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0日 星期日

太上老君內觀經注譯


太上老君內觀經注譯08.04.2010元始道長
太上老君內觀經簡稱內觀經又稱內視經,撰人不詳。約出於魏晉朝。陶弘景曾引過此經,是道教的經典著作之一。太上老君內觀經繼承發展戰國道家祖師列子養生思想,義理通明,文字優美通暢,韻古義幽,言簡意深。若以傳統經典來修持,對精神靈性修持上的提升,將會有所極大收穫。若當古文來細細欣賞品讀,可謂文字組合上的極致美感呈現。
千百年來,獲得精神悟境的聖哲,文字大智慧皆從心念自然流露。由內而外,無不寧靜無為;起思動念,無不利益眾生;神思所到,無不字字精巧,句句璣珠,當中不含一絲瑕疵。無事偶來品讀,猶如把玩一塊溫潤無瑕的美玉。此經以修心為修道之說,宋金以來對道教諸派尤其全真一派之教旨影響頗大。
太上老君是道教道祖,是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之一,道教的理論依據是道家。要瞭解內觀經,我們必須瞭解道家的宇宙觀,也就是世界是怎麼產生的。
道家認為,宇宙產生之前只有茫茫的道,這個道既是宏觀的概念,又是微觀的概念,所謂茫茫一片,這是宏觀的,也就是說這個道很大,大到什麼程度呢,大到至大無外的程度,也就是再也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在它的外面;那麼微觀的小又小到什麼程度呢,小到至小無內的程度。
在這樣一個虛無縹緲的狀態下,有一位元主宰之神,稱為元始天尊。然後,這個道不知什麼原因開始動了,一動便有靈炁,究竟是先有炁才會動,還是先動了之後才有炁,這就好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了。總之,這時有了靈炁,又有一位主宰之神,稱為靈寶天尊。這個具有靈炁的道運動的幅度越來越大,就好象一個看不清的點在旋轉,並且一轉越大,有點像一個太極陰陽魚,逐漸可以看出其有所分化,這個道所分化清楚的兩面便是兩儀,即陰陽兩儀。注意:這個陰陽兩儀是道的兩面,而不是道一分為二變成兩個東西,在這一狀態下有了一位主宰之神,稱為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所代表的陰陽兩儀,再進一步運動之後,便是陰陽二氣,萬物就是這陰陽二氣所產生。至此,這個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三清之後,也就是萬物生成之後的一個萬物主宰之神叫太上老君。這個便是道教的創世紀,而這個創世紀是得到了科學的驗證。這並不是憑空亂說,天體物理學家方勵之就專門著書,用天體物理學的方法來解釋過這一創世紀的偉大理論。
既然萬物一切是由道產生的,那麼萬物就必然存在著一定的規律,有了這個規律,我們就可以瞭解世界,那麼,我們究竟如何來找出這個規律呢?
