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小善與大善

小善與大善02.19.2008元始道長
小善如大惡,大善最無情。
宰相呂文懿辭官還鄉,那時全國人民都很敬重他公正廉潔,把他當做泰山北斗。有一個鄉親在外喝醉的時候卻對呂文公破口大駡,有人告發了這個鄉親,呂公卻發了善心,不予追究。
但是一年後,這個人犯了更大的錯,被關進監獄,判了死刑。呂公心中愧疚,當時只是覺得要寬容一點,但是沒想到卻是在縱容他,以至於讓他的性子越來越壞。如果當初跟他計較一下,把他扭送官府治理,對他有一點小小的懲罰,也許就不會造成今天這樣的結局。一時的善心,卻葬送了這個人的性命。
為人處世,要秉持一顆善心,但並不是所有的好心都能帶來好的結果,很多的小善反而會釀成大禍。
什麼叫小善?就是心中不忍之後,一念仁慈,不經過深思熟慮,順手為之,這就叫小善。
在中國,人們看到街上的的殘疾小孩難免善心發作,施捨一些銀錢,這是舉手之勞,但是卻不能在根本上解決這些小孩兒的生計問題,而且,更糟糕的是,很多犯罪團夥利用人們的善心,去傷害一些健康的孩子,讓他們變成殘疾,然後逼迫他們上街去乞討。這一點舉手之勞的善良,反而造成了更多孩子的悲劇。
有很多的人有購買動物然後放生的習慣,目的是為了救助那些將要被殺或瀕死的動物。但是實際上,正是因為他們的購買,反而帶來了更多的捕獵和殺戮。正是這些人的做法,進一步促進了非法捕獵的發展,造成了那些動物的災難。
人有感性與理性,善念屬於感性,但是行善卻一定要理性。
只憑著感性去行善,卻完全不顧及這樣的善良到底會給對方帶來什麼樣的後果,這樣的善良就只是在滿足自己的私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小善如大惡
那麼為什麼又說大善最無情呢?
道德經第五章裡有這樣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說,天地無所謂善與不善,天地孕育了萬物,但是天地對待萬物卻像對待那個丟掉的草狗一樣。
通俗點說: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不對誰特別好,也不對誰特別壞,一切隨其自然發展。不管萬物變成什麼樣子,那是萬物自己的造化,與天地無關,天還是幹天的事,地還是幹地的事。這就是所謂的大善最無情。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美國人憐憫洛磯山脈的凱巴伯森林中的四千頭野鹿,希望它們能夠免受野狼的捕殺,於是當時的美國總統下令,捕殺森林中的野狼。
很快,野狼被捕殺殆盡,野鹿的數量開始直線上升。十多年後,野鹿增長到十萬餘頭。但是鹿群太多,吃光了野草林木,自身也開始大批餓死倒斃。
眼看野鹿就要滅絕,美國被迫制定了引狼入室計畫,他們從加拿大運來一批野狼重新放歸凱巴伯森林,鹿群終於重新煥發了生機。
天地萬物的關係環環相扣,錯綜複雜,就拿生物鏈來說,植物從土壤中吸收養分,食草動物以植物為食,低級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高級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和低級食肉動物為食,高級食肉動物死亡後,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爛後又重歸於塵土,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在這個食物鏈條中,每一種生物在食物鏈中都是吃與被吃的關係,假如老天爺對某種生物特別照顧,那麼處於它食物鏈上游的生物吃什麼?天道規則是一個有機整體,在一張網中,只要一個結點斷了,整張網就會崩潰。
正因為天道不講人情,所以天道規則才能做到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整個世界才會如此有條不紊,秩序井然,新陳代謝,循環演變。如果老天爺講感情的話,為照顧某些個別生物而屢屢違反規則、突破規則,那整個世界早就亂套了。
所以孔子也曾經說,天何言哉,天何言哉。天地不會去表達什麼,也不會去干涉什麼。看似無情,其實卻是天地的大善。
每個人心裡都有善良,在別人遇到危難的時候,都會心存不忍,想要去幫一把,但是如果你的善行只是為了平息自己心中的不忍,而不是去真正的改善別人的處境,那就是小善,這樣的善行,還是不做的好,不然反而容易讓對方陷入新的危險之中。
真正的善良,一定要匹配以智慧,人們既要洞悉世相人心,也需明白自然天地法則,只有這樣,他的善行才能合乎天道,不違背自然而又能幫助別人擺脫困境,這樣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善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