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緣11.10.2010元始道長
按萬曆續道藏,死緣可以分為三類,就是壽盡死、福盡死和非自然死。
一、壽盡死
壽盡死者,謂如宿世因緣所引壽元,油盡燈滅,是為時死。
所謂壽盡而死,指前世善惡因緣所引的壽元全部窮盡而死。
一般來說,由於前世的因緣,這一生的壽元是一個定數,連一生呼吸的次數也是註定的。如果沒有積聚增加壽元的善行,在壽元用盡時,就會壽終正寢,這是壽盡而死。
二、福盡死
福盡死者,謂如無物資而亡,是為祿死。
所謂福盡而死,指缺少衣食藥物等物資而死。
雖然沒有耗盡壽元,但已福報消盡,也會導致死亡,比如凍死街頭,或饑餓而死。因此,享福從另一方面來說,也是在消福,平常有福報時不可揮霍,總要為將來留一些才好。
在此奉勸學道之人,有福報時應當珍惜,最好省下自己的福報捨給他人用。修行人不應隨順現代人的作風,而應隨學儉樸惜福的古風。
三、非自然死
非自然死者,謂如福壽未窮盡而亡,是為非死。
所謂非自然死,按書中所說,有九種因緣導致壽元未盡而死。
1.食無度量
即飲食過多或過少,不能適量。飲食不足,會令身體饑瘦虛弱;飲食過量,則使呼吸艱難。兩者都會加速死亡。
2.食所不宜
即食物不適宜,食物在體內不能很好地消化。
3.不消復食
因為飲食不平和,導致飲食不能消化,如果還繼續進食,就會導致消化不良或者引起各類疾病。
4.生而不吐
引起身體不適的食物,在尚未消化時就應及時吐出。倘若強忍不吐,將導致疾病,是減壽的因緣。
5.熟而持之
即由過去因為飲食不知量、食用不適宜的食物、不消復食等等,因此在體內造成各種疾病,又不加以去除。這些疾病,由熟變所生,所以稱為熟,有而不去消除,稱為持。
6.不近醫藥
即不去求醫問藥。為了去除由飲食引起的各類疾病,本應遵照良醫所開良方服藥,才能消除疾病,但自己不遵從,這也是死緣之一。
7.不知損益
即在飲食、起居等方面,不知道哪些對身體有利,哪些有害,生活中不懂得取捨。
比如一個人挑擔,如果不知道自己力氣的大小,過於蠻幹,則容易造成身體損傷。又如,生活起居沒有規律,或經常熬夜少眠,或在季節交換之時不能按時加減衣服,都會製造死緣。
8.非時行房
非時是指月經期間以及生病等不宜行房之時。
9.非量行淫
非量是指縱欲,過量而行。世間人很多因色欲無度直接致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