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香女

香女11.03.2020元始道長

代時候,在惠遠縣有個人名叫王致遠,他自小就非常聰明,周圍的街坊鄰居都非常地喜歡他,致遠讀書非常刻苦,先生們對他稱讚不已。除了很聰慧之外,致遠心地非常善良,長大之後,遠近村中逢年過節等時候遇到有寫對聯、計算等等事情的時候都會找他。一天,王致遠剛從朋友家做客回來,經過城門口的時候,遠遠望見城門邊一大群人擁擠著,像是在看什麼重要的通知。致遠懷著好奇的心情,向旁邊的人問道:「請問一下,這是什麼告示啊,怎麼那麼多人擁擠在這裡?「旁邊的人答道:「據說是有關今年秋試的公告,你是我們這裡的青年才俊,一定不要錯過啊。「致遠心中非常激動,三步並作兩步,來到人群中,想親眼確認一下這個重要的消息。當時,致遠還遇到了以前一起學習的同學,兩人結伴回家,一路上討論著近來的學業情況和這次秋試需要準備的東西。兩天之後,致遠收拾好盤纏,帶上親朋好友送的物品,辭別了大家,一路向省城進發。

王致遠一路風塵僕僕,經過兩個月的艱苦跋涉,來到距離省城很近的張莊,奈何天公不作美,一連幾天的秋雨一路泥濘,難以前行,只好借宿在一個道觀中。一連好幾日,秋雨綿綿,王致遠無法動身,望著這整日的秋雨,致遠非常感歎。正在這時一位道長經過,問他為何如此惆悵,致遠將心中所想一一說與道長聽,道長聽後,對致遠說道:「世事如棋局局新,不如與我對弈一局,如何?「

致遠道:「謝謝道長,那恭敬不如從命了。「

外邊的與一直下著,絲毫沒有要停的意思,雨滴落在屋簷下的樹葉上,周圍特別的安靜,致遠將心思都集中在棋局上,他知道這位第一次見面的道長要磨煉的不是他的棋藝,而是他的志向。

一局對弈之後,道長問道:「世事如棋,如果要重開,你會怎麼選?「致遠正想要回答,這時,一個身著破爛的婦人突然來到走廊的對面,跪於庭院中,苦苦哀求道:「求求你給我一根香棒吧,我要香棒根!我真的好苦啊,求求你給我一根香棒,「她的樣子看起來十分可憐。張天師見致遠正準備起身去拿,對他擺了擺手說:「別理她,你所見的不是常人,是一個妖魔鬼怪,得了香棒,便出去傷害人的。「天師對那婦人,一眼也不看,只顧自己下棋。致遠雖然想幫一下這位婦人,但聽這位道長這麼說了之後心裡不由得警惕起來——一根香棒常人不會這樣重要的。致遠望瞭望道長,也沒有繼續追問了。這天,那婦人到晚上才回去。隨後幾天,天天如此,致遠見那婦人如此可憐,便起了憐心,為她送來飯菜和衣服,但她卻一樣都不接,只是一直說「我想要一根香。「致遠實在不忍心她這樣,便隨手便從香爐上拔出一根香,放到她手上,只見那婦人接連碴了幾個響頭,千恩萬謝,這才離去。致遠見她離去之後,長舒了一口氣,一轉身卻遇到了張天師。相處這些天,致遠已經知道,這位儀表不凡的道長正是張天師。致遠望著天師心情很複雜,天師看出了他的心思,對致遠說:「你雖然心善,有恩於她,但這回她出去,一定要傷害人的。「望著天師嚴肅的神情,致遠不知所措。

