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之為山,考古秦人列仙傳,蓋籛鏗於此煉丹焉。籛鏗進雉羹於堯,堯封於彭城,後謂之彭祖,年及七百七十七歲而亡。生平惟隱武夷山,茹芝飲瀑,能乘風禦氣,騰身踴空,豈非仙也耶?鏗有子二人,其一日籛武,其次曰籛夷,因此遂名武夷山。
三十六峰第一峰九曲溪頭,最初曲其地也,始則有太姥元君即其地以結廬,次則張湛繼其蹤而入室。其後有如魚道超、魚道遠,皆秦時之女真,入此而隱焉。然此地其深邃不可言,四圍皆生毛竹,人有樵採而見之者,因毛竹而目此二魚焉,毛女至今稱之。
晉人婁師鐘、唐人薛邴,皆於此地煉真養元而去,本朝又聞東京李淘真、洛濱李鐵笛、燕山李磨鏡,相踵於其地卜築也。丞相李綱亦嘗訪此三李,而符其夙昔夢雪之夢,蓋欲於此而建吏隱亭焉。由是而後,有尼師數代,人名其庵曰禪庵,號其地曰禪巖。嗚呼,奇人異士,不世而出自爾,庵亦傾壞,地皆荊榛。但聞所謂止止之名,而無稽考之跡。
山南曾孫詹琰夫,其字美中,蓋世代簪紱、而胸宇英傑之人也,一旦嘆曰:太史公窮九疑,韓文公登太華,是皆思古而感慨者焉,豈好奇之謂也,濁世仕路多阨塞,不如結方外友以為井竈砂汞之學,夫!其或者可飛昇焉,可屍解焉,仙有可求,豈不容力,非曰能之,願學焉。
忽有瓊琯白玉蟾自廣閩出而至武夷,適有披榛誅茅之意,蓋亦契券詹美中之臆素,從而搜訪止止庵之地,闢幾百年不踐之苔,刻三五里延蔓之草,於是得其地焉。
歲在嘉定丙子之王春始,鳩工斫梓,俱夫運甓。然而開創之難,未幾,而白玉蟾拂袖天臺雁蕩矣!玉蟾言旋而庵始成,美中固欲挽之以為三李隱居之設。玉蟾蓋憚朱紫之往來,而膏車秣馬,適所以廢吾事、而汨吾心。
且自謂美中曰:庵成,皆子之餘財餘力故也,不彈指頃,堂宇落就,非霹靂手誰能如是,今但擇其道寧心耐志、守素樂靜之士,延而居之,使其開墾數時、花木繁盛。而玉蟾此去羅浮入室,回必永身以住持之。
美中曰:然。又曰:然則生先既去也,寧不為我記其庵,而盟他日之再來乎?
玉蟾曰:
唯。然是庵背倚幔亭峰,面對虎嘯巖,左則天柱峰,右則鐵板障。入去不數舉武,則有朱晦庵仁智堂;出來纔一喚地,則有魏王會真廟。其間有沖佑觀脩廊數百間、層樓數十所。玉笈錦囊,舉皆御書,瓊櫝琅龕,悉儲仙說。大云金身之招提,實左右乎止止之庵。
側後則瀑布懸崖,萬丈雪花,前則碧流盈溪,龍湫蛟蟒。上有天鑑池,可以通弱水,下有昇真洞,可以透蓬萊。若武夷千巖萬壑之奇,千山萬水之勝,莫止止庵之地若也。
雲寒玉洞,煙鎖琪林,紫檜封丹,清泉洗玉,猿隨羽客,鶴唳芝田。鐵笛一聲群仙交集,螺盃三飲步虛泠泠,蓋可以歌太空紫虛之洞章,吟玉靈羽融之仙曲。
然則塵埃不礙眼,古今皆一時,而絳幔虹橋之事,猶宛然矣。奇哉,青草青,白鳥吟,亦可棋,亦可琴。有酒可對景,無詩自詠心。神仙渺茫在何許?武夷君在山之陰,孤舟只棹歸去來,瓊花滿洞何處尋。豈非止止庵清絕勝妙處也?
詹美中定知玉皇將再宴,白玉蟾亦將煉七返九還之丹,此日此文不徒作也。則然若異日有異事,猶見止止庵不徒建也。嘗記元祐盛時,人在霍童山建一茅庵,謂之寂寂,不數年而庵之東已蛻矣,而此庵遂泯。至隆興間,再有人啟之,一二年而所啟之人乃遇向日先創庵者,於是皆仙去。事皆集仙傳。今而美中之事,又蹤跡頗類之。
蓋止止者,止其所止也,周易艮卦兼山之義,蓋發明止止之說,而法華經有止止妙難思之句,而莊子亦日:「虛室生白,吉祥止止。」是知三教之中,止止為妙義。有如鑑止水、觀止月。吟六止之詩,作八止之賦,整整有人焉。止止之名,古者不徒名,止止之庵,今人不徒復興。必有得止止之深者,宅其庵焉。
然則青山白雲,無非止止也,落花流水,亦止止也,啼鳥哀猿、荒苔斷蘚,盡是止止意思。若未能止止者,參之已有止止所得者,政知行住坐臥,自有不止之止,非徒滯枯木死灰也。
予特止止之輩也,今記此庵之人,同予入止止三昧,供養三清高上天,一切眾生證止止。止止非止之止止,實謂止其止之止、而已矣。
海南白玉蟾 識。
先野後人幔亭曾孫龜峰詹琰夫 立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