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寳五經提綱01.26.2004元始道長
敷座法事
大聖聞經悟道天尊
太上微言在五經,五經垂世若丹青。
叮寜試爲重宣演,解脫亡靈出夜扄。
伏以
經天緯地之謂道。道出分三、垂世立教之謂經。經傳有五式,宣妙義、祈度亡靈,謹運真香至心上啓:太上無極大道虛無自然元始天尊、玉晨道君靈寳天尊、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昊天至尊金闕玉皇上帝、東極青玄慈父太一救苦天尊、大慈十方救苦天尊、九天生神上帝、五方五老上帝、三十六部尊經玄中大法師、三元三官大帝、九幽拔度真宰、五嶽十地陽曹隂掾、主宰真靈、三界内外應感神祇。咸望慈悲俯垂洞鑑,蓋開趨正道而出迷途必資恵炬,度苦海而登彼岸須籍法橋,故天尊以方便心爲衆生立權實教出五經之旨、趣爲萬有之筌蹄,歷歷玄文、巍巍大範、格言妙訓。
必志於道、據於德者,始能究其淵源奥義竒辭,非出乎口入乎耳者,所可窺其髣髴者也。
以今奉爲某求度亡故,某謹集見前清衆,敷座諷誦
洞玄靈寳九天生神章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髙上玉皇心印妙經
太上洞玄救苦拔罪妙經
太上生天得道真經特用囘薦亡靈,超真解脫,當願亡者某:出羣迷徑、入希夷門。
玉章生神,四象五行之和合;妙經救苦,三尸六賊之消亡。空五藴以爲得道之階,淨六根以證生天之實。忘心、忘形、忘物,識真常得性之機;錬神、錬氣、錬精,明混合迴風之道。嘉與有情之衆,同歸無相之門。
法衆虔誠同聲讃詠~
諷 生神章經
仰惟
九天生神章經,乃三洞飛玄之炁,結空成梵、自然成文;所以能開天地生人物者也。大抵人之生也,皆受九天之炁以爲胞胎魂魄,至於五臟六腑七竅八景三萬六千神,莫不由其融結而後得生。
一有壅閼,則生生之理不具;蓋有孕重而隨殰者矣。夫!九天之炁順而委之,則結凡胎而爲人;逆而修之,則結聖胎而爲仙聖。凡雖異,其爲道則一而已矣。又天秉陽九陽數也。純陽者仙,純隂者鬼。
真人以陽消隂,則昇天而爲仙;衆人以隂消陽,則入地而爲鬼。既爲鬼則受拷酆都、魂神蕩散;非藉神章以攝其遊奭,則無由自拔於長夜而返陽明之域。是故錬度家㝡重斯文者,蓋以此也。亡者某既聞靈音,所當耽咀,洞慧凝神而守真宅、錬胎而返本初,自然魂魄和柔,九天之炁混合玄牝而胎仙之道成;胎仙之道成,則馳騁龍駕、白日登晨,是謂與九炁合德也。可不勉乎!可不勉乎!
用廣發揮,請吟一頌:
九天妙炁自虛來,空洞凝和結聖胎;
身外有身能造化,超凌三界出輪迴。
衆和:難逢難遇生神經~
諷
清靜經
仰惟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蓋髙上老子西遊閬風時,爲西王母演說,乃大道心法也。
甞試論之:天地萬物,所宗者一道也;經書萬卷,所明者一心也。道有太常,心有真妄。修道必修於大道,論心先論於真心。大道漠然無形、而能運化羣有;真心寂然不動、而能建立萬法。非心無以見道之全體,非道無以見心之妙用。道外無心,心外無道。
是故古之修道者,先修其心。何以修心?曰清靜而已矣。何以致清靜?曰虛而已矣。人能使方寸之地虛,則一塵不染、一物不留;寂然湛然、常清常靜,一神獨運,妙應無窮;可以超出生死之外,是謂得道也。方寸之地茍不能虛,則百路千歧、勞勞役役於其外;七情六慾、轇轇擾擾於其中。與接爲搆,日與心闘。方且流浪生死之不睱,豈清靜之能致道之能得耶?
亡故某,茍能於此有所悟,澄慮以求其清、遣慾以求其靜,忘形忘物以求其虛,積成久之,自然一點靈光通天徹地,所謂形神俱妙、與道合真、游行三界、昇入金門。左玄仙公豈欺我哉?用廣發揮更吟一頌:
真心清靜道爲宗,譬彼中天寳月同;
淨掃迷雲無點翳,一輪光滿太虛空。
衆和:難逢難遇清靜經~
諷
心印經
恭惟
玉皇心印妙經,蓋上帝金口演說,實金丹大道之準的也。甞謂三萬六千種道,獨大道爲正宗;三千六百旁門,獨金丹爲正統。金丹之書浩若煙海,求其簡要著明,未有若此經者;名以心印,不亦宜乎。大抵人身至寳,不過有三:神也、氣也、精也。
修錬者以此爲丹基,故以上藥目之丹書所稱紅鉛、黒錫,水銀、朱砂,金精、木液,甲、庚,龍、虎,坎、離,烏、兔,嬰兒、姹女,黄婆、土釡,其名不可㮣舉,皆是物也。若得囘風混合之道,採之取之交之結之、以火錬之,又從而温養之,始於百日立基、中於十月成胎、終於一紀功備;脫胎神化、一得永得而金丹之道備矣。此上藥者,非惟人身有之;天地萬物莫不皆有之也。
惟智人者能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以我之炁,合天地萬物之炁;以我之精,合大地萬物之精。故能隱顯自然,與太虛同其壽量。是爲得道也!大哉,此藥其妙道之至寳乎!亡故某,既淪太隂,所謂上藥今不存矣。
然倘能取天地萬物之神,爲我之神;取天地萬物之炁,爲我之炁;取天地萬物之精爲我之精。將見迴骸起死、白骨成人;則上藥散而復聚,至寳失而復得。豈不樂哉?