老子在道德經的第一章就已經告訴了我們,但我們大部分人都沒有引起注意,那就是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想要明白這兩句的意思,先得搞明白,古文中的妙、徼是什麼意思?妙是事物的內在奧妙、內在本質、記憶體聯繫;徼是事物的外在輪廓、外在表現、外在邊界。
事物是由小到大,從無到有,因此,我們觀察事物發展趨向時,要順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去思考,要向宏大的方向思考;而如果我們要觀察事物的由來時,就要逆著事物發展的方向,即順著發展的來源去摸索,要向微波的方向思考。這就是常有和常無的兩種不同的思考方法,一個是順著思考,一個是逆著思考。
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是有許多發言人的相似,電子圍繞原子核轉,而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許多原子按一定規律組成分子,而許多太陽系組成銀河系,我們可以想像一下,世界的規律為什麼如此相同而又如此不同呢,老子也同樣在道德經中告訴了我們,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層層地效法而來,這就為我們觀察事物的變化提供了方法。
人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個宇宙,人成了萬物之靈,觀察人自己同樣可以瞭解陰陽五行的作用規律,從男女受精,經過十月懷胎,這預演著人類產生的一個縮影,從這個縮影可以瞭解陰陽變化、五行之氣的所屬,以及處理病變的方法。所以,講解內觀經,並不是說逐字逐句地翻譯每一句該文言,那樣你仍不能引出內視的效果。必須瞭解道家的大道規律,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才能入精入微,才能致虛極,而守靜篤。
以下逐段解釋太上老君內觀經
原文:
老君曰:天地媾精,陰陽佈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而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佈,以定精也。十月氣足,萬象成也。元和哺食,時不停也。
譯文
對於人體來說,天地就是指父母,媾精就是陰陽交合,然後便開始陰陽交融生長發育,並且秉承父母的靈氣,這便是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現象。父母從和合開始,這個還未形成的人但開始生長,一個月生變為胞孕,兩個月形成胚胎,後面三、四月中,什麼是魂、什麼是魄,魂魄與神精直接相對應,人無神則魂丟,魂在則人的神在,人就有靈氣,如果一個人精不足,則此人無魄力,有運魄力的人一定精神飽滿。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謂之天魂、地魂、命魂,七魄謂之天沖、靈慧、氣、力、中樞、精、英。這三魂七魄各有陰陽,三魂屬陽,主動主生,七魄屬陰,主靜主形,失魂落魄之人,一定站立不定、癡癡呆呆。
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前面四個月是一生二,二生三的過程,這兒開始三生萬物,五臟六腑全出來了,從而分藏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臟即心、肝、脾、肺、腎,六腑即小腸、膽、胃、大腸、膀胱、三焦。 第七個月,由裡及外,五官等功能也逐漸俱全,第八個月,神經系統也已經有所知覺,第九個月方方面面也基本生成完畢,第十個月瓜熟蒂落,馬上就可以哺乳餵養。
原文:
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生元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保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有由然也。予內觀之,歷歷分也。
譯文
頭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亦曰黃庭。(人體的控制系統在頭部,相當於人體的CPU)五官也集中在頭部,所以能照生識神與魂魄相通。心主血脈、心主神志,心腦相通,所以人的生命本元在心。
這一段內容中司命無英白元桃核等都是被道教神化了的穴位之神,有關知識還必須閱讀黃庭經太清中黃真經思九宮五神法等許多道家書籍。
