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清淨的眼光去觀察世人 05.22.2011元始
從前青城山裏有座道觀,道觀裏有一個愛講故事的小道士。這個小道士對自己的頭腦、學問、智慧非常有自信。這個小道士覺得聰明人當然願意和聰明人交流,因為這樣是一件很快樂的事。而遇到學識淺薄、思維混亂、說話纏夾不清的師兄師弟,每每會氣急敗壞,大發脾氣,常常把一句:「你怎麼還不明白?你豬腦袋啊」掛在嘴邊。
師父為此批評了他很多次,他嘴上承認錯誤,但一遇到類似情況,仍然忍不住要發脾氣。可是有一天,一次上山打柴的經歷讓他改變了作法。
這一天柴打得特別多,他的心情也很好。回去的路上他累了,就放下柴擔到溪水邊喝點水,洗一把臉。這時頑皮的猴子大山來了。大山是山裏的一隻彌猴,經常來這邊玩,也經常碰到上山打柴的小道士。日子久了,他們就成了好朋友。小道士洗好臉想拿毛巾擦臉,卻發現毛巾還掛在那邊的柴擔上,他確實很累了,於是就指著柴擔,示意讓大山替他去拿毛巾。大山跑過去,從柴擔上抽了一支木柴,給小道士拿了過來。小道士覺得很有趣,又讓大山去拿,並用手比劃呈方形,嘴裏說著:「毛巾、毛巾」。
大山又跳過去,拿回來的還是木柴。小道士笑得更開心了,這次他拿一塊石頭丟過去,正好丟到毛巾上,然後指給大山「看到了吧?拿那個毛巾」。大山再去,拿回來的還是木柴,而且還是一幅得意洋洋的表情,好像在說「你看,我多能幹!」看著大山一幅志得意滿的樣子,小道士笑得前仰後伏。
回來以後,小道士把這件有趣的事告訴了道長。於是道長問他:「你跟師弟們講道理,他們聽不明白,你就會發脾氣。可是大山聽不明白,你為什麼反而覺得有趣?」
小道士一愣,回答說:「大山聽不懂是很正常的,因為他是彌猴。可師弟他們是人,他們不應該聽不懂我說的道理。」
道長說:「應該?什麼又叫做應該呢?首先每個人天生的悟性不同,悟性好的人,並不是他的功勞;悟性差的人,也不是他的過錯。就算是悟性相同的,後天所處的環境又不一樣。出生在書香門第的人,並不是他的功勞;出生在走卒屠戶的人,也不是他的過錯。就算是環境一樣的,能遇到的師父又不一樣。遇到邱處機道長的,未必是他的功勞;遇到酒肉道長的,未必是他的過錯。人與人有這樣大差異,你憑什麼說誰『應該能』怎麼樣呢?」小道士聽到這裏,低頭不說話了。
道長接著說:「更何況,天道無常,人世無常。今天他比你差,你可以看不起他,明天他若比你強了呢?那時候他再來看不起你,你心裏感受卻又如何?」
小道士慚愧的說:「師父,我知道我的錯了。」
道長卻搖頭道:「不,其實你最大的錯,並不在於此。」小道士睜大了雙眼問:「那我的錯在哪裡呢?」
道長說:「錯在你沒有學著用清淨的眼睛去看,用清淨的心去想。小道士忽然覺得,自己似乎就要領會到一些什麼東西了,於是連忙磕頭說:「師父慈悲,求師父教我!」道長微笑道:「你仔細想一想,同樣是不能理解你的意思,為什麼你對師弟就會發怒,對大山就會開懷大笑?他們是相同的,而變化的是你自己。所以問題並不出在他們身上,而出在你身上。你不對大山發怒,是因為你是人,他是彌猴,你比他的智慧高得多,因此你就可以包容他的錯誤。而你師弟他們是人,因此就包容不了他們的錯誤。如果是道祖呢?道祖看到你師弟們的錯誤,他會發怒嗎?他當然不會,因為道祖的智慧可以包容一切。」「你最大的錯誤就在於,沒有試著用清淨的眼光去觀察世人,用清淨的慈悲去憐憫世人,用清淨的智慧去包容世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