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奎星04.17.2004元始道長
魁星,又稱奎星,又名文魁夫子、大魁夫子、大魁星君、綠衣帝君、魁星爺,宄其源,與古代奎宿崇拜有密切的關係。魁星來源於古代的星宿崇拜。古人將二十八星宿分為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組。西方白虎的第一宿是奎星,共有十六顆。古人認為奎星是執掌文運之神,因此將其神格化為奎星神。由於魁與奎同音,而且在古文中還帶有首的吉祥含義,道教就將其稱為魁星神納入俗神行列。民間又稱其為大魁夫子、魁星爺。顧炎武日知錄說:「今人所奉魁星,不知更自何年,以奎為文章之府,故立廟祀之。乃不能像奎,而改奎為魁。又不能像魁,而取之字形,為鬼舉足而起其斗。」
是西方白虎七宿中的第一宿。玉函山房輯佚書所輯考經授神契說:「奎主文章。」指的也是這位星神。東漢宋均對此注曰:「奎星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可見,在東漢時,已有奎主文章的信仰,並常以奎稱文章、文運,如稱秘書監為奎府,稱皇帝寫的字為奎書、奎章。在科舉考試中,取得高第即稱作魁,就是出於魁與奎的同音,並有首之意的緣故,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為讀書士子的守護神。魁星為北斗星的璇璣杓,即是北斗七星的第一至第四顆星,這四星為魁,其餘三星為杓。傳說魁星是(除文昌帝君外)另一位文運之神,乃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中國民間重要的信仰之一。
魁星手裡拿了一支筆,專門點考試中榜者的姓名。誰夢見魁星,誰就能成為考場上的幸運者。魁星點斗的吉祥圖案和讀書人信奉魁星的風俗早在宋代就有,而在明、清大為流行。通常在吉祥圖案裡,把魁星畫成一腳站鼇頭、另一腳向上後踢的形象,取魁星點斗、獨佔鰲頭的祥瑞。所謂獨佔鰲頭,就是考試的第一名的意思。還有的祥瑞圖案是採用會意文字的形式,畫面上有一藍面的小鬼,一手捧墨,一手執筆,單足站立在鼇頭之上。連鬼帶鬥,就是一個草體的魁字。
獨佔鰲頭是有典故的:唐宋時,考中的進士要站在臺階下迎榜,在皇宮大殿臺階正中石板上雕有龍與鼇,為首的狀元則榮幸地站在鼇的腦袋上,故曰獨佔鰲頭。學而優則仕,是封建時代的金科玉律。魁星掌管著文人們的榮辱成敗,自然非同小可。儘管它鬼裡鬼氣,卻極受讀書人崇拜,有些人在考試時,在座右貼上魁星像。有的還在懷裡揣上泥塑小魁星,以求神明保佑,文運亨通。
由於魁星掌主文運,所以與文昌神一樣,深受讀書人的崇拜。過去,幾乎每個城鎮都有魁星樓、魁星閣。因魁又有鬼搶斗之意,故魁星又被形象化,一副張牙舞爪的形象。傳說他那支筆專門用來點取科舉士子的名字,一旦點中,文運、官運就會與之俱來,所以科舉時代的讀書人將其視若神明。唐宋時,皇宮正殿的臺階正中石板上,雕有龍和鼇(大龜)的圖像。如吊考中進士,就要進入皇宮,站在正殿下恭迎皇榜。按規定,考中頭一名進士的(狀元)才有資格站在鼇頭之上,故有魁星點斗,獨佔鰲頭之譽。宋代人同秘在癸辛雜識中就有當時考中狀元,朝廷送鍍金魁星杯柈(盤)一副的記載。明朝人陸深在儼山外集中也描述了士生們在座右貼魁星圖和考場出售魁星像的熱鬧場面。這些皆表明士生們都希望魁星點斗,金榜題名。
古時候,各地都有魁星樓,讀書人在魁星樓拜魁星,祈求在科舉中榜上有名。魁星樓具有濃厚的中華民族風格和地方文化特色,是燦爛的中國文化遺產的一部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