黃庭經謂人體中有八大神宿衛,二十四位真人,諸如發、腦、眼、鼻,耳,舌、齒、心、肺、肝、腎、脾、膽等等皆有神主之。
太清中黃真經中說,人體五臟六腑百關九節有神百萬。而在這些神靈中,最重要的則是泥丸、司命、無英、白元、桃孩諸神;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魂,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心源也。無英居左,制三魄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保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
天體有諸宮,人體亦有與其相對應的諸宮,而無論天體之宮還是人體之宮,均為同一神靈所轄。其所以如此,是因為人體諸神不過是天體諸神之氣化。如思九宮五神法中說,九天九宮中有九神,謂天皇,九魂變成九氣,化為九神,各治一宮。
鼻吸天氣,口食地氣。天之元氣經鼻導入泥丸,也許有人要問,氧氣應該是吸入肺部,為什麼是頭部的泥丸宮呢?其實這正是西醫和道醫的不同點,人呼吸臭氣首先是頭腦感到噁心,人呼吸鷳空氣,也是頭腦首先感到清爽,道醫所說的氣與西醫所說的氣是不同的東西,這個氣應該寫成炁,而口吃食品,按道醫也是氣,這個氣應該寫成氣,是地氣。正是這種氣與神明相通,與動靜相關,因此我們才能內觀,才能明白自己、瞭解自己的一切。
原文: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則神也,變化不測,故無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隨處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陽之精,主火。上為熒惑,下應心也。色赤,三葉如蓮花,神明依泊,從所名也。
譯文
五臟與五神(神魂魄精志)的關係是這一節的關鍵。神在心,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志在脾,這五神的核心是心神,五神與一行的關係是心神屬火其色赤,肝魂屬木其色青,肺魄屬金其色白,腎精屬水其色黑,脾屬土其色黃。這些都是道醫的基礎知識,心神定則五神各守其舍,心神散則五神各出其位,導致神情惶惑。所以,心神為一身之主,能控制其它諸神,內觀也主要靠心神意會。
心為什麼是火,因為秉受太陽之精。熒惑是古代天文中的火星的別稱,道醫是講究天人合一,在這方面有許多書已經失傳,非常遺憾。三葉如蓮花,也是從天文一類說的,(心葉)是七天上的花樹,是在說心這一個字,心與神(也稱神明)是相互依存的。
(心葉)樹是七天上的花樹。
原文:
其神也,非青非黃,非大非小,非短非長,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清淨則生,濁躁則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虛寂,生道自常。永保無為,其身則昌也。以其無形,莫之能名,禍福吉凶,悉由之矣。
譯文
這一段以及下一段文字,都是接在上一段的內容,因其太長,是為分開解釋。
神這個東西屬於非物質形態,所以從顏色、大小、長短、曲直、剛柔、厚薄、方圓等方面,來內觀這個神是不可能的。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能感覺得到,感覺到神這個東西,大可等同天地,小基於毫芒,制約住但身形一切端正,不控制住則身體理智一切失衡。清靜則腎水壓制住心火一切處於平靜,濁燥則心火過旺,肝木損而肺金傷,魂飛魄散,六神無主。
心神可通達四面八方,上至九霄下至五洋,卻在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迷失,任何一個干擾都可能打斷心神的思維,所以只有在極其虛靜的情況下,心神才能通達自如,這就是老子所說致虛極,守靜篤。永遠保持無為的狀態,心神才能一直安寧,從而保證身心不疲憊,精力旺盛。所以,神這種無形無名的東西,禍福吉凶全由它所主宰。
原文:
所以聖人,立君臣,明賞罰。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難伏,唯在於心,心若清淨,則萬禍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淪惡道,皆由心也。妄想憎愛,取捨去來,染著聚結,漸自纏繞,轉轉系縛,不能解脫,便至滅亡。由如牛馬,引重趨泥,轉增陷沒,不能自出,遂至於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時,神元清靜,湛然無雜。既受納有,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殢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隨健羨,身欲肥輕,從此流浪,莫能自悟。聖人慈念,設法教化,使內觀己身,澄其心也。
