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謂之道08.29.2021元始道長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這是中國傳統蒙學三大讀物之一千字文的首句。自古以來,中國人對天、地懷有極大的敬意。那麼天地從何而來?盤古開天闢地嗎?
現代物理學認為宇宙源於大爆炸。一百五十億年以前,一個超密度無限塌縮的熾熱奇點瞬間大爆炸,之後不斷膨脹,原子、原子核、分子複合成為通常的氣體,氣體逐漸凝聚成星雲,最終形成如今所看到的物質宇宙。
但幾萬年前的易經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經認為有形的物質凝聚成星體,就是地;無形的空間擴展開來形成太空,就是天。而我們的世界是形而下的器世間。
那麼形而上的非物質世界呢,又是什麼狀態?莊子說:「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存是保留的意思,不論是不討論。
天道高遠,不是人類所能理解和討論的。但在漫漫歲月長河,無論歷史怎麼裝扮,一些神話傳說永不褪色:
人死後,過了奈何橋就是黃泉道;喝了孟婆湯忘卻前世今生;世間有三十六重天;舉頭三尺有神明;為何生兒子是繼香火?…。
這是天道在物質世界的具體呈現嗎?如果是假,五千年來如何傳承?如果是真,原義何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