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8日 星期五

福祿壽三星

福祿壽三星07.19.2004元始道長
福星
福星起源甚早,據說唐代道州出侏儒,歷年選送朝廷為玩物。唐德宗時道州刺史陽城上任後,即廢此例,並拒絕皇帝征選侏儒的要求,州人感其恩德,逐祀為福神。宋代民間普遍奉祀。到元、明時,陽城又被傳說為漢武帝時人楊成。以後更多異說,或尊天官為福神,或尊懷抱嬰兒之「送子張仙」為福神。
福星,古稱木星為歲星,所在有福,故又稱福星。天官星占記載:木星照耀的國度,賜幅於君王,保佑他政權穩定。李商隱北齊歌:東有青龍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
星相家們近而引申為:歲星所照,能降福於民,是說歲星照耀的地方,百姓也能夠得到好運和幸福。看來早在西漢以來,人們就把木星作為賜福之星看待。
古人曾根據所處時代的風尚,將福的重要內容概括為五個方面,稱五福。不同時代,五福所指又略有不同。尚書洪範所說五福為:「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漢朝桓譚新論則說:壽、富、貴、安樂、子孫眾多。後世又有福、祿、壽、財、喜的說法。五福只是人生追求的大目標,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福要豐富得多。

祿 
祿神原是星神,稱文昌、文曲星、祿星。在北斗星之上有六顆星,合起來稱為文昌宮。其中的第六顆星即是人們崇拜的祿星。論語:「人有命有祿,命者富貴貧賤也,祿者盛衰興廢也。」史記天官書說:「曰文昌宮:一曰是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司祿,即職司功名利祿的祿星。隋唐科舉制度產生之後,祿星遂成為士人命運的主宰神,天下士人莫不對之頂禮膜拜。祿星後由星神演化為人神。最有影響的祿神人神是在宋朝附會上的梓潼神張亞子,稱文昌帝君。
祿神傳說
梓潼神張亞子本為地方神,是由歷史人物演化而成的神靈。張亞子本是蜀人張育與亞子兩位人物合併而成的神靈。東晉甯康二年(374),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死。蜀人在梓潼郡七曲山建張育祠,尊奉他為雷澤龍神。當時,梓潼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後人遂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張亞子便成為梓潼神。民間又逐漸形成了有關張亞子的傳說,這些傳說是在蜀人張育事蹟的基礎上演繹而成的。
傳說,張亞子,又名張堊子,或張惡子。華陽國志記載梓潼縣有一座廟叫善板祠,所供之神即為張亞子。太平寰宇記又記有張亞子顯靈的神異故事。張亞子曾經在長安見到姚萇,張亞子對他說:「動後九年,君當入蜀,若至梓潼七曲山,幸當見尋。」十六國春秋輯補後秦錄則補充說,姚萇在前秦建元二年果然來到梓潼七曲山,見到一神人。神人說:「君早還秦,秦無主,其在君乎?」姚萇請問那神人的姓名,神人說他叫張亞子,說罷就不見了。姚萇回到秦地後果然稱帝,於是就在秦地立張相公廟來祭祀張亞子。
士人渴望功名利祿,祭祀梓潼文昌神尤為虔誠。每年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誕辰,士人必到當地文昌宮拜祭文昌帝君,秉燭焚香,獻上祭品,祈求文昌帝君保佑科舉應試順利,賜給功名利祿。祭祀祿神還演變成民俗活動,喜慶節日正式演出戲曲之前,往往有一種跳加官的表演,以祝願主人家和賓客鴻運高照,升官發財。由一人扮演祿神,身穿大紅官袍,頭戴白色面具,面具作笑容可掬狀,手捧巨大的朝笏,上書當朝一品,上場繞幾周,便下場。然後抱一道具小孩再出場,同樣繞場幾周後下場。最後出場則手拿一紅色條幅,不斷向台下展示條幅上的字樣:加官晉祿,也是繞場幾周後下場。跳加官含有祈願祿神賜給官運的意義
祭祀祿神的民俗化,更多地體現在新年貼祿神年畫的習俗中。祿神年畫有兩種。一種祿神年畫繪文昌帝君,亦即梓潼神。無非是著官帽官袍之類的形象。有趣的是,在文昌帝君兩側 ,常繪兩位童子像,俗稱天聾、地啞,為一聾一啞的侍童。為什麼要在祿神旁繪聾啞人作為侍童呢?歷代神仙通鑒說:(梓潼真君)道號六陽,每出駕白騾,隨二童,曰天聾、地啞。真君為文章之司命,貴賤所系,故用聾啞於側,使其知者不能言,言者不能知,天機弗泄也。
在祿神民俗年畫中,鹿有時是著官袍祿神的坐騎,或者是一官人模樣的人所撫摸的物件,以突出()祿及官運通達的主題;有時,鹿與福神、壽神同出一畫中,鹿象徵利祿,代表祿神。
主管功名利祿的神靈,除了祿星及由其演變而成的文昌帝君梓潼神而外,還有魁星及魁星人神。魁星的影響遠沒有文昌星君那麼大,但也有一定的名聲。魁星本是北斗星斗部四星的總稱。魁為第一的意思,士人科試都想得第一,因而崇拜魁星,以魁星為賜科試第一名的神靈,同時,也以魁星為主管考試的星官。士人拜祭魁星,都含有祈望高中的意思。但科舉考試不可能人人都考第一,故而魁星的適用範圍沒有文昌星君那麼大,影響也就小得多。魁星的形象是據魁字字形想像出來的。一個如鬼的神靈用腳踢一隻斗、或抱一隻斗,就是畫中常出現的魁星形象。另外還有一種魁星圖則畫一鬼立於鼇頭之上,舉足起斗,反顧以筆點之,稱為魁星點斗,獨佔鰲頭。魁星又稱奎星。顧炎武日知錄說:「今人所奉魁星不知始自何年,以為文章之府,故立廟祀之,仍不能象奎,而奎為魁。又不能象魁,而取字之形,為鬼舉足而起斗。」魁星為北斗星之斗部四星,四星附近的六星為文昌宮,故有魁星點斗的說法。
  