譯文
聖人之所以要確立君臣是為了要明賞罰,設官僚訂法制是為了限制人的行為,從而使人心不亂。人之所以難以制伏,就是因為人心在動。一旦某事打動了人心,便一定會產生相應的行動。所以說心靈是控制行動的源泉。一群人看見風吹旗飄,於是有人說是旗在動,有人說是風在動,這時丈人告訴大家,既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動,是你們的人心在動。我認為丈人也說得不對,應該是風也動旗也動,從而引起心在動。如果不能引起心在動,人便感覺不到風動旗動。有一例子可以證明,一次和朋友一起向車站急趕,見朋友看了一下手錶,我馬上問他幾點了,他神情一呆說:啊呀我忘了。雖然他看了表,但表的時間沒有打動他的心,所以他感覺不到。這實際上是物質和意識的關係問題,我們以後再討論。
心神清靜便能身心安息,當然就可以萬禍不生。所以,社會上的一切動亂,包括流浪生死、沉淪惡道,都是心的不平衡所造成。人的心情、人的情緒、人的愛憎等感情方面,也是受心神的支配,所以有人感歎道:世上的人見多了,便有些淡然,淡然的是那些並不真切的情感的膺品,淡然的是那些瑣碎的情感的坷垃。早已知道,今日的人們就象地上的螞蟻,會無端生出一種忙碌,一種豐富,那柔腸百結,悉腸百結,拆開來看,只不過是纏繞成團的一段空白時間。
由於人心不齊,又有感情與欲望的糾葛,使得人與人的關係越來越複雜,人與人的矛盾越來越激化,社會也由此變得龐雜無比,這就好比牛馬陷入淤泥之中,欲撥不能,只能越陷越深。這就是道家治國治家的最高境界無為而治,許多人解釋這一觀點總有點牽強附會,今天我們可以完整地來解釋這個無為而治的思想。
道家認為人在剛出生時,神元清靜,湛然無雜,後因環境影響,社會教化,眼貪色,耳貪聲,口貪味,從而產生各種欲望和需求,無限的欲望去爭奪有限的資源,使人也同樣陷入泥潭。所以,道家要求人絕聖棄智,使身心保持清靜自然,人便可以減少欲望,沒有欲望便沒有行動,便沒有紛爭,從而社會安寧和諧。
遠古的三皇五帝時代,之所以傳說是無為而治,那是因為當時的人類,其主要敵人是洪水猛獸,人與人之間最需要合作和説明,所以當時能夠無為而治。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便開始富貴生淫欲,有了欲望便有紛爭,社會開始混亂,逐步走向禮治和法治。社會和我們個人是同樣的道理,我們要內觀,就必須要澄清思慮,使身心保持清靜才能洞察一切。
原文:
老君曰:諦觀此身,從虛無中來。因緣運會,積精聚氣,乘業降神,和合受生,法天象地,含陰吐陽,分錯五行,以應四時。眼為日月,發為星辰,眉為華蓋,頭為昆侖,佈列宮闕,安置精神。萬物之中,人最為靈。性命合道,人當愛之。內觀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貴,妄染諸塵,不淨臭穢,濁亂形神。熟觀物我,何疏何親。守道長生,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譯文
諦觀是一邊看一邊仔細地辨析。人自身是從虛無中來,姻緣相會便能積聚精氣,和合相生,效法天地的生成,陰陽相互作用,五行暗屬其中,與四時相應。下面幾句中的華蓋,不是指皇帝馬車的蓋子。太陽和月亮的周圍因雲層的折射會有一圈一圈的光圈,這些光圈被稱為日華、月華,根據雲層中水份的多少決定日華月華的清晰度,其中離日、月最近的一個光圈被稱為華蓋,這樣一說明就比較好理解為什麼眉為華蓋了。眼與光明相接,所以喻為日月。崑崙也是指的泥丸宮,用頭來比喻比較好理解,至於為什麼發為星辰,不管怎樣解釋總有點牽強附會,那就不解釋了。
人為萬物之靈,這已經沒有什麼好解釋了,所以人要珍惜自己的性命,道家屬於養身哲學,希望人長生而不是涅槃。通過內觀自身,就可以體會到人的尊貴,如果人不珍惜自己這來之不易的清靜之身心,則必然會諮欲縱行並染上各種凡塵俗物,玷污自己的身心。當人內觀之後,就會明白外物和自身誰更重要。要想守道長生,只有為善保真,而世上愚癡,忙來忙去,雖辛苦卻徒勞無益。
原文:
