,兩個半圓就形成一個完整的圓。接著,手掌又向上、向前轉一半圓,再翻掌向後轉一半圓。就這樣反復地做,會形成兩個不斷先陰後陽的太極圓圈。

而陽手,也就是正手,是雙手手背朝上,先從中間向後,再像蒲扇一樣向兩側運轉,然後向前。當兩手手指快要碰到一起時,就翻掌使掌心朝上,然後朝內運轉到與胸平行的兩側,再翻掌使手背朝上。這樣反復進行,就形成兩個不斷先陽後陰的太極圈。

關於雙手分陰陽太極運轉的次數,陰手轉十次,陽手也轉十次,之後逐步增加次數,但正反手的次數必須一樣。比如正十次、反十次,然後正廿次、反廿次,以此類推,每次增加十次,直到正反都增加到百次為止。總數達到正反共1100次後,就不需要再增加。

轉手動作要慢慢來,和呼吸配合好,不要太快。大約正反各轉五十次時,總共需要半小時左右,後面增加次數時,時間也會相應增加。

轉手動作的關鍵是:兩手要伸直並夾緊腰際,手肘不動,下臂不能提起,只靠雙手手腕來運轉。轉的時候四個手指要併攏,大拇指指端緊扣食指的中橫節紋。

雙手運動時要穩重,不要輕飄飄的,但也不要刻意用力,要自然而然。這樣做的目的是先修煉丹田,然後開通命門。

開始煉功一個月後,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不用擔心,應該繼續堅持煉下去。如果原來的毛病又復發,這是因為內氣調動後衝擊原來的病區。就像管仲在內業篇裡說的,身體就像一間屋子,如果內部不打掃乾淨,精氣就無法產生。所以,氣功總是在排除舊病的基礎上來強身健體的。

煉功兩個月後,煉功者的下丹田會先出現不規則的跳動和轉動,然後逐漸變成有規律的轉動和跳動。半年後,命門也會出現跳動的情況。再進一步,下丹田和命門會前後相應地動,而且非常有規律。到這個時候,煉功者就可以把丹田的氣向下輸送,經過下鵲橋(會陰部位)到尾尻再到命門,使前丹田和後命門連成一氣,不斷運轉…。

當下丹田和命門啟動並連接起來後,我們要進一步修煉心腎相交的功夫。心腎相交,也被稱為降龍伏虎,或者是坎離交合。這功夫的關鍵就是:「腎氣上升,心液下降。」這八個字是三清功的基石。雖然這只是基本功,但要真正煉到家並不容易。如果沒有堅持鍛煉一年以上,可能很難煉得好。

古代流傳下來的一些口訣,表面上看似簡單,但實際上,如果煉功火候不到,有些概念是很難理解的。比如心腎交中的字,以坎填離中的字,它們具體是什麼樣的特徵,很少有人詳細介紹。有些人把交看作是,或者直接等同於流;把以坎填離看作是氣向下注入。這種看法只看到問題的一個方面,並不符合實際情況。交也好,填也好,本質上都是氣的流動,但絕對不是像溪水那樣平靜地流過,也不是單純的氣流向下注入。交就是腎氣上升,心液下降,上升與下降產生交匯,這才是這一功夫的真正秘訣。宋代的朱熹說過,矛盾有兩個方面,一是交流,二是對立。朱熹注解過周易參同契,對氣功理論有一定的研究。他把交流和對立分開來看,這種觀點不是深入研究過氣功的人是說不出來的,這也糾正那些認為交就是流的錯誤認識。

第一層太清之功是打基礎的根本,應該多煉、長時間煉,即使三清之功全部煉成,也不要放棄這一層功夫,基礎越牢固越好。萬丈高樓平地起,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不用多說。黃庭篇說到心腎交的重要性:「心腎合為一脈,白得就像一條線,它們連接得像一個環。這個環的寬度有一寸二分,它包含全身的精華,這是九天真一靈和的精妙之氣,是維持生命的深厚根基。說到五臟六腑、各個關節和脈絡、金津玉液、日月的精華,都儲存在腎裡。如果能經常保存和鞏固這些精華,那麼兩個部位的海水就會按照時間自動漲潮,直到生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