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之神。為福祿壽三星之一,又稱南極老人星。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長安附近杜縣建壽星祠。後壽星演變成仙人名稱。觀相玩占:「老人一星弧矢南,一曰南極老人,主壽考,一曰壽星。」明朝小說西遊記寫壽星「手捧靈芝」,長頭大耳短身軀。警世通言福祿壽三星度世的神話故事。畫像中壽星為白鬚老翁,持杖,額部隆起。常襯以鹿、鶴、仙桃等,象徵長壽。
壽星的大腦門
由於道教養生觀念的融入,也使壽星形象發生相應的改變,最突出的要數他碩大無比的腦門。
壽星的大腦門,也與古代養生術所營造的長壽意象緊密相關。比如丹頂鶴的頭部就高高隆起,再如壽桃是王母娘娘蟠桃會上特供的長壽仙果。傳說是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食用後立刻成仙長生不老。或許就是因為這種種長壽意象融合疊加,最終造就了壽星的大腦門。
壽星,又稱南極仙翁。壽星也是由一顆星辰轉化而來的,它在天文學裡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於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在中國北方地區其實很難看到。司馬遷史記天官書記載,秦朝統一天下時就開始在首都咸陽建造壽星祠,供奉壽星。
壽星手杖何用
壽星手中有一柄手杖。漢書禮儀志記載,漢明帝在位期間,曾主持一次祭祀壽星儀式,還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會,與會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只要年滿七十歲,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後,皇帝還贈送酒肉谷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漢明帝還賦予老年人特權,宴會上頒發的王杖就是證明。王杖也稱鳩杖,因手杖的頂端為斑鳩鳥的雕像得名。
但是魏晉以後,壽星的手杖產生了變化,斑鳩的王杖換成了桃木手杖,其政治教化功能逐漸被削弱。據說桃木能祛病強身,延年益壽,過去象徵特權的王杖,現在成了壽星手中祛病強身的長壽吉祥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