老君曰:從道受分,謂之命;自一稟形,謂之性。所以任物,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意之所出,謂之志。事無不知,謂之智。智周萬物,謂之慧。動而營身,謂之魂。靜而鎮形,謂之魄。流行骨肉,謂之血。保神養氣,謂之精。氣清而駛,謂之榮。氣濁而遲,謂之衛。總括百神,謂之身。萬象備見,謂之形。塊然有閡,謂之質。狀貌可則謂之體,大小有分謂之軀。眾思不測,謂之神。邈然應化,謂之靈。氣來入身,謂之生。神去於身,謂之死。所以通生,謂之道。道者,有而無形,無而有情,變化不測,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道不可見,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長保者,以其不能內觀於心故也。內觀不遺,生道長存。
譯文
這一段有一系列名詞的解釋,這些解釋一定要反復體會才能理解,而且這一段比黃帝內經的解釋更為詳細具體。道生萬物,萬物皆有命;萬物產生之初所固有的稟形稱為性;(外物通過五官等觸覺在體內形成的印象稱為象;)這個象被留住並為以後所參照,具有這種功能的東西稱不心;心對剛才所說的象有所回憶舟為憶;意所形成的一種意念稱為志。
知道的東西多稱為智,能融會貫通稱為慧;意識的核心稱為魂,使人鎮靜的膽識稱為魄;周身通行的是血,保神養氣的是精;(道醫認為)水穀之氣稱為榮氣,水穀之悍氣稱為衛氣;後面的身、形、質、體、驅概念與日常的理解沒有太大出入,這兒的眾思不沒謂之神和道醫所說的兩精相博謂之神基本相通。
相離而起感應稱為靈,人身有氣稱為生,神離人身稱為死,通達生死稱為明道。道這個東西,說它是有卻沒有任何形狀或狀態,說它是無卻又有某種情緣可以感覺得到,道變化莫測,對萬物有神通。這種神通對於人身來說就是神明,藏於心,所以教人修道就是修心,教人修心也就是修道。人身上的道雖然看不見措不著,但可以根據上面所說的一系列與生命有關的東西去瞭解它。
人的生命本來合乎道,但由於存在各種欲望的誘惑,使人勞命傷殘身心勞累,所以,人的生命是不長久的,必須用道為保護它,使人復歸於清靜無為。如果人終身勞碌而使生命一步一步地死亡,那麼人身中本來合乎道的東西也一點一點地廢棄,最終導致人身之道被廢棄生命也被消亡。只有生命與道相符合,人的生命才能長生不死從而羽化成仙。人不能長壽的原因就是人不能內觀於心的緣故。內觀的方法不遺棄,則生命必將長存。
原文:
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惡道,沈淪滓穢,緣六情起妄,而生六識,六識分別,繫縛憎愛,去來取捨,染著煩惱,與道長隔。所以內觀六識,因起六欲。欲從何起?欲自識起。識從何起?識自欲起。妄想顛倒,而生有識。亦曰自然,又名無為。本來虛靜,元無有識。有識分別,起諸邪見。邪見既興,盡是煩惱。輾轉系縛,流浪生死,永失於道矣。
譯文
人為什麼會沉迷於那種不珍惜生命的惡道裡呢?這是因為人有喜、怒、哀、樂、愛、惡六種感情,從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欲望,經過不同的取捨,導致不同的追求,茲生出不同的煩惱,終於與道的清靜本質越離越遠。
道醫說喜、怒、悲、思、恐分別與五臟相對應,這便是六情六識,所謂六識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引起。上面的內容繞來繞去內觀思想,也就是講的六根清靜,只不過是用道家的理論來解釋。
六欲和六識是相互相承,相互促進的,六識會引起人貪圖六欲,貪圖六欲的同時又增加了六識的程度,從而更加劇了對六欲的貪求。(道這個東西)也可稱為自然,也可稱為無為,也就是說道既無六欲,也無六識,是虛靜的東西。人因為有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能識別世界,而當今世界又是花花世界,正統教育也沒有及時跟上,所以人因此產生對物欲追求的邪念,從而導致各種痛苦和災難,遠離了道的根本。
這一段道家自己就有很好的解釋,老子中很清楚地寫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這不就是上面所說的六根到六識引起六欲嗎?老子又進一步提出解決辦法:「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原文:
老君曰: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屬形不屬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則長存不亡也。又曰:人能常清靜其心,則道自來居。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則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虛。心人常惡死,而不能保神。亦猶欲貴,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寶;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飽也。
