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理法08.29.2009元始道長
一、丹道的根本原理是返還、逆修
1、先由成人返還為嬰童。即由性發育後(16歲後育後)的有漏之體逆修成性發育前(16歲前)的不漏之體,把成人的精、氣、神三物返還為嬰童的神、炁二物;
2、再由嬰童返還為胎兒。即由降生後(0歲後)的神炁分離逆修成降生前(0歲前)的神炁合一,把嬰童的神、炁二物返還為胎兒的一物(即金丹)。
二、在這過程中,一些階段性的成功標誌如下
1、後天之神(平時待人接物的思維和意識)漸隱,先天之神(心死神活的那個神,萬念俱泯,一靈獨覺的那個神)漸現。
這是踏上真正修行之路的第一步,即煉己。
2、後天呼吸漸漸停止,先天胎息(即命蒂之真息)漸漸發動。
前人對此有言:「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我與諸君說端的,命蒂從來在真息。」
這也稱為煉精化炁。功成標誌為:馬陰藏相,如同嬰童一般,不再產生生殖之精。
3、神炁相吸、相引,互相灌注、交融。
4、最後,神炁交媾、合一,而化為金丹。
5、…這之後,還有功夫,但就不是凡人所能知道的了…
雖然,無為丹道和有為丹道的具體修法不同,但它們在大的關節步驟上,一定是相同的。
三、具體的修煉方法,簡而言之,一共有三步
1由隨息而漸致心息相依
隨息做久了,自然而然的萬念漸少;隨息做久了,自然而然的會慢慢變成心息相依。
第一步的具體做法:
集中心神,隨時保持警醒的狀態;吸氣時不管,呼氣時注意,一息都不要放過。就像明月照山岡,只是關注它,卻不干擾它;其它的,一切都不要理睬。如果思想開小差起雜念了,別怕,丟下就好了。只要及時的警醒,再轉回來注意呼氣就行了。
不光是煉功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隨時保持警醒的狀態(即用覺照工夫)。日常生活中要待人接物,不可能無念,只不過修道之人要長保“靈覺”不迷糊罷了(真常須應物,應物須不迷,迷則眾生覺則道)。具體的做法就是:念起之時,不能迷糊,不能隨它去了,要知道自己起念了;起念後,也並非有意止念、除念,只不過事來不受,一切處無心而已;當念頭過去後,依然要回轉來,繼續關注呼氣。
2由心息相依而漸致凝神入氣穴
從文字上來看,第二步的具體做法與第一步的具體做法的文字表達是一樣的。當然,隨著丹道修持的進步,意念的物件、意義的著意處、意念的輕重…等內涵都已經發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這些變化,提前預知,無益有害;功夫至此,自然明白。
其實,只要還沒有達到神炁合一的程度,丹道修持就可以說是始終都在著意呼吸。當然,這種著意,注意力的緊張度應該分情況的有輕有重;而著意的物件(呼吸),也應該隨著功境的進步,自然而然的逐漸從外呼吸轉變為內呼吸。在這個過程中,學者應記住並遵循的原則是:
1、內慮外感,不管不顧。覺照呼氣,常省常惺;
2、守內不守外、守無不守有、守靜不守動。
心息相依做久了,自然而然的入靜越來越深…功夫到了,終於有一天在定中玄關自現。這時,神在氣中被氣所制,思維念頭,無法可生,故可謂心死(即萬念俱泯)。因停止、隱藏後天意念(心死)則先天靈覺自然就會顯現出來(神活),故而你就會自然而然的感到一靈獨覺、湛然不動。
功夫到此,神入炁中,如在深穴。這時的功夫才稱得上真正的凝神入炁穴。此前,我們其實即無可凝之神,又無可入之氣穴。
(經常有道友發電郵問我,什麼是炁穴?凝神入炁穴的真義是什麼?那麼,就請好好體會一下神入炁中,如在深穴這八個字吧。再說一遍,凝神入炁穴是煉出來的,不是想出來的!)
見玄關而出現自然而然的凝神入炁穴後,你就可以當仁不讓的自豪宣稱,我入道了。
3凝神入炁穴做久了,神識越來越靈
炁機越來越盛(先天胎息漸漸發動)…最後,終於漸漸神炁合一(即結丹)。
結丹後,就可以當仁不讓的自豪宣稱,我成道了。(了道是出胎。)
大道難言,希望我說的還算明白。雖分三步,但實際做起來,可以說是很多步,也可以說是只有一步。沒時間了,以後詳細說明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