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祈雨06.29.2016元始道長
古人總結人生最得意的四件快事是:「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可見古人對莊稼久旱得雨是何等的重視。在古代,人們沒有現在發達的科技設備,也沒有現在這麼先進的科學知識。所以,人們靠天吃飯,有需求大多都是祈求上天,如果乾旱少雨,當然是去祈雨。
古時的求雨儀式,比過年時還要興師動眾。在古代,祈雨這種事都是大事,需要地方官員來組織祭拜祈雨儀式,再有甚者,是由一國之君來主持祈雨,以求潤澤子民。
一、祈雨的歷史記載
每逢大旱之年,人們往往祈願於上天,求賜甘霖。歷數中國各朝各代,基本都有祈雨的記載,上至帝王百官,下至黔首庶民,祈雨,作為一種祭祀儀式早已有之。而巫,作為溝通天地的載體,在祈雨儀式中往往起著重大的作用。
「湯既克夏,大旱七年,洛川竭。湯乃以身禱於桑林,剪其發,自以為棲牲。祈福於上帝。於是大雨總至,洽於四海。」
商湯克夏後,大旱七年。於是既身為政治領袖又擔任祭祀之首的商湯便剪去頭髮,以自己作為犧牲,禱於桑林,方換來大雨總至,洽於四海的局面。
歷覽文獻古籍,常常會發現一種較為殘忍的曝巫焚巫的祈雨方式。
早於山海經‧海外西經便有載「十日炙殺女醜」一事。
山海經‧海外西經:「女醜之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障其面,十日居上,女醜居山之上。」
其背景大致是在神話時代。在后羿射日前,十日同輝,曝曬大地,酷熱難當。時人便透過將女醜置於烈日下曝曬的手段,以達到求雨的目的。女醜即是當世有大神通的女巫,常常乘龍魚逡巡九州,然而在十日的曝曬下,很快便香消玉殞了,死前還努力用手遮擋著眼前灼熱的太陽。
這雖然頗有些神話色彩,然而在三代,以人祀雨是頗為常見之事。如春秋繁露‧求雨篇記載:「春旱求雨,暴巫聚尫」、而左傳‧僖公二十一年有言:「夏,大旱。公欲焚巫尫。」可見,當天久旱不雨時,暴巫焚巫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祈雨方式。
在論語有「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記載。雩祭是古代求雨的祭祀,禮曰:「雩祭,祭水旱也,故有雩禮。」據記載,從殷商就有官方的祭祀求雨的儀式。「凡禱雨,先一日齋戒,約正等禁鄉內屠宰。黎明,帥約眾詣社。取齊,社祝伐鼓十二聲,用牲於社,唱鞠躬、再拜、平身,約正以下皆鞠躬、再拜、平身。約正詣讀祝位,跪,社祝讀祝文曰:「維某月日,鄉約正某等敢禱時雨於五土之神、五穀之神,皇皇上天,照臨下土,集地之靈,神降甘雨,庶物群生,咸得其所。惟神俯從民願,某等不勝瞻望,哀懇之至。」祝畢,唱,鞠躬、再拜,平身。約正以下皆再拜而出。次早,禱亦如之,惟不用牲,必得雨乃止。若雨多,求止雨,則鳴鼓百聲,用牲於社,祝曰:「雨已太多,五穀不和,人民失養,傷如之何!社靈,社靈!幸為止雨,調變陰陽,除民所苦。」禮亦如之。謝得雨及雨止,俱用牲於社。」
二、道教祈雨
仙術由來能致雨,誠心所感可回天。
歷史中記載古代道士,利用清微雷法或者神霄雷法祈雨,比如,元朝道士張守清,宋朝道士林靈素,和林靈素同時代的王文卿,等等都會祈雨,並因此多次受到皇帝的嘉獎。道士祈雨常行齋醮。道教齋醮祈雨,要設道場、設醮、建醮、薦青詞,祈雨禱告之神,有山神、水神、龍神、天師和諸廟神、諸城隍等神靈。
七真因果傳第二十六回「祈甘霖回天轉日」記載,元順帝張掛皇榜,請道行清高之人祈禱雨澤。道士邱長春應詔而往,稱:「必須高設雨壇,皇上親自拈香禮拜,臣然後禱告上帝,限三日有雨。」順帝依言而行,「長春俯伏雨壇,奏言懇切。…以柳枝蘸淨水,向紅日灑去。」果然天降大雨。
清‧潘昶金蓮仙史第十五回劉處玄駙馬獄祈雨,寫海州「天氣亢旱」,「那州官設壇,命僧道祈禱,毫無應驗」,道士劉處玄,欲祈雨,令知州柳邦政「設三丈六尺高潔淨的法台於荒野之處,香燭供養」,「與太太親身率領在州紳士」及僧道齊集法台,左右叩拜,雨下時,不可走散,亦不可遮蓋。至祈雨時,劉處玄「上了法台,焚符一道,口誦真言,手拿權杖一擊,龍王急忙興雲佈霧。真人再運神,焚符二道,權杖二向,雷部霹靂轟轟。真人復含咒語,焚符三道,權杖三向,雷電交掣,大雨如注。」
李商隱為舍人絳郡公鄭州禱雨文說:「鄭州刺史李某,謹請茅山道士馮角,禱請於水府真官。「唐代杜光庭則以道者的身份求雨,蜀王青城山祈雨醮詞云:「甘雨愆期,農畝虧功,」「是用披心雲洞,拜手仙峰。佇真侶之感通,冀明誠之禦達。賜臣以時合歲稔,拯臣以風順雨調。」
唐獨孤霖文中則多處提到女道士禱雨。玉晨觀祈雨歎道文云:「旱苗方瘁,膏潤不沾。女道士某等奉為皇帝依教發誠,循儀啟願,…遂使觸石未周,遽聞泛灑,隨風而遠,俄睹滂沱。」
三、祈雨儀式調用的雨從何而來
沖虛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話記載下面兩件事。
一、
問曰:天數高亢,雖持內修何以斡旋?