譯文
道是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所以沒有生死,有生死的是有一定形體的萬物。這就好比潮起潮落,潮水從起到落是一個生死的過程,而組成潮水的水卻不會隨之生生死死。潮水能起是因為有諸多因素(如風、深度、月的引力等)的道,潮水落下是因為它存在的因素消失。對於人體也是一樣,只要合乎道,即神、精、魂、魄、志、意等各守其位,常保持清靜之心,就自然保持了道的本質,神明自然臨身,人就能長生。相反,人如果有各種各樣的欲念,心就不能空虛,人疲於奔命,造成身心衰竭,不能守神。這就是人想要高貴而不用道,想要富裕而不取寶,想要快速走卻不動腳,想要體胖卻不吃飽。
原文:
老君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則道降,道降則心通。神明之在身,猶火之因卮也。明從火起,火自炷發。炷因油潤,油藉卮停。四者若廢,明何生焉。亦如明緣神照,神托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謂之神明者,眼見耳聞,意知心覺,分別物理,細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譯文
人身之道關鍵是用心去體會,而思想也只有看懂了道的這個規律才能算通達,而心靈通達求道的難度就自然減少,從而導致更加明白事理。達成這樣一種良性循環,神明就駐留身體之中。如果將這個神明比作火,那麼身體就可以比作卮。(卮一般指古代喝酒時,那種扁平狀的酒杯,這裡是指油燈,形狀和酒杯相似,杯內放入豆油,中間一根柱子內含絨線繩,上出頭作燈芯,下入杯底以供油之需。)
光明是由火所發出,而火是由絨線柱所燃,絨線又是由油所浸潤,油是依靠卮杯所承載。這四個環節任何一個被打亂,就沒有光明可見。這個道理和人體之神明相同,人體之光明是由神明所照,而神明是依賴心才存在,(此處與下一句水由形有,形以道全意思不連貫,猜測似有漏句。)要想明白這些人體長生的道理,上面所說的幾個環節缺一不可。因此,我們所說的神明,通過眼見耳聞、意知心覺,然後分辨事物內在的道理,詳細地用心體會便可明白。以神而明,所以稱為神明。
這一段囉囉嗦嗦說了一大堆比喻,可能古人一聽就懂,但我們是越聽越糊塗,現在撇開原文,用自己的話解釋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所謂內觀就是要明白事物(這裡指人自身)的內在道理,而這個觀察必須要有神助,這個神當然不是天上的神仙,而是人身內心自有的神明。
原文:
老君曰:所以言虛心者,遣其實也;無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動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靜心者,令不亂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濁也;淨心者,使不穢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見者,心直者,不反復也。心平者,無高低也。心明者,無暗昧也。心通者,無窒礙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數語,餘可思也。
譯文
在講解這一段之前,為了更好地理解,先解釋一下老子對做人的要求虛心實腹,弱志強骨,有人說這就是要求人謙虛並吃飽肚子,這是不對的。上面說到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腎,志在脾,神在心,神居住在心,如果心中有各種貪欲,原先的神就無處可居,虛心就是要去除各種貪欲雜念,使心神清靜。實腹並不是吃東西,而是氣歸丹田。志是欲望的強烈表現,所以要弱志強骨。
後面所說的無心、定心、安心、靜心、正心、清心、淨心等名詞雖多,意思與虛心相差不大。內觀就是要做到虛心,能夠虛心就能有四見,也就是四種現像:心直、心平、心明、心通。心直是指不反復,不會今天內觀了,明天被人一干擾又耽擱了。心平是無高低起伏,心境一平如水。心明是心底一片通明,無美醜、好壞、是非、對錯之分。心通是內觀一鑒無餘,毫無阻礙。這些現象都是神明自照的結果。這裡雖胡言亂語,大家可細細品味。
原文:
老君曰:知道易,通道難。通道易,行道難。行道易,得道難。得道易,守道難。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譯文
