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

拜師

拜師03.25.2015 元始道長
拜師是雙向的,徒選師,師擇徒,並沒有什麽絕對的師父找徒弟,或者絕對的徒弟找師父。
古時候拜師,師父要觀察弟子的根性,弟子要觀察師父的德行,師徒相處磨合三年到五年,兩不相妨,方可正式登堂入室,拜師入道。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網絡上尋師,在網絡這一虛擬的世界中,人的本來面目都可以被掩飾掉。網絡只可以作為一個資訊交流的平臺,但是真正的拜師修行必須要當面傳授。很多道教愛好者或初學者能夠分辨真偽的能力並不高,所以在網絡上尋找師父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古云: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這些修行者與常人無異,說不定就在自己周圍。
龍門心法中曾說:師父求弟子,一如滾芥投針;弟子求師,好像水中捉月。
真師難得,高弟難求,不在乎財寶之間,只在乎這心一念真誠之內。你見哪個有道師父,肯妄傳匪人;你見哪個高人訪道,肯亂拜師父。師父既不亂傳人,則此師懷抱至道,以訪高弟子。弟子既不肯胡亂拜師,則此人識見高明,留心著眼了。既使這一等不肯輕投師亂拜道人的,心空障礙,志在塵寰,眼界既寬,胸襟又闊,遇見那有道之師,自然眼外分明,說得出,識得透,一言半句,芥子投針,針孔相投了。
假使這一等不亂收徒弟輕傳妄授之師,遇見此等高明弟子,豈有不欣然合問,高談闊論,妙訣真詮,微密之天機,精玄之秘諦,心傳至道,口授天章的道理嗎?雖說道緣也是由自己締造,但心急,是喝不了熱湯的。
呂洞賓有云:「積德求師何患少,由來天地不私親。」只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積德累功,努力修善,勤苦不懈,日久必然感動高真,值遇真師,得入聖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