答曰:數在天,固已定斡旋之念,又在臨機應變。如昔日未趨京時,郡治欲余祈雨。未行持已前,郡家遍行祈禱不應。一日靜定,忽空中使者默報云:天數當旱,非法可治。今郡近五十里有雷澤潭,在建昌秀源之地,此中雷神雖奉命封潭,於道法中亦能用力,宜以符命起之。余覺,遂以符命就,命使者追之。再入坐,恍見一老子忽到壇上,以口吸盂中蔽太陽墨水一呷而去。未幾,天地晦冥,下微雨一霎而止。覺不及,復旱。後問使者,乃謂:老子者,不過所起龍神耳。彼已違命出洞,所下一霎微雨,是壇上一呷浄水爾,不過為法中一報應。於是,再遣章奏,飛告真王請旨,後得帝旨,降雨三日,方得復旱。
王文卿還沒奉召進京的時候,他所居住的郡縣,要求他祈雨,在他祈雨之前,郡縣當地的人試過種種辦法祈雨都不靈驗。有一天,王文卿入定的時候,突然聽到空中有使者對自己說,天數應該如此乾旱,不是法力所能解決的。現在,郡縣附近五十里的地方有一個雷澤潭,裡面的雷神奉命封閉潭,但是你可以在道法上用功夫,用符法讓它起來。於是,王文卿按照要求去做,作法之後,果然在恍惚中看到一個老者到法壇上,吸了一口水朝太陽噴去,天上立刻下雨,但是很小的一陣雨,立刻又停止,根本就無法解決旱災。
王文卿就問空中使者,使者告訴他,那老者只不過是一個龍神而已,他已經違抗天上的命令而出洞,所下的一點雨,只是他從壇上吸的一口水而已,只是為了應付你的法術召喚而已。於是,王文卿繼續作法,奏章飛告真正的管雨的神,果然得到玉帝旨意,降雨三天,終於解決旱災。
二、
問曰:若如此,又何以感動?
答曰:法當默朝之法,以央有無之應驗。
余昔入覲時,再遇火師曰:子行朝堂有重委,故來報汝,但今歲天數當示早災,非子之可以祈也。遂叩火師,何以見教。
師曰:天下龍潭泉源,皆為玉帝封閉,雖有符法,其數未滿,亦難祈也。
余再問師何以教我?曰:子此行,惟黃河不曾鎖閉,惟宜檄使者,黃河借水甦旱而已。余依訓到京,朝廷果命祈雨。余檄雷神,於黃河內借水三尺救旱,後京畿奏上,所降之雨皆泥水也。以此見火師之言的也。
宋徽宗命林靈素祈雨,沒想到,林靈素那一次祈雨竟然失手,祈雨不靈驗,趕緊向宋徽宗推薦一位更厲害的道士王文卿,也就是王侍宸。王侍宸接到聖旨之後,由於那個季節的確不適合祈雨,所以和他師父商量,他師父說,當今的天數是應該旱災,不是依靠法力可以求得雨的,天下的龍潭和水源都被玉帝封禁,即使用符法來調用,但是天數沒夠,也難湊效。
王文卿就問他該怎麼辦?他師父說,現在只有黃河的水沒有被玉帝封鎖,所以,仍然可以借黃河的水來解決旱災。後來,王文卿那次祈雨,天上降下來的雨,都是黃泥水。由此可見,他祈雨求來的竟然是黃河水。這件事在林靈素傳、大宋宣和遺事和歷世真仙體道通鑒都有記載。
從上述兩件事,可以發現,古代道士祈雨,所調用的雨水,其實並不是直接來自天上,而是來自地上,是直接調用黃河、江水、湖泊、甚至大池塘的水,從天而降化為雨水而成。
四、謝雨儀式
自古祭祀,有祈有報。祈雨活動一般包括事前祈禱和事後酬神兩個階段,祈雨後還要進行謝雨儀式,祈禱獲應後報謝神靈,是整個求雨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值得重視的是,無論君主、臣僚、道徒,凡旱時祈禱,均有罪己懺悔的言詞,如:「吏實有罪,仰累陰陽之和。」「政績繆戾,致干陰陽之和。」與祈雨儀式上的悔罪相對應,謝雨時則有「紓吏之過」,「赦吏之罪」「吏失其職,以為神憂;不誅其瀆,終賜之雨。」等自陳己過,祈雨謝雨之詞,在祈求的同時,時刻反省時旱不雨的真正緣由,加強畏天意識,樹立保護自然的觀念,這才是祈雨儀式所具有的深厚德政內涵及現實教化意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