老君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思是:我的話很容易明白,也很容易做到,可天下人沒有人明白,也沒有人做到。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這是因為看清文字上的意思簡單而理解並相信它較難;理解相信道理容易而按照道理的要求去做很難;按照道理去做一次簡單而在做的過程中體會深意很難;體會深意簡單而要永久地保持下去很難。只有保持這種內觀才能使人身長久。
原文: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言傳口授而得之。常虛心靜神,道自來居。愚者不知,勞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遠,而神愈悲。背道求道,當慎擇焉。
譯文
世上會背誦道德經的人很多,但世上理解道德經的人很少。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關鍵在習,也就是要不斷地體會這個道。那就要虛其心,實其腹,只有保持心情安靜,心神才能入住,許多人不明白這一點,而去勞心苦志地追求,必然背道而馳。
今天有緣聚在一起學習也是一樣,並不是一字一句地解釋就明內觀,關鍵是回去要清心寡欲。如何才能清心寡欲呢,這就要盡可能關閉六識,所謂閉目養神,就是不看多彩的燈紅酒綠,儘量減少各種欲求,使心不亂不煩,保持心理平衡。
原文:
老君曰:道貴長存,保神固根。精氣不散,純白不分。形神合道,飛升崑崙。先天以生,後天以存。出入無間,不由其門。吹陰煦陽,制魄拘魂。億歲眷屬,千載子孫。黃塵四起,騎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譯文
要想達到長生之道,就要固本培元,使精、神、心、魂、魄、意、志各就其位,從而保證精氣不散、心神不亂、元氣不失,這樣才能形神合一、天人合一,飛升上天。先天之精使人長生,後天修行(內觀)使人長存。
下句是說內觀時的一種幻境,根據修習之人不同,景象也會有所不同。思想或意念在體內自由馳騁、隨心所欲,沒有任何阻礙,陰陽交融,禦魂攝魄。萬年眷屬、千載子孫也有所感應,又彷彿見到黃塵四起,真人顯現、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這些虛幻的境象,你認為沒有那就真沒有,如果你相信它有,你也許會見到類似的現象,這就是內觀許多不能傳給他人的地方,屬於不言之教。
原文:
老君曰: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裡虛寂,神道微深。外藏萬境,內察一心。了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寧極。湛然常住,杳冥難測。憂患永消,是非莫識。
譯文
這裡又回到前面的大道理作為總結,內觀的關鍵是保持心神平靜,不被各種利益所引誘,不對各種惡念起邪心,吐故納新,閉目靜坐以養神,就會感到腦海中一片虛寂,混沌一片,外部的千變萬化,化為虛幻泡影,內中冥冥也有知覺。等到功夫漸深,便了然明淨,靜亂俱息,這時氣息在體內自由來去,一切順應自然,一切又絲絲相連,達到這種水準,自然疾病全消、憂患俱無,已然超出是非紅塵。
原文:
老君曰:吾非聖人,學而得之。故我求道,無不受持。千經萬術,惟在心也。
譯文
吾非聖人,學而得之。這說得非常好,內觀經不是道長說給大家聽,也不是古人講給我們聽,是自己修行體會而得,一切的修行方法,不在經書之內,而在修行體會,在自己的心中。
經文已經講完,修習自在各人,一開始修習時,往往會感到這個經文全是胡說,沒有一點用,這是因為人的思想雜念很多,包括人想儘快掌握內觀方法,這也是雜念,更不用說那些好色貪淫、損人利己之事。
修習到一定程度也會出現氣息不通之感,每個人就有一種現象,氣息每到玉枕之處便無聲無息,一點感覺也沒有了。後來在沐浴時,一股熱水自頂而下,體內也是一股暖流經過玉枕穴順流而下,此後經過幾次體會,很快便暢通無阻。這只是個人的一點體會,具體方法不是他人所能講述得清楚,還是要自己摸索。
有人說,當氣息運行到某處不通暢時,說明這裡有忽輕忽重的病變,就要將氣息在這裡停留用以治病,這種說法似乎有點道理,道長認為是不正確的,原因實在有點難,內觀經中要求人保持身心清靜,這是要點,是大道,能治百病。

5 則留言:

  1. 道長有空的話講講清靜經吧,春夏更應該修心,能否講講清靜法門,春夏感覺心好熱,身不受控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