過了十來天,天已放晴。致遠拜別張天師,繼續趕路參加秋試。

不久,王致遠在秋試裡及第進士,中榜高科,被委任到貴州織金縣當知縣。上任的路上,致遠一行人經過一個叫仙女山的地方,中午的時候太陽火辣辣地曬著,一行人中途在樹林休息。致遠見前方有一座神廟,香火甚為旺盛,來往的過路人,都要在廟前焚紙燒香,跪拜許願。致遠看著來往崇拜的人很多,一開始還好奇是什麼神仙的神廟,竟然有那麼多人供奉。但走進一看,發現氛圍很奇怪,來往的人臉上都露出害怕的神情,戰戰兢兢地來去向神廟燒香、供奉,然後又很恐懼地想要快點離開。致遠突然明白這些來來往往的人可能並不是自願到神廟裡敬香的,想到這裡,致遠心中有些不悅。正好前邊有一個敬香回來的老者,致遠走上前去問老者道:「老人家,這是什麼廟宇啊?怎麼會有那麼多人都來這裡?「老人家搖搖頭說道:「這裡幾年前是沒有神廟的,後來啊山裡來了一位仙女,只要有什麼合理的心願都可以帶著香過來,虔心祈禱,非常靈驗,後來相親們自發的為這位仙女修了這座神女廟。「致遠道:「看來也是一位造福過一方百姓的仙女。「老人家道:「是啊,我們這裡也是多虧這位仙女保佑,才躲過了之前的乾旱。「

致遠繼續追問道:「老人家,我有一件事一直想不清楚,想向您請教一下。為何過路人都要在這裡焚化紙錢、燒香磕頭,但臉上的神情好像不是喜悅,更多的是恐懼呢?「老人家歎了口氣,答道:「以前都沒有這樣的情況的,後來啊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位仙女突然性情轉變,要求路過的人都要進神廟焚香祈禱才能安全通過這裡,不然的話,都會受到懲罰。以前有個人外鄉人的過路人不知道情況,路過這裡的時候沒有焚燒紙香,然後被這位仙女懲罰得特別嚴重。唉,我看你們也不像是本地人,是路過這裡的吧,我這裡還有一些香和紙錢,你們拿去敬奉仙女,可以平安地通過這裡。「致遠聽到這裡,非常生氣,辭謝老人家之後,大步走到廟前,想看看究竟是何方妖怪,敢在這裡如此蠻橫。致遠走進神廟一看,那神女塑像好像在哪裡見過,一時卻又想不起來。正在他凝神回想的時候,這時又有一位進來敬香的路人,可能是有些恐懼,手上的香不小心掉在了地上,致遠下意識地望了過去,突然想起來這尊神像的外貌和他參加秋試時,張天師勸阻他不要給香的那個人很相似,致遠望著這尊塑像,回想起當時的場景,心中非常生氣,直接轉過身,不想理會這個仙女。

出了廟門之後直接催促同行的人繼續前行,邊走邊想:「這個妖怪,當時還以為它會好生收斂,不會危害別人,結果竟然直接要求別人一定要去敬奉它,如果不敬奉的還要加害別人,還真是沒有天理!我倒要看看直接離開,它敢對我無禮不成!」

致遠一行人剛走出廟門外不到兩里路,致遠突然覺得馬車行駛得很不穩,於是拉開車窗,竟發現僕人們一個個東倒西歪,走路晃來晃去,連聲叫「哎喲」,突然拉車的馬跪倒在地翻滾起來,馬車也被重重地摔倒在一旁。致遠從馬車裡爬了出來,驚得冷汗直出,還好沒有受傷。望著躺在地上很痛苦的僕人們,急忙問他們出了什麼事,只見那僕人們抱著肚子,一個個在地上滾來滾去,不知是什麼原因。致遠問僕人們哪裡痛,僕人們也說不出來,只是覺得非常難受。致遠狠狠地給了自己兩拳,憤怒地說道:「這忘恩負義的妖怪,我曾經好心幫你,你竟然還敢這樣對我。好,你要香和紙,我給你便是!」說完起身返回神女廟,心裡仍然帶著怒氣地在廟門外燒了香和紙,許下兩本功德書,又將十兩白銀給了神廟中的管事,這才離開神廟,來到僕人們休息的地方。過了一會,僕人們才恢復過來,大家心裡都有些恐懼,不由得都加快腳步。

回到府裡後,致遠越想越生氣,不禁怒髮衝冠,往桌子重重地一拍,說道:「豈有此理!當時就應該聽張天師的話,不要給這妖怪香棒,現在倒好,這妖怪還要求要被人供奉,仗著自己有一點修為,蠻橫不講理,豈有此理!」第二天一大早致遠投入到繁忙的工作裡,因公務繁忙,一直沒有時間去請高道來收降它,暫時對她也是無能為力,心中有苦說不出。

