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八大風水要訣

八大風水要訣06.23.2001元始道長
大自然的氣場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動物有氣場、植物有氣場、山水有氣場、人體有氣場、萬物皆有氣場,在宇宙中,氣場充塞著所有的空間,被空間所消融、包容。
也可以說空是宇宙的本體特徵,氣是宇宙的運行規律,宇宙氣場的方向是,若順天而行是左旋也,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所以我們看到的太陽是由東向西、自左向右的運行軌跡。
氣場與人的心念(思想)總是與和其一致的現實相互吸引。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人生道路充滿陷阱,出門怕摔倒,坐車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當,那這個人所處的現實就是一個危機四伏的現實,稍有不慎,就真的會惹禍。又比如:一個人如果認為,這個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講義氣的血性之人,那這個人就總會碰到跟他肝膽相照的朋友。
一個人的心念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消極的或者醜惡的;一個人的心念是積極的、善良的,那他所處的環境也是積極的或者善良的。
人如果能控制自己的心念(思想),使之專注於有利自己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上,那這個人就會把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吸引到其生活中去,而有利的、積極的和善良的人、事、物也會把這個人吸引過去。所以控制心念(思想),是命運修造的基本思路。
下述談談八大風水的現象。
一、天人感應
天人感應(天人合一)的思想進入風水學說中,形成受蔭說,即《青囊奧語》中說的氣感而應,鬼福及人,意思是活人的居所(陽宅)和死人的居所(陰宅)受天地之氣的感應,能對人產生影響,不是造福就是造禍。
這種天人感應的思維方式表現在風水觀念中,就是周圍環境會影響人的命運,比如說住宅某一方位有清山秀水,則家中會出富貴高官;若是禿山荒嶺,則這家將會衰敗。
現代城市風水認為,居家的吉方正好有一家銀行,則這家會成為富裕之家,也是天人感應觀念的表現。
二、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即適宜,指根據環境的客觀性,採取適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壯提出:適形而止。
西北乾旱少雨,人們採取穴居式窯洞居住,窯洞多朝南,施工簡易,不占土地,節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涼,人可長壽,雞多下蛋;西南潮濕多雨,蟲獸很多,人們採取欄式竹樓居住,樓下空著或養家畜,樓上住人。竹樓空氣流通,涼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處。
草原的牧民採用蒙古包為住宅,便於隨水草而遷徙;貴州山區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華中平原人民以土建房,這些建築形式都是根據當時當地的具體條件而創立的。
三、陰陽平衡
陰陽平衡,首先是適中的意思,就是恰到好處,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盡可能優化,接近至善至美。
管氏地理指蒙中論陰宅以為:「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沒,欲其顯而不彰揚暴露,欲其靜而不幽囚啞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
陰陽平衡,其次是居中的意思,中國歷代的都城為什麼不選擇在廣州、上海、昆明、哈爾濱?是因為地點太偏。
太平御覽:「王者受命創始建國,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據陰陽之正,均統四方,以制萬國者。」洛陽之所以成為九朝故都,原因在於它位居天下之中。
經濟學中的級差地租價格,就是根據居中的程度而定,銀行和商場,只有在鬧市中心才能獲得更大效益。
四、和合為美
風水中有關於沖的禁忌。所謂沖,指的是建築物正前方忌有刺激性、傷害性的形象存在,具體說就是建築物忌面對屋脊、山牆,面對電線杆等。
犯沖是風水中的大禁忌,因為它破壞了和合為美的原則。對付犯沖,需要鎮煞,就要用到風水法器。
陽宅十書出現以後,古人認為,一棟房屋宜整齊完好,屋頂為一整體為吉,如有高低變化為不吉;建築上常見的配置,即平面佈置不規整或呈怪異形狀均凶;房屋立面不完整、破損、傾倒等均凶,等等。這些都說明了和合為美的原則。
五、依山傍水
依山傍水是風水最基本的原則之一,山體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萬物生機之源泉,沒有水,人就不能生存。
依山的形勢有兩類,一類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環繞,南面敞開,房屋隱於萬樹叢中。
湖南岳陽縣渭鄉張谷英村就屬於這樣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餘脈綿延至此,在東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擁成一朵蓮花。
另一類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覆蓋著山坡,從山腳一直到山腰。
有近百年歷史的武漢大學建築在青翠的珞珈山麓,設計師充分考慮到特定的風水環境,依山建房,學生宿舍貼著山坡,象環曲的城牆,有個城門形的出入口。
山項平臺上以中孔城門洞為軸線,圖書館居中,教學樓分別立於兩側,主從有序,嚴謹對稱。學校得天然之勢,有城堡之壯,顯示了高等學府的弘大氣派。
六、坐南朝北
陽宅風水最講究陽光空氣,所以選擇房屋,不但要空氣清爽,而且還要陽光充足。若是房屋陽光不足,往往陰氣過重,會導致家宅不寧,不宜居住。
坐北朝南,不僅是為了採光,還為了避北風。中國的地勢決定了其氣候為季風型。冬天有西伯利亞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涼風,一年四季風向變換不定。
風有陰風與陽風之別,清末何光廷在地學指正云:「平陽原不畏風,然有陰陽之別,向東向南所受者溫風、暖風,謂之陽風,則無妨。向西向北所受者涼風、寒風,謂之陰風,宜有近案遮攔,否則風吹骨寒,主家道敗衰丁稀。」這就是說要避免西風、北風。
坐北朝南原則是對自然現象的認識,順應天道,得山川之靈氣,受日月之光華,頤養身體,陶冶情操,地靈方出人傑。
七、觀形察勢
陽宅十書:「人之居處宜以大地山河為主,其來脈氣勢最大,關係人禍福最為切要。」風水學重視山形地勢,把小環境放入大環境考察。
風水學把綿延的山脈稱為龍脈。龍脈源於西北的崑崙山,向東南延伸出三條龍脈,每條大龍脈都有幹龍、支龍、真龍、假龍、飛龍、潛龍、閃龍、勘測風水首先要搞清楚來龍去脈,順應龍脈的走向。
龍脈的形與勢有別,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是遠景,形是近觀。勢是形之崇,形是勢之積。有勢然後有形,有形然後知勢,勢住於外,形住於內。勢如城郭牆垣,形似樓臺門第。勢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單座的山頭。認勢惟難,觀形則易。勢為來龍,若馬之馳,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強,異而專,行而順。形要厚實、積聚、藏氣。
在龍脈集結處有朝案之山為佳。朝山案山是好似於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簇擁著君主。朝案之山可以擋風,並且很有屈曲之情。從大環境觀察小環境,便可知道小環境受到的外界制約和影響,諸如水源、氣候、物產、地質等。
任何一塊宅地表現出來的吉凶,都是由大環境所決定的,猶如中醫切脈,從脈象之洪細弦虛緊滑浮沉遲速,就可知身體的一般狀況,因為這是由心血管的機能狀態所決定的。
只有形勢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蓋一棟樓房,每修一個工廠,都應當先考察山川大環境。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必無後顧之憂,而後福乃大。
八、藏風聚氣
風水這個概念最先由東晉郭璞定義:「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

風水學說對吉祥地的要求是藏風聚氣。在陰宅風水中,找到能藏風聚氣的穴場最為可貴。但是風性飄搖,氣若乘風,則氣即隨而遊散;水性收斂,氣若遇水,則能凝結聚止。因此為人點葬者,須細察風和水,故講究堪天輿地,尋龍點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