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湯治皰疹10.08.2021元始道長
小柴胡湯是經久不衰的和劑代表方,用途頗為廣泛,本篇主要介紹如何用小柴胡湯加味治療單純性皰疹,和病毒性的局部紅腫疼痛的相關用藥經驗。相信讀過此文,會對和法有了更深入的思索,並且針對熱毒,會慎用涼血藥。
一、小柴胡湯加味治療單純性皰疹
小柴胡湯是和法的代表方,所謂的調和,不是補益,也不全是清熱,而是對機體抗病能力的調整。所以,對於那些反復發作的疾病,所謂往來寒熱的疾病,一般都可以考慮使用小柴胡湯。
二、舉個病例來說明小柴胡湯的作用。
1.病例
奮某,男,39歲,2007年3月20日初診。
患者訴每年春秋季節臉上熱毒都發作。2005年秋曾發作一次後,2006年春又發作。3月17日先鼻塞,在鼻左翼出現肉腫,按之有點痛,感覺發炎。鼻右翼邊上的臉皮有點癢,感覺要出疹。一夜過後,鼻兩側的情況更嚴重了,右側的皮下水皰出現。此處皮膚慢慢癢起來,慢慢變紅色。去看西醫,說是抵抗力低,是皰疹,要用抗生素。
去看中醫,說是血熱,開了五劑湯藥(生地、丹皮、赤芍、大青葉、板藍根、玄參、生甘草、三葉青、蟬衣)。也告訴中醫,有多年的左側鼻息肉,多年的慢性鼻炎,當天開始喝湯藥。
3月19日一夜過後,鼻面兩側更嚴重,黃色的出現,在上嘴唇左邊出現一皮下水皰,感覺熱毒又要由裡往外攻出來。
患者服用那個中醫開的涼血方一劑,感覺沒什麼改善,黃色膿頭出來了。仍鼻塞,唇幹,但口不渴,打噴嚏,額頭微熱。
給予處方:柴胡15克,黃芩12克,制半夏6克,黨參10克,生甘草5克,連翹40克,山梔子10克,防風10克。5劑。水煎,每日分三次服。
患者一劑下去,就感覺好多了!服五劑後,鼻塞、膿腫、發熱、皰疹都基本消失,感覺很舒爽。
這是單純性皰疹中的一種類型,唇皰疹。這種病常見於成年人,多在原發性皰疹感染後,當全身抵抗力降低時發生。表現為唇紅,黏膜與皮膚交界處有灼痛感、腫脹、發癢,繼之紅斑發皰,數目多,呈粟粒樣大小,常成簇。
初期皰液稍黃透明,以後水皰高起擴大,相互融合,皰液變為渾濁。皰破裂後乾涸結黃痂,痂皮脫落後不留瘢痕,但可留有暫時性色素沉著。皰若繼發感染則形成膿皰,疼痛加劇。本病亦有自限性,可自行癒合,但易反復發作。
現代醫學目前還缺少抗病毒的特效療法,主要採用對症治療,以縮短病程,減輕痛苦,促進癒合。給這位患者開的處方是小柴胡湯加連翹、山梔子、防風。
為什麼用這張經方?道理其實很簡單。小柴胡湯是和法的代表方,所謂的調和,不是補益,也不全是清熱,而是對機體抗病能力的調整。所以,對於那些反復發作的疾病,所謂往來寒熱的疾病,一般都可以考慮使用小柴胡湯。
現在看來,許多過敏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精神神經系統疾病,是常常反復發作的,具有往來特徵的。
比如這位患者所患的單純性皰疹,就是春秋季節發作。而藥理研究,也提示小柴胡湯有抗炎、抗病毒、抗過敏的作用。所以,可以將小柴胡湯看作是天然的抗病毒劑。
不過,光用原方還不夠。個人的經驗,病毒性疾病有局部紅腫疼痛,或其人舌紅唇紅,或咽喉充血疼痛,或經常鼻衄目赤者,或煩躁身熱者,一般要加連翹、山梔,以清熱瀉火。唇皰疹多為中醫所說的風熱證,用小柴胡湯加山梔、連翹是有效的。還有臨床常見的帶狀皰疹,也屬於病毒感染,也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加連翹等。
2.病例
最近有中醫朋友介紹他治療的一個病例:浦女,本院食堂職工,右前臂皰疹四天,已找本院西醫用利巴韋林、爐甘石洗劑等,效果不佳。白天不能工作,入夜疼痛鑽心,視其皰疹成簇,口苦幹,舌紅苔黃膩。
處方:柴胡10克,黃芩12克,半夏10克,黨參10克,生甘草6克,龍膽草6克,川烏9克,連翹30克,馬齒莧30克。當夜痛減能睡,三劑後疼痛顯減,原方去馬齒莧續服叁劑痊癒。
他介紹說:本方為山西田雋老師的經驗方(馬齒莧自加),本人已經運用多例,全部是用一劑後,疼痛明顯減輕,數劑之內可以痊癒。
患單純性皰疹的人,大多是熱性體質。平時多咽喉紅腫疼痛,或易煩躁失眠,唇黏膜紅,小便黃短等。
百姓也知道,這是上火,平時應該多吃些清涼的素菜及其食品,比如菊葉、馬蘭、茼蒿、綠豆等,或經常用菊花泡茶等。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炸的食物。這些為醫者不可不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