時間很快就過去,致遠做官正直清廉,又有才學,政績非常好,頗受上級賞識,過了十多年,升遷到江蘇省揚州知府。在上任的途中,路經張天師家,下車登門拜訪,老朋友相見,相談甚歡,聊到當時秋試的事情,致遠才想起來女神廟的事,就把此事的前後都說與張天師聽。張天師說道:「為官者本應有一顆仁愛之心,這很好。但為政者有仁愛卻也不能放棄刑罰,這並不是為編制羅網,而是為教化和督促。」致遠非常懊悔,不斷歎息道:「都怪晚輩太糊塗,一時不忍才釀成這樣的錯,還請天師看在一方百姓的份上,將這妖怪收降,不然的話,不僅百姓們身心受苦,這妖怪也可能造作更多的壞事,對它的修行也是很不利的。」張天師說道:「那時候它一定要在你這裡來要香,是因為你前世所積累的福報很大,那裡的香又受到加持,所以那香對它的修行有很大的提升作用。當時我制止你拿香給它,也料到後來的事情。現在你登門拜訪說起此事,也是時候將它收降過來。」說完,張天師差了兩個黃巾力士去收降它。致遠這才安心,並代替當地的百姓感謝張天師慈悲相助,也替剛收降的妖怪感謝張天師的度化。

又過了十多年,致遠的一個同鄉途經揚州,順路過來拜訪致遠,兩人一起聊起織金那邊的近況。談話間,致遠問道:「去往織金路上的那個神廟可還在?」同鄉回答道:「你來這邊上任一年之後,我也曾經過織金的仙女山,那時雖然神女廟還在,但那裡已經沒有往日的香火,房屋也大都倒塌了。那神女塑像因日曬雨淋,又缺乏人護理,也有些破敗。」同鄉原本打算接著說下去,但這時致遠激動地說道:「當時我參加秋試的時候幫過那個神女,她曾問我要一炷香,我不忍心她當時的情況,便給她一炷香爐裡的香。也不曾想到後來它竟然為害一方,強迫周圍的村民和路過的人,一定要到神廟裡敬奉、上香才能通過,否則便要懲罰他們,這也太不像話了。後來全得張天師慈悲將這神女收降,才解除一方百姓的痛苦。唉,這都怪我。」

同鄉拍了拍致遠說道:「這也不怪你,你當時也是因為心中不忍,而且我們凡夫俗子,又如何能洞穿它們的修為和心性呢?你也不必太過懊悔,可能你還不知道後續的事情。」

致遠疑惑地問道:「後來的事情?」

同鄉笑著道:「你剛才情緒那麼激動,都不等我說完的。」

致遠道:「你繼續說,我這次一定不搶話。」

同鄉道:「後來啊,聽說有另外一位神女來到神女山,這位神女與以前的那位很不一樣,她雖然佑護一方百姓,但卻拒絕大家的供奉,當地百姓再三請求為神女修建廟宇,都被神女拒絕。後來,很遠的地方都有人虔誠地過去敬奉,為了能讓這些遠道而來的人們和那些路過那裡的人們,能有一處可以暫時休息一下的地方,她這才同意修建一個主要用來暫時安頓人們的神廟。現在那裡雖然神廟很小,但香火特別旺盛,祈願也特別靈驗。」

致遠心想這應該也是張天師所度化的那位神女,現在回到以前的地方,造福一方百姓,臉上露出笑意道:「這一切全得張天師慈悲護佑,是他收降原來的神女,並度化她,使得她成為真正造福一方的神明。現在那裡有這位神女是張天師的功勞,也是一方百姓的福分啊。」

致遠繼續說道:「有一件事還要拜託同鄉一下,同鄉回去的途中,如果也順路的話,還想勞煩您也幫我敬奉一些香和燭,代替我感謝她造福一方百姓。」

同鄉非常高興地答應道:「當然可以。」

現在王致遠家鄉那邊,也還有敬奉神女的習俗,每逢三會、三元、五臘都有很多人自四面八方而來,帶上香燭,虔誠地敬奉神女娘娘,據說只要是合理的祈願都會非常地靈驗,而且那裡還流傳著很多有關神女靈驗的事例。

正一道,不僅收降神女,使之成為造福一方的神明,而且後來還應神女的請求,專門派遣道長參與當地的教化。另外,也有相關學者的考證可以作為佐證。據相關學者考證,貴州織金仡佬族的「度職儀式」可以說是正一道授篆儀式的衍變,「度職儀式」中的投師帖文、奏章皆與正一道頗為相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