用廣發揮更吟一頌:
上藥身中神炁精,人人具足靡虧盈;
能知混合迴風道,金鼎黄芽日日生。
衆和:難逢難遇心印經~
諷
救苦經
仰惟
太上洞玄靈寳救苦拔罪妙經,本於青霄隱書,蓋錬度之祕文也。經中綱領有四,其要在於主光明而已。
一曰委炁立。蓋元始以一炁分判天地、運化隂陽、爲萬物之本。周子所謂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隂,陽變隂合而生水火木金土者也。二曰順炁生。蓋天地既判、隂陽既立,則人受其中和之炁以生。周子所謂「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萬物化生者」此也。三曰成萬法。蓋人道既立,必有聖賢者出於其間;陳綱紀、立制度爲之正德;利用厚生,而後人道不窮焉。子思子所謂修道之謂教亦此意也。四曰主光明。蓋此光明,乃性體也。主云者奉之如君也。人能奉此光明常爲一身之主,動靜語黙皆聽命焉。
自然靈臺之間、軒豁洞達,物莫能蔽而道體全矣。中庸所謂尊德性。大學所謂在明明德。莊子所謂真君皆指此也。夫!此光明人人具有,不爲堯存、不爲桀亡;不爲顔増、不爲跖減。操之則賢,捨之則愚;得之則昇天堂,失之則沈地府。凡地府中燒煑屠割、苦毒萬狀,皆因失此光明也。是故天尊每救罪魂,必先假以神慧,使之返照心源、自識宿命;方其悔悟之時,罪者立赦、囚者立出,衆苦消釋、身心泰然。譬如旅人中途亡其資,饑寒流離、困踣道路,一旦得寳則百用立具、憂苦盡除矣。我天尊救苦之恩亦如是也。亡故某,於此光明倘知樂處,精加錬養,一朝成功,空洞之中自生别體,可以超度三界難、徑上元始天。尚何有地府之苦哉?用廣發揮更吟一頌:
種種無明是苦根,苦根除盡善根存;
但憑慧劒威神力,跳出輪迴五苦門。
衆和:難逢難遇救苦經~
諷 生天得道經
仰惟
太上生天得道真經,乃元始天尊爲一切天人顯示修行之捷徑也。
夫!傳道妙者,始於有言、終於無言;修天福者,始於有爲;終於無爲。
若此經者,頓漸之門雙啓,始終之理畢陳;實得道之筌蹄、昇天之梯級也。推尋經意,用力工夫凡有六節:入道之初,先持齋戒、以堅信心,一也。廣建福田,精修妙行而不染著衆縁,二也。常持正念,使内想不出、外想不入,以除煩惱業障,三也。保養真炁,使一身之中太和充溢、内外光明,四也。減節飲食,以養真元、遣鬼尸而絶嗜慾,五也。淨六根、空五藴以造虛妙,六也。信能行此六者,則心凝形釋、骨肉都融,可以遊行太虛、縱觀萬化;然後見道體之全真、心之妙始。於有爲而終於無爲。至此而自然黙識也。
亡故某,苟能從事於斯,積學之功、日填一日,異時與羣仙攜手,於五城十二樓間逍遥自在。方悔遇此經之晚也。
用廣發揮更吟一頌:
道以無心度有情,一切方便顯修真;
若歸聖智圓通地,便是生天得道人。
衆和:難逢難遇生天經~。
收經回向:
臣等仰惟三清道祖、金闕衆尊,經筵所啓三界真靈,咸望洪慈俯垂洞鑑:向來諷誦太上五經,功德總用,資薦亡者、某䰟開發道性、拔度苦根。
當願聞九天生神章經則知禀生受命之源,而修返本還元之妙。聞清靜經則頓悟性宗而空諸相。聞心印經則自修命學而錬内丹。聞救苦經則主此一㸃光明不沈地獄。聞生天得道經則爲之雙修福慧、徑陟天堂;逍遥妙有之庭,遊宴鴻濛之域。一真不昧,萬劫長存。始焉因經以指迷,至此忘言而得意。譬若乗舟度苦海,到彼岸則舟無所施;持炬照迷途,歸正道則炬將安用?是謂經功之極致,亦爲法會之大成。
法衆虔誠聞經讃詠。
舉三聞經:
聞經已後,當願衆生,起心回向,常當信禮;
聞經已後,當願衆生,心開悟解,受持轉誦;
聞經已後,當願衆生,普上法橋,無有障礙。
靈寳五經提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